初冬時節,休寧縣藍田鎮高山村落五陵山村疊翠流金,景色醉人。 汪松和/攝
江南季秋天,楓葉紅霞舉。眼下,在黃山的縱橫阡陌上,隨處可見農民們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收割,有的在栽種,稻田金黃,油菜碧綠,田園風光美不勝收。
作為底蘊深厚的徽文化發祥地,千百年來,黃山市一脈傳承著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代詩人陶淵明膾炙人口的詩句正是黃山休閑農業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在國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農業改革和政策的春風勁吹下,黃山農業發展迎來了一個春天般的機遇。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堅定了黃山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市委市政府堅守青山綠水的保護,因地制宜,依托生態和人文兩大資源,積極推進精致農業,大力推進黃山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從種農景到賣風景,在黃山大地繪出了一幅精致的農耕畫卷。
“精致農業是涵蓋高科技農業、創意農業和休閑農業的農業綜合產業體系,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科技與商業模式,以生產高品質、高標準、高附加值的農產品為基礎,以特色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為抓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形式。”市農委負責同志介紹說,“我市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相對于平原地區的規模農業,發展精致農業是黃山因地制宜的現實選擇,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生態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農業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去年,市農委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在認真開展調研、多次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完成了全市“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和“十三五”茶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并報政府辦正式印發。在規劃的引領下,全市各地積極發展精致農業,制定了《黃山市發展精致農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意見》,確定了10個集休閑觀光、農事體驗、文化傳承、保健養生、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精致農業示范區,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各地還注重把精致農業示范區與有機示范基地、小產區、美麗鄉村、休閑農莊建設統一起來,協同推進、統籌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今年1-9月全市農業增加值37.5億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30家,產值176.7億元,同比增長19.7%,增幅居全省第1位。
俗話說“好山好水出好茶”,卓越的生態優勢和獨特的地理地貌成就了黃山這個聞名中外的茶葉之鄉。
清晨,淡淡的云霧漸漸散去,在祁門縣鳧峰鎮鳧坑村,連綿數里的竹林掩映下,千畝茶園展露出勃勃生機,迎接著前來休閑觀光的客人。
近兩年來,祁門天之紅有限公司與鳧坑村、李源村等聯合,以“茶產業向旅游業延伸、以旅游業帶動茶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路積極發展精致休閑農業,投資2280萬元建成了游客集散中心、祁門茶葉展示館、祁門紅茶制作體驗中心、茶藝館、茶產品展示廳、竹林茶苑、茶亭、竹韻膳府、木竹客房、小型多功能會議廳和林間步行小道等,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專家、游客的目光,甚至還有德國、巴基斯坦等外國客人也慕名前來。
休閑經濟方興未艾。以市場為導向,近年來,全市各地深入推進茶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茶產業提升行動,加大宣傳推介,不斷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全市發展無性系良種茶園1.69萬畝,建設生態高效茶園3.2萬畝,一產產值超過30億元。全市已建成茶旅結合觀光園19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松蘿茶等黃山名茶博物館相繼建成開放,現代化的茶葉加工廠掩映青山綠水間,孕育出馳名中外的黃山名茶,同時成為人們參觀體驗的理想之地。如今走進黃山茶產區,登茶山、進茶園,“當”茶農、品茶飲,在茶葉的氤氳清香中品味鄉思、鄉戀、鄉情、鄉愁,已成為人們心向往之的生活時尚,也推動著黃山茶產業正朝著全產業鏈迅猛發展。
以創新為驅動,讓黃山農業站上新起點
“實行農藥集中配送直供,給公司帶來的最直接效益就是價格降低了,初步測算一下,用藥成本比原來降低15%左右,而且藥瓶包裝等也由配送公司回收處理,不會污染農田,而且這些農藥大都是生物農藥,讓我們的稻米更安全、放心,在市場上深受歡迎。”說起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的農藥集中配送工作,黟縣有農業公司董事長徐海波總是稱贊有加。
為確保市民餐桌上的安全,2015年底,我市作為全省首批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創建兩個試點市之一,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為主攻方向,在全省率先開展了農藥集中配送工作,積極探索完善農業投入品管理新機制,不僅讓廣大農民在“零差價”中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而且有力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推進集中配送工作順利進行,各地農業部門充分利用報紙、電視、橫幅、微信、簡報等多種方式廣泛開展宣傳,針對千家萬戶分散防治病蟲害一定程度上存在用藥不對路、用藥器械陳舊和用藥方法難以掌握等突出問題,在科學布局、加快基層配送網點建設的同時,市農業部門積極拓展農藥集中配送新模式,選取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協會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盟合作進行農藥直供,大力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隊伍,通過規范操作和示范引導,切實提高農民用藥水平、用藥質量和用藥效果。目前,全市農藥配送電子管理系統已開發運行并逐步完善,確定農藥供應商32家,落實加盟網點444個,根據季節性需求,分批招標采購了近400噸農藥并及時配送到各基層網點,供農民群眾零差價購買,累計回收廢棄農藥瓶(袋)100多萬個,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市又全面啟動了有機肥替代化肥工作,目前正在制定實施方案,完善獎補政策。隨著工作的深入推進,市民餐桌上的農產品將越來越綠色、越來越放心,黃山農業也將站在新的起點上領先一步。
以特色為引領,開啟黃山農業的高端發展
黃山獨特的地域、絕佳的生態造就了我市農產品品質優越但產量不高,如今日益紅火的“私人定制”讓小產區有了大未來。
“我們這些辣椒、豇豆啊都來自高山種植,生態環境好,口感特別鮮甜,很受消費者的歡迎,一上市就被訂購一空了。”在徽州區西溪南鎮坑上村,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王毅玨自豪地介紹說,借助互聯網發展農村電商,讓坑上的豐溪養生蜜、野生葛粉、高山筍干、生態秈米這些以前養在深閨人不知、小產區小批量的土貨山珍轉眼就成了“香餑餑”,網上銷售日益紅火。一根網線鋪就了坑上村的致富路,生態坑上也借著互聯網的東風聲名遠播,成了“網紅”。
今年以來,市農業部門在全力抓好黃山特色農業的基礎上,在全市各地全面啟動了小產區研究工作,對黃山區的太平猴魁,徽州區的黃山毛峰、皖南花豬,歙縣的黃山貢菊、三潭枇杷,休寧的泉水魚,黟縣的山泉米,祁門的祁門紅茶以及我市的徽州香榧、皖南中蜂等產品,按照“一本書、一個地理標志、一個龍頭企業、一套地域環境指標、一套全程質量控制方案、一套產品品質理化指標體系、一位大師、一個產學研協作平臺、一套產業體系、一個產品形象代言人或一句經典廣告詞”的模板建立和完善小產區發展模式。小產區農產品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和品牌記憶,與市場需求者的文化底蘊、價值取向與審美情趣的完美契合,正助推黃山農業走向精致、走向高端。
以旅游為支撐,振興農業農村新經濟
“今年十一我們這里真是熱鬧極了,客人們帶著孩子在這里采摘游覽、體驗農事,最后帶著我們自產的有機農產品滿意而歸,讓我們這個黃山區的‘西伯利亞’也人氣興旺了。”黃山區新豐鄉豐溪村支部書記王輔家對新豐鄉這兩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感觸很深,“把農業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吸引了很多游客愿意進村走走看看,美麗經濟正在發揮效益,也惠及了更多村民。”
近年來,“旅游+農業”催生的新業態有力推動了我市農村一二三產融合,成為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動能的有效途徑,成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支撐。
全市各地圍繞優化布局、豐富內涵、業態拓展、效益提升,不斷加大精致農業深度和廣度開展,支持農村、農民盤活農房農具、農田農地、農水農樹等各類資源,依托山地、森林、塘庫、茶園、果園等特色資源,保持利用古村落、古建筑、古街區等文化遺址遺產,加強創意創新,農業觀光類、農趣體驗類、民俗文化類、農家生活類、科普教育類、游學體驗類、休閑度假類、戶外運動類、特色餐飲類、濱水游憩類、森林康養類、避暑納涼類等特色鮮明的休閑農業產品蓬勃興起,聚焦“一朵花”--阡陌交疊的油菜花海,游覽“一條線”--新安江山水畫廊“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魚”的立體生態格局,品嘗“一尾魚”--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山泉流水養魚,留宿“一間房”--體驗慢生活的徽州民宿等等,不僅增強了黃山農業的多功能性,更展示出精致農業的美好前景。目前,黃山已形成400個踏青觀光攝影點和11條春季賞花攝影線路,擁有6700多口近14萬平方米的泉水魚池,近800家散落在村落里的徽州民宿,成為休閑農業的新亮點。
精致農業美麗綻放
作為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發展精致農業是我市因地制宜的現實選擇,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生態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農業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市堅持規劃引領,制定出臺了《黃山市發展精致農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意見》,確定了10個集休閑觀光、農事體驗、文化傳承、保健養生、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精致農業示范區,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各地還注重把精致農業示范區與有機示范基地、小產區、美麗鄉村、休閑農莊建設統一起來,協同推進、統籌發展。
在發展精致農業過程中,我市因地制宜,依托生態和人文兩大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以特色為引領,以旅游為支撐,大力推進黃山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走出了一條獨具黃山特色的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進入新時代,農業怎樣轉型、農村怎樣發展、農民怎樣增收?黃山正以精致休閑農業的蓬勃興起作出了有力的回答。
市水利局組織召開全市水土保持和低丘紅壤治理開發工作會議
市糧油質檢中心舉辦“糧油質量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
市工商質監局部署開展汛期特種設備安全大檢查工作
聲優大賞復賽巡演圓滿結束
省委第四巡視組向汕頭市委反饋巡視情況
讓農業精致起來
河口鄉|香菇菌棒生產忙(圖)
蘭考縣人民法院舉辦書記員業務技能培訓班
【雙陽區】成立長春雙陽鄉村振興學院
濱州市國資國企改革再提速
9月18日 防空警報將響徹全城 時長3分鐘
鹿邑:緊急應對旱情 全力抗旱保苗
寧夏:裝扮一新迎大慶
打造豆制品產業扶貧基地 促進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新能源號牌公交車今起上路 投放在翔安的三條農村線路
三臺: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確保高考順利進行
深挖問題根源 抓好落實整改
悠騎自行車助力綠色出行
中共湘潭市委政策研究室公開選調工作人員的公告
電動公交車駛入海陵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