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敏 通訊員 吳夢琦
近段時間,衢州市區鐵路大院小區的居民們飽受“蜂擾”,5月消防部門剛端掉3個蜂窩,6月又發現2個蜂窩。據了解,該小區居民被蜂驚擾已長達5年之久。
小區頻現馬蜂窩
“一個是蜜蜂窩,另一個是馬蜂窩。”順著小區保潔員徐師傅指引的方向,記者遠遠看到兩個蜂窩,一個如盤子大小,一個如拳頭大小。蜜蜂窩外面還有很多蜜蜂在四處飛竄。
“它們在小區四處飛,看著都擔心。”73歲的居民劉國華相告,5前年,小區第一次發現馬蜂窩,從此這些不速之客就怎么趕也趕不走,成了小區居民的一塊“心病”。“兩個月前,在27、29棟摘掉了3個馬蜂窩,沒想到上個月又冒出了2個。”柯城區荷花街道通荷社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發現蜂窩后,為安全起見社區第一時間都會撥打119求助。
在現場,記者發現,兩個蜂窩相距不過10米,位于30棟南邊一排低矮的儲藏間,一個“安營”在西頭雨棚頂部,另一個“扎寨”在墻體。
居民們“談蜂色變”
“我們家連陽臺門都不敢開!”提及蜂窩,正在小區活動室門前大樹下納涼的居民方桂珍,是一臉擔憂和無奈。原來,方桂珍是30棟住戶, 家中的陽臺正對蜂巢,“每天曬衣服時提心吊膽,擔心不小心被蜂蜇到。”方桂珍說,小區居住的大部分是七八十歲的老人,要是被蜇了后果都不敢想。
其實,方桂珍的擔憂并非多余。前幾天,一位正在小區進行電線改造的民工不慎被馬蜂蜇到額頭,“頓時起了大包,疼得直跳”。上個月,保潔員徐師傅清掃小區路面時,也被蜜蜂蜇到了手,“又痛又癢,晚上都睡不好。”徐師傅說,要是被馬蜂蜇到,估計就沒這么輕松了,十有八九得進醫院。
“這些馬蜂筑巢特別快。”兩個月前,劉國華居住的29棟的2單元和5單元,先后摘除了2個馬蜂窩。“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從小孩拳頭般大變成碗口大小,掛在墻上像個定時炸彈,大家能不擔憂嗎?”為此,小區居民們是“談蜂色變”。
馬蜂窩擾民何以成難解的題
記者了解到,馬蜂窩擾民事件不僅僅發生在鐵路大院小區,市區不少小區都存在類似情況。去年夏天,家住市區維多利亞的曉紅(化名)不慎被馬蜂蜇到,不到5分鐘整個手掌麻木紅腫,至今每月都要打激素。前幾天,同是維多利亞小區的徐女士家寵物狗被馬蜂蜇到,“拉了兩天血便,吐了兩天,喂食抗過敏藥,打了止血針,這些天終于有些好轉。”徐女士說。
哪些人群易被馬蜂攻擊?該如何徹底清除馬蜂窩?江山市是中國蜜蜂之鄉,有不少養蜂、識蜂的專家。記者采訪了江山市農業局畜牧獸醫站、江山市蜂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介紹,夏季天氣炎熱,正是蜂類筑巢孕蛹的活躍期。馬蜂又稱為“胡蜂”或“黃蜂”,個頭比蜜蜂更大,毒性也更強,被馬蜂叮咬的人會出現過敏和中毒反應,嚴重甚至導致死亡。
據介紹,以下兩種情況極易遭受馬蜂攻擊:一是異味,如汗味、香水味,及寵物狗身上散發的臭味等。原因是,當馬蜂聞到異味時誤以為有外敵入侵,開始主動攻擊。二是甜味和水果味。它們會錯誤地將其判斷為花蜜而主動接近,此時,若是拍打或逃跑,那么馬蜂也會開始攻擊。
針對馬蜂對居民的長期困擾,該負責人表示可能是馬蜂窩摘除時間不恰當所致。若白天拆除馬蜂窩,此時大部分馬蜂均已離巢,清除的僅僅是留在蜂巢的蜂王和幼蜂,不久,那些四處飛竄的馬蜂又會另尋安身之所。該負責人提醒,傍晚馬蜂回巢,此時是一窩端掉馬蜂窩最合適的時機。另外,此時馬蜂活動力較弱,對于拆除馬蜂窩的人而言也更安全。
首款智聯網汽車露面 阿里云“ET大腦”將落戶武漢
濱海頭罾社區農家書屋榮獲“全國示范農家書屋”稱號
市社保局舉辦2018年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專項審計培訓
我市推動預拌砂漿使用守衛藍天
西鳳凰山公園將于五月下旬開園迎客
馬蜂“安家”五年 居民飽受蜂擾
【外事辦】齊國華主任會見原巴基斯坦駐華使館“中巴經濟走廊”特使扎法爾
上海植物園喜獲中國梅花蠟梅展金獎
傳遞文明之風 海口秀英區開展社會文明大行動宣傳文藝晚會
常德武陵區為城鄉低保及特困供養人員買保險
警民接力助8旬走失老人返家
蚌埠市局夯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
交警部門梳理“五一”出行攻略
商水縣黃寨鎮舉行“七一”表彰大會
搭乘“互聯網+”快車 永州開創教育扶貧新局面
仲愷區深入開展自查自糾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
寧夏推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符合條件的可享受相關補貼
嚴管與便民并舉 拖車擺放提示牌
不斷開創鹽田發展新局面 鹽田區五屆三次黨代會閉幕
[雙流區]文明施工 有效控制建筑工地揚塵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