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線訊 (記者 李靜 實習生 周子涵) 去年9月,一張醫生在手術室“席地而睡”的照片傳遍朋友圈,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感嘆醫生的不易。照片的主人公叫張珂,是安醫大二附院心胸外科住院病房的一名醫生。當時還是住院總醫師的他由于長時間工作而太過疲乏,就地睡在了手術臺邊,恰巧被同事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刻。
不變熱愛 銘記責任與使命
8月17號,當記者來到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再次見到張珂醫生,他質樸憨厚的笑容依然沒有變,但卻更多了一份沉穩和從容,張珂已經在去年10月份,結束了住院總醫師的工作。他告訴記者:“去年的那篇報道并沒有讓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的朋友們、患者對醫務工作者多了一份了解,對我們的工作也更加理解了。”
張珂在手術室的角落“席地而睡”
在對話中,記者了解到,作為醫生,張珂的工作從清晨開始。早上7:20,張珂就已經開始巡視病房,了解患者病情,并與同事擬定手術方案了。8:00,與同事交班,介紹病情,根據情況更改治療方案。其余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手術室度過的。下午,他會也會抽出時間奔走在病房,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解決問題。
培訓2年,從醫5年,去年作為住院總醫師,全天24小時無休,一周只有一天可以回家。盡管如此,每一次盡全力救治,每一次患者順利康復,都讓他更加深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因為他始終銘記作為一個醫生的責任和使命。
他告訴記者,未來,他希望再多實踐,鍛煉自己的業務能力。去更專業院校進修,提升自己的理論基礎。成為一名更出色的心胸外科醫生。
不變初心 “就想做個好醫生”
同樣是心胸外科的醫生,已從醫25年的副主任醫師徐盛松,深知醫生的辛苦,但這辛苦也讓他收獲職業賦予的光榮。作為外科醫生,他往往會背負更重的責任和更大的壓力,因為“外科手術的治療結果更直觀”。
徐主任告訴記者,醫學屬于自然科學,但其實也是社會科學。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早已從生物的范疇擴展到心理和社會范疇。醫生要醫人,也要醫心。要多和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和交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只有給予彼此足夠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開展治療工作,讓患者早日康復。從事醫生工作,是父母之命,他卻因此喜歡上了這個職業,并把它當做終身奮斗的事業。正如25年前他許下的心愿“就想做個好醫生”,不曾改變的初心依然是他未來前進的方向。
打算制作有丹東元素的動畫 為家鄉文化產業發展助力
市安監局強化服務助推雙控工作有序開展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潤澤來藍田縣調研
雙牌:禁毒宣教護花朵
寧德市實現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去年火遍朋友圈的醫生張珂:就想做個好醫生
市電子商務協會進行交流活動
我市4家省級重點流通企業考核優秀
荊州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市民積極參與共建共享
買賣二手車 過戶的那些事兒您得注意
生活|水質檢測入戶調查,發現大家對它最好奇
[國土局]市地環站開展學習貫徹“踐行新思想 感受新時代”主題黨日活動
唐圖豐富多彩活動慶祝黨97歲生日
“猜猜我是誰”男子被騙1萬元 六合警方全額止付
陳錫穩局長、謝錦波書記分別批示肯定大朗分局積極落實張冠梓常委調研指示精神
邢臺巨鹿:重溫入黨誓詞 加強廉政教育
蒲公英志愿者服務隊愛心服務暖人心
萬寶鎮深入開展企業節后復工復產安全檢查
詔安: 西潭垃圾中轉站正式投用
麻陽衛生計生系統積極開展“三下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