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在整治砂場揚塵問題。 市環保局 供圖
大力整治揚塵污染、升級打造“城市綠肺”……去年以來,北海市政府通過推行一系列措施,進一步維護北海良好的空氣質量,提升群眾在生態建設方面的獲得感。
日前,記者從北海市環保局了解到,為推進綠色發展,確保全市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維護良好的空氣質量,我市先后出臺《北海市關于推進生態立市的行動方案》、《北海市環境總體規劃(2014-2030年)》等一系列文件方案,圍繞潿洲島、紅樹林、沙灘、老街、合浦漢墓群啟動“五個保護立法”工作,并在全區率先出臺涵蓋全市所有工業(產業)園區在內的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從源頭把好項目準入關,不斷構建穩固的生態安全格局。
為維護我市良好的空氣質量,北海市各職能部門對“兩高一資”項目一律不引進、不備案、不核準,按國家相關要求和制度,先后完成火電、造紙、水泥、制革、制糖等重點行業22家企業的排污許可證核發任務,并鼓勵工業企業實施廢氣超低排放工程和煤改氣減排工程,從源頭上控制能源消費和污染排放總量。
針對秋冬季空氣質量受不利天氣影響的問題,我市召開全市“決戰四十五天,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緊急動員會,通過聯防聯控機制嚴格督查工業企業、道路、建筑工地的揚塵污染、運輸車輛渣土撒漏等問題,明令禁止在重污染天氣燃放煙花爆竹。同時,我市對農村地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及時發現并處理秸稈焚燒200余起,有效緩解因農村地區焚燒秸稈影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壓力。
為讓群眾在生態建設方面有更好的獲得感,我市將馮家江流域規劃為涵蓋觀鳥林、休閑長廊、水面等景觀在內、面積約7平方公里的濕地公園,全力打造“城市綠肺”,為城市留下更多綠色空間。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推進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攻堅行動,對道路揚塵、建筑施工、物料運輸、各儲料場、秸稈垃圾焚燒及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物進行嚴格監管,通過自治區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從源頭開展秸稈露天焚燒污染治理。同時,進一步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績效考核,切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問責制度。
為讓社會公眾更好地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我市將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建立污染有獎舉報制度,鼓勵公眾通過環保舉報熱線、信函、政府網站、微信平臺等途徑,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曝光和監督;增加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相關新聞報告,形成“共享優良空氣質量,同抓大氣污染防治”的良好工作氛圍。
北海晚報 記者 方曉淦
堅定信心決心 奮力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著名編劇郝巖說——好編劇要跑好“第一棒”
"解密"四世紀初的成都 金堂發現近30座"成漢"崖墓
楊元喜:始于泰州 成于蒼穹
貫徹安全生產責任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嚴厲整治污染源頭 保住北海藍天白云
6月5~6日我市有暴雨
鄧沛然要求:扎實整改精準施治堅決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8年興化市第二消防站公開招聘專職消防員公告
曹洪玉當選十佳“最美家鄉人”:一個故事暖一座城
市林業局:現場抓獲一起無證濫伐自留山林木案
龔朝明深入茅巖河鎮開展地質滑坡隱患排查治理
捐贈“愛心長椅” 建設美麗城市
唐河縣蒼臺鎮常寨小學舉行節前安全教育主題活動
市博物館生肖文物圖片展進社區
京東集團來淮調研航空貨運樞紐規劃情況
市工商局“三大工程”培育青年干部
寶坻區多措并舉保障食品安全
萬寧市委原常委文海6次收受開發商24箱“書”,內裝1200萬元現金
蕪湖主城區將逐步取消活禽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