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要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決策,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更多依靠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不斷增強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黨的十九大因此確立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推動“三大變革”,正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本途徑。
在三大重要變革中,質量變革是主體,效率變革是主線,動力變革是基礎。顯然,作為主體任務的質量變革是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中之重。
推動質量變革,是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生發展要求。短缺經濟時代,需要解決的是“量”的生產力提高問題;進入新時代,需要解決的是“質”的生產力提高問題。不久,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生態就是一種發展的資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經濟增長不一定帶來經濟發展。在長期以來低端粗放的經濟增長中,我們付出了破壞生態環境的代價,而短期經濟增長的收益卻彌補不了長期生態環境修復的成本,以至于出現了沒有發展的增長現狀。因此,發展生態經濟是經濟發展質量變革的內在要求。推動質量變革,就是要讓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生態財富同步增長,讓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推動質量變革,是新時代參與國際競爭的外在壓力要求。通過幾十年的“引進來”,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雖然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不少企業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還處于中低端。進入新時代,在“一帶一路”的引領下,我國企業不斷“走出去”。“引進來”時代的經濟特征是國內市場低成本,而“走出去”時代的特征是在第三方市場與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同臺競爭、正面比拼,必須做到高技術、高質量,掌控技術話語權。《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要掌握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到2025年,要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跨國公司就必須要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實現質量變革。只有這樣,才能在與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常州四藥、天合光能等企業積極穩健地走出去,就是長期以來著力進行質量建設、標準建設而形成發展優勢的結果。
質量變革,意味著實體經濟正在出現分野。在新時代,實體企業之間的競爭將不再是簡單的低成本和規模的競爭,而正轉向于技術和質量的競爭。注重研發,持有關鍵核心技術、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的實體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將越來越好,而從事簡單加工制造的實體企業將面臨被替代而虧本關門的囧境。曾經,我們利用低成本優勢,替代“亞洲四小龍”的簡單加工制造;今天,越南、緬甸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在用低成本優勢,替代我國的簡單加工制造。擁有技術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在“走出去”的戰略指引下,不僅可以占領國內市場,還可以開拓發展中國家,甚至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常州十大產業鏈的2.0版本,就是要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質量變革,是新時代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轉型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發展動力變革的關鍵。它將推動資源向優質企業和高技術產品集中,通過充分有效的市場競爭,企業和產品進行優勝劣汰,進而形成一批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質量、強品牌企業。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和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和畏難者。質量變革呼喚企業家精神,呼喚工匠精神。在實體經濟正在出現分野的新時代,誰專注自主創新,誰就能取得先發優勢;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誰就能攢足發展新優勢。實體經濟將在質量變革的背景下,重新洗牌,實現浴火重生的蛻變。
連云港“消費促進月”海州特色街區促銷精彩紛呈
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關于啟用道路交通違法抓拍系統的通告
白云街道:扎實推進垃圾分類治理工作
碩士村官把貧困村變成特色旅游村 村民齊點贊(圖)
南澳縣舉行省道336線南澳環島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交工驗收儀式
推動質量變革是常州十大產業鏈2.0版的關鍵
邵陽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推進掃黑除惡工作
永定區民政和民族宗教局抓黨風廉政促力脫貧攻堅
空調公交車運營前要提前開啟空調
2018“云行動”力推“智慧山西”
常寧市官嶺鎮棚戶區安置房及小區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公告
賓陽縣:推進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結伴游玩,欽州市市民多種方式歡度中秋節
中考藝術素質測評究竟怎么測?青島市教育局這樣回答
埋下“時間膠囊”
[西陵]多部門持續整治江邊噪音擾民問題(圖)
市政維護處夏日送清涼 關愛一線職工
全省首個移動版24小時智能商事登記系統在禪城試點使用
鮮花祭故人引領祭祀新風尚
汪東進出席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擴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