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田鎮龍盤村村貌?!。ㄊ紫浾摺$娦∝S攝)
●本報記者 陳瑜
雖已是冬天,但興寧市龍田鎮金星村360畝韭菜花基地仍是綠油油一片,工人們正在采摘著韭菜花。不少游客沿著瓜果長廊觀賞田園美景。沿著木棧道往前走,是幾座青瓦白墻的圍龍屋,前面小徑旁綠樹成蔭。
今年,興寧市龍田鎮緊緊圍繞關于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興寧市新農村“兩鎮八村”示范建設項目工程部署,積極打造龍盤、金星、涼傘、碧園、羊嶺、蓼塘六個新農村示范村。金星村充分利用產業,助力農民增收,同時加強鄉村綜合環境整治,依托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打造宜居宜游新農村。
引進產業助力農民增收
2013年,龍田鎮金星、龍盤、涼傘等村2000畝土地通過土地流轉,從村民自耕田地搖身一變,成了韭菜花種植基地和火龍果種植基地。“我們引進了巨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韭菜花基地,引進五色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火龍果種植基地。金星村流轉了360畝土地用于種植韭菜花,350畝用于種植火龍果,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還拓寬了村民的就業渠道,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發展。”龍田鎮鎮長劉超華介紹。金星村村民廖偉表示,土地流轉之后,家里收入除多了一份租金外,家中老人還能安排到韭菜花基地采摘韭菜花,每采摘一斤獲工錢1.8元,一個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今年啟動新農村建設以來,金星村利用韭菜花基地的特色產業景觀,在基地建設了觀景大道、觀景平臺、瓜果長廊等田園觀光項目吸引游客。“平時附近的村民都會來這里散步,周末會有驅車而來的游客在這里觀賞韭菜花,順便還會買一些回去。”廖偉說,每到晚上,他都會和家人在韭菜花基地上的瓜果長廊散步。
改善環境發展鄉村旅游
產業有了,村民富了,游客多了,金星村緊抓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和依托當地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游,讓更多村民愿意留下來,讓更多游客愿意走進來。
泥濘的村道變為柏油路、道路兩旁整齊排列著led路燈、雜亂破舊的危舊欄舍不復存在、古民居外墻刷上白漆,路邊增設了木制柵欄……金星村村支書廖淦輝向記者展示了一組圖片,這是今年以來金星村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后的變化。金星村按照“修路、種樹、活水、拆危、創文”的建設思路,開展“三清三拆”、基礎設施升級、古民居修繕保護工作,讓村容村貌換新顏。
記者在金星村大嶺片看到,施工隊伍正在加緊裝修一座頗具民國風情的二層洋樓。龍田鎮駐點干部王龍向記者介紹,這棟樓始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是廖慷將軍的故居。金星村將以將軍樓為核心,打造集農業觀光、文化展示、鄉村旅游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一期打造約50畝的田園綜合體核心啟動區,其中將軍府文化區用以展示以廖慷將軍為代表的梅州籍黃埔軍人的愛國主義思想,故居旁邊的田園集市用以特色農產品交易,故居前方約18畝的田地作為親子農事體驗區,屆時將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
廖偉說,村里環境和旅游景觀逐步完善,這幾年愿意留在家鄉發展的人越來越多。“等到游客多起來的時候,我就開一家土特產店,賣一些自己種的蔬菜和龍眼等。”他說。
全國名校頻頻“南下”三亞市民為教育提升工程叫好
劉事青專題調度全市住房保障和城市棚改工作
市旅游局舉辦2017年旅游行業政務信息員年終交流培訓活動
南海第七屆“夕陽紅”文化藝術節閉幕
市政府召開會議 調度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情況
龍田引進產業發展旅游強村富民 建設宜居宜游新農村
市人大代表視察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項目
創城,讓生活更美好丨斑馬線前“讓”出安全與文明
替代四六級?我國首個英語能力測評標準發布!
市財政局:2017年度全市財政投入計劃生育經費1.35億元
當涂縣召開一季度食品安全工作會議
審批窗口“復制”到5公里外為企業提供的便利卻遠超5倍 園區事務園區辦結
我市出臺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管理辦法
32家餐飲服務單位被評為食品安全A級單位
鄒瑾市長檢查“五一”節前旅游安全工作
三亞面向國內外征集文旅商品創意設計
市總工會舉辦“風采杯”職工乒乓球比賽
癱瘓青年“敲出”百萬字小說:活著就要有益于社會
我市城管系統舉辦執法人員培訓班
六個月胎兒患有罕見心臟疾病 孕婦無奈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