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夢’成為現實,真是滿滿的幸福感。多虧了黨的好政策,我們全家從老舊的危房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江景房’。”日前,在福安市賽岐鎮和平社區,65歲的李光潭美滋滋地說。李光潭所說的“江景房”,是該鎮今年剛剛竣工的危舊房改造項目,新房臨江而建,臨窗眺望,賽江風光盡收眼底。
和平社區地處賽江之濱,是賽岐最老的社區之一,有971戶2886人,社區面積達一萬平方公里。李光潭一家原本居住的木制房,不足50平方米,建于上世紀80年代,墻體和地面長期被水浸潤腐蝕,修修補補過好幾次。
“不要說臺風,就連遭遇普通的潮水,都擔心會有危險。”李光潭說,以前由于房子靠近江邊,大潮時江水就會漫進他家一樓,他們全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告別低矮潮濕、簡陋破敗的棚戶區,住上新房。
群眾的呼聲牽動著鎮、街道干部的心。2014年12月,賽岐鎮啟動棚戶區一期41幢危舊房改造項目。
然而,得知要啟動棚戶區改造項目,不支持的群眾也大有人在。“為徹底解開老百姓心里的疙瘩,獲得群眾的支持,我們創新了工作方法。”和平社區黨支部書記高少華介紹,該社區成立了改造籌委會,由拆遷片區內德高望重、有公益心和責任心的人參加;工作小組對居民戶數、房屋產權、安置意愿等基本情況逐一摸底,為制定拆遷協議提供翔實資料;籌委會成員深入社區和居民家中釋疑解惑、聽取意見、化解矛盾。短短幾個月,和平社區前后召開了60多場會議,宣講政策,協調解決拆遷過程中的矛盾糾紛,推動拆遷工作順利開展。
為讓居民住得好,賽岐鎮將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由政府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建設配套設施;改造還按照百年一遇洪水標準,地基在原有高度基礎上提高80公分,有效防止洪澇災害影響。同時,依據原有的“騎樓”建筑風格進行建設,進一步弘揚創新老商埠古港文化。
“沿江段原來每幢房子進深都是35米,群眾為了支持江濱綠道及江濱路等公共市政建設項目,每戶自愿出讓15米給政府做配套工程,總面積達2350平方米,沒有要一分錢的賠償。”高少華介紹。
鎮政府主動作為,社區強力推進,群眾群策群力,和平社區完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舊城改造攻堅戰,贏得居民贊聲一片。(何小麗 林耀琳)
民委深入龍王廟錫伯族村開展四送下鄉活動
沈河區“三城聯創”你我都不是“局外人”
廣昌縣開展2017年國家憲法日法制宣傳活動
博深高速博羅立交匝道間斷封閉施工 過路車輛可這樣繞行
“不禮讓斑馬線”有了例外 四種情況今后不抓拍了
福安賽岐:棚戶區居民住上“江景房”
周口一高校推“表情包垃圾桶” 助力校園環保
白旗鎮采取五項措施 “掃黑除惡”
嘉善港航處部署“安全生產月”工作
袍江開發區組織開展危化生產企業安全專項檢查
公安機關嚴查嚴管智能大會“零隱患”
凌海市教育局不斷深化課程改革提升師生核心素養
中華民族一家親:中央民族歌舞團送戲到宣恩
洪雅縣科協深入聯系村查災救災
市住房局:省審計廳、省住建廳來連調研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工作
錦江水生態治理清淤工程預計下月完工
市人大常委會視察組 到郾城區源匯區視察
傳承革命精神 立志報效祖國 ——記懷化市二中開展清明掃墓傳統教育活動
中國平安與深圳市公安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攜手“智慧新警務”建設徐文海、馬明哲出席簽約儀式
市七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