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洋 攝
2月4日下午,在2018第四屆中國詩歌春晚開封會場,我國著名朗誦藝術家于同云一登臺亮相,便贏得了臺下觀眾熱烈掌聲,成為整臺晚會一大亮點。滿頭的銀絲,非凡的風度,磁性的嗓音,爽朗的笑聲……這是我國朗誦藝術家留給觀眾的印象。
“我的故鄉開封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里曾經是北宋時期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宋詞的發祥地。在新的歷史時期,在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空前繁榮,開封著力實施‘文化+’戰略大的歷史背景下,開封日報報業集團成功舉辦這樣一臺高規格、高品位的演出,為發揚光大宋詞文化和朗誦藝術作出了貢獻,可喜可賀!”在詩歌春晚演出現場,于同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于同云是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朗誦協會會長,話劇界最高獎“金獅獎”獲得者,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河南省“文化表演獎”獲得者。他對回到故鄉參加這場盛會感到榮幸和欣喜。于同云說,目前,人民的物質生活發展到一定水平,人們對精神生活有更高需求,誦讀經典詩文成了大家的一種生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開封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中國詩歌學會聯合舉辦第四屆中國詩歌春晚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他非常樂意參加這次活動。談到朗誦藝術時,他告訴記者,無論朗誦任何一首詩,最主要的是首先要弄清楚你是誰,朗誦的是什么。弄清楚這些,朗誦者就會用自己對詩文的理解,像對一個自己熟悉的人敘述自己內心的話一樣娓娓道來,就很容易打動人心。這樣的感染力不是來自朗誦的外殼,而是自發自肺腑的心聲。他強調,朗誦者必須充分理解所朗誦詩文寫作的歷史背景,作者所表達的內心感受,在明了這些問題之后,朗誦者還要完成角色轉換,由朗誦者變為詩文的作者,即“我即是他(她)”,拋卻朗誦的“殼”,朗誦出作者思想的“核”,才能夠真正傳遞出作者的思想和內心感受。
一說起故鄉開封,于同云眼里就閃爍著動情的亮光,他熟悉的大街小巷如今變美了,他的內心對家鄉的眷戀更加強烈了。他祝愿家鄉越變越美麗,大宋文化越傳播越廣泛,不但讓全國人民了解宋文化,也讓世界人民對宋文化產生興趣。
(全媒體記者 田宏杰)
阜陽市開展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活動
5月中下旬可確定入住名單
假冒出租車運營最高罰3萬元
經開區工會迎接全國工會系統第十次廠務公開民主管理交叉檢查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市交辦第三十批群眾信訪舉報問題線索
朗誦讓宋文化插上翅膀——訪著名朗誦藝術家于同云
職工最低每人每年少繳208元
嘉興人,秋天最好吃的水果,照著這張圖挑就行
蘇州驚現價值3萬的“布加迪威龍” 究竟怎么回事?
全市師德報告團走進淄博十七中
2018年寧波市網超聯賽昨開賽
僑區大力推進“廁所革命”
我縣舉行4月份“縣委書記公開大接訪”活動
多場高峰論壇與峰會凝聚智慧結晶 為物聯網產業醞釀"井噴"爆發力
湘潭縣:項目大比拼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預計未來一個月深圳雨霧多發 雷暴將增多!
楸樹還是梓樹?文廟三棵古樹的掛牌引來市民較真
我市189家企業入選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
“社會的尊重讓我們倍感欣慰”
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推進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