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兄弟七八個,圍著柱子坐,只要一分家,衣裳就會破。”善于猜謎語的人一看就知道謎底是“大蒜”。大蒜,這個昔日生長在農家小菜園里的不起眼的調味品,如今,卻成了泗陽縣穿城鎮農民增收致富的好項目。
“我種的大蒜,如果市場沒有大的波動,每畝凈賺3000塊錢,那是跑不掉的。”12月10日,穿城鎮穿城村村民劉漢成站在自家地頭,掰著手指給我們算賬。劉漢成種植的200畝大蒜,位于“穿愛公路”東側,由于管理得好,平均每棵已有七片葉子。
在穿城鎮,像劉漢成這樣的種蒜大戶還有不少。放眼“穿愛公路”兩側,田地里全是綠茵茵的大蒜苗。據穿城鎮黨委書記孫波介紹,“穿愛公路”沿線是該鎮大蒜產業的重點地帶,共種植大蒜2100多畝。該鎮與大蒜“喜結良緣”,既有農民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又有鎮村干部調整產業結構的責任擔當。
位于泗陽縣西北部的穿城鎮,以往農業種植以稻麥輪作為主,沒有自己的特色產業。今年,如何才能幫助農民尋找到增收致富項目、盡快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被穿城鎮黨委、政府擺到了“頭版頭條”的位置。一個偶然的機會,該鎮窯灣村村民孫海兵靠種植大蒜致富的消息,進入了該鎮領導的視野。鎮領導經過調研,逐漸形成了發展大蒜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的思路。
今年三四月間,穿城鎮組織新橋、窯灣、穿城、圩河、河北、河西等村的干部和部分村民,先后4次前往邳州學習取經。邳州一個鄉鎮就種植了上萬畝大蒜的壯觀規模,讓所有去學習的人大為感慨。通過隨機訪談,邳州人話里的大蒜“能種、不怕、有錢賺”的詞匯,更是燃起了穿城鎮干群發展大蒜產業的激情。
“看了心動,聽了激動,回來不動。”穿城鎮發展大蒜產業同樣遇到了類似的尷尬,因為部分村民開始擔憂:“品種不一樣,不會種怎么辦?”“沒有大市場,不好賣怎么辦?”“種植那么多,不賺錢怎么辦?”面對村民拋出的一個個問題,穿城鎮通過召開村組干部會、群眾代表會,以算賬對比的方式讓村民看到“一畝蒜跟上十畝糧”;另外,該鎮把村組干部和部分村民帶到孫海兵家,請孫海兵現身說法,用身邊的典型回答村民的疑問。
算賬對比與現身說法,只是解決了村民暫時的疑問,要想發展大蒜產業,還必須示范引領,用一沓沓“真金白銀”吸引村民主動參與。為此,穿城鎮選擇土質適宜大蒜生長,位于“穿愛公路”沿線的新橋、穿城、圩河等6個村,示范發展大蒜產業,每村示范種植不低于200畝,其中新橋村種植不低于1000畝,以期通過規模種植獲得示范效應。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光有激情是不夠的,還必須幫助農民解決土地流轉、基礎配套、種植技術、市場銷售等問題,才能贏得百姓的認可和參與。
新橋村種植大戶喻成銀對鎮里提供的服務贊不絕口:“鎮里村里幫助流轉土地,搞好水利橋涵溝系,從邳州引進優質高產的‘白皮蒜’品種;還從邳州高薪聘請了專門的大蒜種植技術員,經常舉辦大蒜技術培訓班,我們遇到問題時,技術員都能手把手教會我們。”
雖說現在還沒到收獲的季節,但是,大蒜產業已經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劉漢成說:“我的200畝大蒜,10月份種植的時候,每天都有幾十個人來干活,每個人每天工資少的80元,多的120元。最后算下來,平均每畝支出工資500多元,200畝就是10萬多元。全鎮2100多畝大蒜,已有100多萬的‘真金白銀’,裝進了老百姓的口袋里。”
說起務工收入,新橋村52歲的王蘇云告訴筆者:“種大蒜的時候,滿地都是人,俺每天給蒜老板干活,整地、撒肥、下蒜種、蓋地膜、開溝,遇到什么干什么,每天都能拿到80多元錢,‘蒜你狠’成了‘蒜我賺’。”
望著長勢喜人的大蒜,穿城鎮新橋村黨支部書記喻德濟說:“按照常規產量,畝產干蒜1300公斤不成問題。流轉土地種植的大戶,除去土地租金和勞動力成本,按照每公斤大蒜賺2元,每畝可賺2600元;由于大蒜越大越值錢,如果每公斤能賺3-4元的話,每畝的收益會更多。一家一戶種植的,由于沒有流轉金和人工成本,他們的收益會更高。”
穿城鎮黨委副書記劉玉國告訴筆者,預計經過幾年的發展,該鎮大蒜面積將擴大到10000畝。為了讓大蒜產業從面積優勢轉向產業優勢,鎮里一方面與邳州市場聯系銷售,在穿城鎮設點收購,培植自己的經紀人,解決農民銷售大蒜的銷路問題;一方面抓緊著手引進一個3000平方米的大型冷庫項目和一個大蒜深加工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后,當大蒜價格低迷時,農戶可以選擇將大蒜放進冷庫,待價而沽;或者將大蒜切片烘干,實行小包裝銷售,提高大蒜產品附加值。(張耀西 葛元)
衡水市舉行2018年全民閱讀·新華書香節開幕式
東莞法官出書 近百案例教雇傭雙方避免糾紛
運動能讓孩子更健康、成績更好
遂川縣農產品電子商務助農增收
2018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啟動
泗陽:“蒜”來了農民增收致富好項目
蚌山區天橋街道召開九月第二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調度會
市委宣講團第五分團深入丹棱縣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中國文聯研修班在揚開班 知名專家學者將來揚授課
全國人大財經委通過兩個審查結果報告
王小平到修武縣督導 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
我市開展少兒出版物市場專項檢查行動
全市抓黨建促脫貧暨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現場會召開
全市財政收入實現良好開局
垃圾清運車停路邊 臭氣熏天居民苦不堪言(圖)
關愛殘疾兒童播撒希望種子
八旬老人出版《夕陽隨筆》一書 以文學形式表現家風傳承
昌國街道義橋城中村(舊城)改造區塊協議生效啟動改造
大雨大風冰雹結伴前來到大慶人朋友圈看"大片"
見過黑牡丹嗎?這兒有兩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