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政哲 通訊員 王友欣
4月29日, 2018山東省民間藝術博覽會在聊城古城開幕。眾多市民涌入展會大廳,賞名瓷刺繡,觀繪景名壺,與工藝美術大師對話……奇美瑰麗的民間藝術盛會,讓市民們大飽眼福,直呼過癮。
頂尖民間瑰寶亮相民博會
展會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記者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位民間藝術家紛紛展出自己的得意作品,這些作品藝術門類眾多,地域特色鮮明,藝術風格突出,內容豐富多彩,亮點紛呈。
記者了解到,本次展會除了聊城的東昌府木板年畫、雕刻葫蘆、剪紙、黑陶、面塑、編織、東昌古錦等,還有山東省內各地市的代表性民間文藝項目,例如濰坊的名硯工坊,煙臺的蠟染、鈞瓷,青島的面塑,濟南的沙瓶畫、串珠、布藝、手工芭比娃娃、刺繡,日照的陶藝、葫蘆茶葉罐、蛋雕、金屬絲編織工藝品,臨沂的翻花,淄博的草編藝術,濟寧的木雕、團扇、花轎,東營的剪紙,德州的木板烙畫,菏澤的漆畫、瓷刻藝術、紅木雕刻,泰安的桃木工藝、票證,棗莊的核雕等。
此外,省外參展的知名民間藝術家及其藝術精品的亮相也將成為此次博覽會的一大亮點,北京的皮影、剪紙、風車、苗族蠟染,天津的楊柳青木版年畫、泥人張、內畫鼻煙壺、滿漢雙文書寫藝術、脫胎掐絲琺瑯、魏氏木雕壺,上海的俞碟棕編,浙江的東陽竹編,河南的均窯等都是極具當地特色和藝術風格的民間文藝項目。觀眾可以與這些技藝精湛的“大師級”人物近距離接觸,領略全省乃至全國各地民間藝術的無窮魅力。
在18號展位,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獲得者、中國蠟染第一人青林海正在忙著向觀眾介紹:蠟染是貴州苗族、侗族、仡佬族等39個民族的傳統藝術,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必須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下去。
蠟染是一種古老的仿染工藝,2006年,苗族蠟染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與絞纈、夾纈并稱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青林海介紹,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在布上繪畫后以藍靛浸染、去蠟,布面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等多種圖案。傳統蠟染要經過布料制作、蠟液制作、藍靛制作、畫蠟、浸染、脫蠟、縫合等十幾道工藝。
記者同不少市民在展區內欣賞蠟染藝術品時,不覺間飄來淡淡的草香味,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是蠟染中散發出來的板藍根味道。青林海告訴記者,蠟染的原料取自板藍根發酵而成的藍靛。“大家都知道,板藍根有清熱解毒功效,還可以驅蚊防蟲。”
青林海說,這是第一次來參加聊城舉辦的展會,此次前來即是參展,也是尋根溯源,因為在陽谷縣有一座蚩尤陵,而蚩尤相傳是苗族的遠祖之一。除此之外,這還是宣傳弘揚蠟染傳統非遺技藝的一次絕佳機會,他的創作很多都是圍繞中國歷史故事為背景,以民族文化為創作素材,其中就包括獲得中國文聯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的作品《龍鳳傳說》。
此外,青林海向記者介紹了此次展會他將進行參評的作品《車騎出行——齊魯雄魂》。他介紹,多年前,他來聊城參觀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時,在館內看到《東阿鄧廟漢墓畫像石》的拓本。這幅作品便取材于《東阿鄧廟漢墓畫像石》。
互動交流突出“展”“學”融合亮點
今年的展會增強了互動性,市民們也體驗到親手制作的樂趣,對民間藝術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在35號展位,一群孩子正圍在一起看著一座座栩栩如生的泥人,泥人那惟妙惟肖的神態,優雅又富有神韻的姿態,傳神又夸張的形態,非常引人注目。
這里展覽的是天津泥人張孫孝豐的作品。此時,孫孝豐正在現場塑像,只見他端坐在攤位前,全神貫注地觀察著畫中男子的神態,手里的壓板靈活地在泥胎上滑動,仿佛每個動作都會給泥胎注入生命一般。十幾分鐘過去,泥塑臉部的神態已活靈活現,孫孝豐的工作還未收尾,就引來在場觀眾連連稱贊。
孫孝豐是第一次來聊城。說到對聊城的印象,孫孝豐告訴記者,“聊城的環境優美,有文化底蘊,是座很好的城市。”他還表示,來參加此次展會,感覺自己收獲很大,結識了多位藝術家大家,學到不少經驗,今后還會多參加。
繼續游覽展會,一條栩栩如生的中國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只見它正盤踞在東昌鋁絲編制“80后”制作人魏福慶的展桌上,記者來到魏福慶展位時他正用鋁線進行編制,不一會兒,一輛“自行車”就出來了。魏福慶說,展品制作用線都是經過氧化的鋁線,專門用來做工藝品的,制作起來非常費時間。除去這條龍外,記者還看到搖錢樹、彩色鳳凰,還有各種建筑模型。展品吸引了大量市民駐足觀賞,不少市民還親自嘗試了用鋁絲編出自己想要的造型。魏福慶說,自己喜歡編些東西,希望通過參加展會能和更多的手工藝品愛好者交流學習,讓更多的人了解這種形式的藝術品。
除了與游客的互動環節,展會期間主辦方還在古城南門外的同心國學院舉辦了“山東省民間文藝大講堂”活動,活動以山東省民博會的舉辦為契機,從聊城民間藝術的源頭談起,講述民間文藝在聊城發展的淵源。以實際行動深入挖掘魯西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用民間文藝講好聊城故事,傳播聊城好聲音,推動我市民間藝術傳承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既可以利用展覽相互學習借鑒,又可以通過大講堂的平臺深入交流。
此外,主辦方還開設了民博會專題網站,為廣大群眾和文藝家提供了解和參與民博會的窗口,提高市民和文化企業的參與度,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全省民間文藝的繁榮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道里區城管局開展清冰雪工作
雨湖區廣場街道:開展消防培訓 助力安全度夏
肥鄉區委書記趙洪山主持召開鄉鎮黨委書記及部分村支部書記座談會
三明市“五個一批”項目呈現滾動接續態勢 本年新增項目804個
威海市25個村入選省森林村居名單
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2018省民間藝術博覽會側記
順邵高速項目完成首座大橋橋面鋪裝
榆次區殘疾人聯合會主辦2018年第二次全國殘疾預防日宣教活動
江陽路發生一起車禍 渣土車電動車相撞騎手送醫不治
宣恩:打造“名鎮”“名村”促全域旅游
我省將建立兒童及青少年婦科專業
8起涉毒品案件集中宣判 15名被告最高被判死緩
臨沂成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工作站 為市民服務
懷遠縣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開展防控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工作
玉山縣教體局召開貫徹落實全縣“清風護航”動員部署會
氣溫像過山車一樣的天氣里 還要“春捂秋凍”嗎
市委常委會傳達學習有關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東城公辦中小學提供565個積分入學學位
“莎普愛思”滴眼液 真得能有效治療白內障嗎?
一江山女孩想尋找13年前的恩師,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