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市委市政府舉行“兩落地一融合”工程首批成果集中簽約儀式,31個新型研發機構項目正式落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繆瑞林,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繆昌文等出席簽約儀式。
2017年9月,為充分發揮科教人才資源優勢,加快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我市啟動實施“兩落地一融合”即科技成果項目落地、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校地融合發展工程。兩個多月來,校地各方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務實對接,一批重點研究所和國家級平臺積極參與,催生了一批高質量的新型研發機構項目。會上,南京市政府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南京工業大學膜科學研究所等31個新型研發機構項目集中簽約。
張敬華在簽約儀式上講話,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高校院所、國家級平臺人才團隊和有關部門單位給予南京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張敬華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十分重視,要求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切實把創新抓出成效;黨的十九大對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省委省政府“兩聚一高”決策部署,發揮南京的特色優勢,必須集中精力抓創新,做好創新大文章。為此,我們提出實施“121”戰略——建設一個名城,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打造兩個中心,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系,把南京建成最鼓勵創新、最適合創新、最具創新創業活力的城市。
張敬華說,推進“兩落地一融合”,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對接”要求、建設創新名城的具體抓手。首批新型研發機構項目的簽約落地,把一批優秀的科研人才和含金量高的創新成果用全新的方式推向市場,實現企業化和產業化,標志著“兩落地一融合”取得階段性成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讓我們既感到振奮,又充滿信心。我們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打通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產業孵化的鏈條,實現人才、學科、產業聯動,大力培養南京自己的創新型企業。要致力于推動新型研發機構項目化落地,把簽約項目服務保障好,盡快出成果、出效益。要把校地融合發展進一步做深做細做實,市委市政府重點給政策、給平臺、給服務、抓人才保障,各板塊要在提升目標追求、深化對接合作、創新體制機制上下更大功夫,新型研發機構要切實轉變觀念,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產品,加快成為新型科研實體和市場主體;希望廣大高校、科研院所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到南京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兩落地一融合”中來,構建創新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不斷開創校地融合發展新局面。
省科技廳廳長王秦、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鄭躍奇、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成斌、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楊桂山分別講話。南京工業大學膜科學研究所所長邢衛紅、浙江大學蘇工院南京健康研究院院長葉繼術代表新型研發機構,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代表35家高校院所,繆昌文代表20個國家級平臺人才團隊,江寧區委書記李世貴、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代表各區分別作了發言。市領導劉以安、楊學鵬、張一新、蔣躍建、黃河,瞿為民參加。
老南京專職包粽子二十余年 一天包出千余特色"小腳粽"
[雙流區]全力推進重點項目集中攻堅
《春天的故事》特別報道引廣泛關注 網友為株洲七年新成果“打call”
安徽紀念第38個世界糧食日
市人民檢察院:走基層摸實情 檢查督導促整改
張敬華繆瑞林出席“兩落地一融合”工程首批成果集中簽約儀式
市第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九次主任會議
“小天使”再吻5白血病患兒
我省高中今年春季學期起全面實行全員育人導師制
我市環保突出問題整治攻堅見成效
重拳整治出租車亂象,擦亮雁城“文明窗口”
江城區:稅務部門宣傳稅收知識
虞城大力推廣社會扶貧
15人獲刑!這些開賭場、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的人全栽了
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召開
電視熒屏“久無爆款” “大劇”登場備受期待
大愛平江扶貧助困慈善協會開展專項幫扶集中走訪
朱利民:將鄉土風光“畫”上紀念郵票
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產業拉動肇源織密精準扶貧“網”
如意總部基地如意佳園小區驛站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