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到處流淌
日前,市民通過“今日蕪湖”客戶端反映,在銀湖中路與赤鑄山路交會處的東北角人行道上,每天都會有數十個垃圾桶擺放在那里,不但污水橫流,而且臭味難聞,有礙市民出行還影響了環境,希望有關部門能管管。4月29日,記者前往現場走訪了解到,環衛部門也很無奈,他們除了設法降低不良影響外,也希望這一現象得到更多關注,并得到“根治”。
反映問題的市民住在園丁小區,每天早晨經過中燃公司搶維中心的人行道時就沒辦法繼續走。他說,人行道上擺了有二三十個垃圾桶,污水從人行道一直流淌到非機動車道上,路面低洼處還積著污水,不但讓市民無法正常通行,而且對市容市貌也有損。隨著氣溫升高,這里的垃圾桶臭味也越來越重。這位市民還表示,他也注意到有環衛工人經常在這里沖洗垃圾桶和地面,但地面和垃圾桶看起來還是布滿污漬。在沖洗過程中,污水四溢,讓人看著很不舒服。
4月29日上午8時許,記者趕到現場。在人行道上,記者注意到的確有排成兩排的垃圾桶,氣味難聞。一位環衛工人正在用接到小保潔車上的水槍沖洗垃圾桶和地面,他告訴記者,雖然每天沿路小區的垃圾都要多次集中到這里中轉,但是保潔沖洗也是隨時跟進,盡可能保證這里的環境衛生。可能是使用時間較長也比較頻繁的緣故,水槍有些不好用,環衛工人用了一會兒就開始修理(見上圖)。
記者注意到,在環衛工人沖洗路面和垃圾桶時,中燃公司搶維中心還有人在洗車,洗車后也產生了不少污水,流淌到馬路上,匯到一起就著地勢往低處流淌,讓這里看著更狼藉。一位騎著電動三輪車運送垃圾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從凌晨3時許開始到夜里,銀湖路上單位和路面的垃圾都會不斷送來,“這里雖然臭,但大家都習慣了,我們也希望有個像樣子的中轉站”。
在采訪中,一些市民對此表示,環衛工人很辛苦,但是如果能有更規范的地點來中轉垃圾會更好。事實上,記者了解到在主城區不單只有這一個地方在人行道上放置垃圾桶,作為垃圾中轉站。這些人行道上的垃圾中轉站對市民出行以及市容均有影響,這一現象已有好幾年了。
對此,記者與鏡湖區環衛所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聯系。該負責人表示,這些年來隨著城市建設,一些規范的垃圾中轉站被拆除,但是拆除后沒有及時還建。而隨著城市發展,每天的垃圾量也在增長,目前鏡湖區單日垃圾量大約在500多噸,為了緩解垃圾量增多與規范垃圾中轉站減少的矛盾,鏡湖區環衛所不得已設置了多個在人行道上的臨時垃圾中轉站。
該負責人表示,近期也考慮到,隨著氣溫升高這些設置于人行道的臨時垃圾中轉站異味會更大。目前正在設想如何有一個好辦法來緩解。不過,他也表示,不管是什么辦法都比不上有規范垃圾中轉站來的好,希望通過媒體呼吁來引起社會關注,推動問題能根本解決。
記者 吳敏 文/攝
第十五屆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本月17日啟幕
今日我市仍有大雨到暴雨
市文聯第七次代表大會開幕
石峰區召開全區三季度“五問工作法”考核講評會(圖)
緩刑期違法,矯正期滿再收監
垃圾中轉站何時與人行道說“拜拜”?
市商務局主辦的“百企聯合、百日惠購”全市商貿系統“雙百工程”在中東城市廣場啟動
黃岡市區綠化覆蓋率達40.5% 人均綠地13.06平方米
潘表光檢查督導萬年縣環保工作
2018泛舟中國——中俄戶外皮劃艇大會 饒河·烏蘇里江段賽事開賽
海港區民政局完善社會救助體系 為港城居民解憂愁
降雪影響“鐵公機” 百余列車停運客運停班
不要被錯誤的健身觀念誤導
特區發祥地涌現互聯網“特區先鋒團”
合川區雙鳳鎮:“倡導綠色生活反對浪費”宣傳進社區
市司法局召開全市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試點工作推動會
龍巖市“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創建系列宣傳活動啟動
北京將推動建設新能源車國創中心
我市部署推進黨員志愿者服務行動
窮山溝變“桃花源” 當地群眾心里甜漢源縣雙溪鄉申溝村農旅融合助農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