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人大代表、廣水市十里辦事處觀音村黨支部書記熊永俊
隨州新聞網訊 通訊員 黃剛橋 劉朝華
7月的廣水市十里辦事處觀音村,似錦的鮮花與茂密的天然林交相輝映,當地人打造出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觀、餐飲民宿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品牌,1700多名村民在村黨支部書記熊永俊的帶領下一步步走上富裕之路。
一副重擔挑上肩
2000年后的觀音村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外出打工經商,熊永俊是“商海”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一位。當年他投資搞運輸,年收入超過50萬元,可謂生活富足。
2002年初村里換屆,年近70歲的老支書熊永清面對40多萬元的村級債務,深感已無力背負沉重的擔子,思來想去,他想到本村能人熊永俊,而此時熊永俊會棄商回鄉嗎?面對老支書的“三顧茅廬”,熊永俊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終決定回到觀音村與鄉親們一道干出一番事業。
“鄉親們依舊貧窮,我想幫著富起來。”這是熊永俊最初的想法。下決心為村里辦實事的熊永俊一邊向上級申報項目資金,一邊自籌經費6萬元,帶領村民歷經一個月的奮戰修通最難走的一條道路,全長6公里,打通了鷹嘴山村通向鎮區的“最后一公里”。從此,熊永俊的名字傳遍十里八鄉。
2005年3月,擁有600余人的鷹嘴山村與1100余人的觀音村合二為一,新村命名為“觀音村”,熊永俊眾望所歸當選為觀音村黨支部書記,第二年當選為廣水市第六屆人大代表。
守著青山找“金山”
村里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村子的發展,黨支部的作用至關重要。”熊永俊說,“黨員干部要真心愿意擔當,還要想辦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老觀音村是遠近聞名的上訪村,如何讓上訪村成為富裕村?剛剛上任的熊永俊挨家挨戶走訪,與每位老者促膝交談,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上訪原因就是“窮”。
如何解決窮根?種植國槐成為熊永俊醫治窮根的第一劑“良方”,國槐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原材料,市場十分緊俏。
為了試種國槐,熊永俊自掏腰包,拿出12萬元前往河南許昌購買2萬余株國槐回鄉栽植,沒想到引來家屬埋怨、村民懷疑,更有甚者當面潑冷水。熊永俊堅持他一貫的作風:用行動證明一切。最終國槐實現總產值20余萬元,雖未達到理想的效果,卻打開了村民脫貧致富的思維。
2006年春節,交通便利的觀音村漸漸活躍了起來,外出務工的鄉親看到家鄉的變化贊不絕口。熊永俊欣慰之余,也陷入深深思考:要進一步做好山水發展大文章。
觀音村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十分適宜果木種植和水產養殖。春節后的第一次支委會上,熊永俊大膽提出第一個5年規劃: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道路,開展林果種植和特色養殖,讓村民富起來。
規劃得到村委會一致認可。他帶領村干部一塊塊地、一座座山、一口口塘拿計劃、定方案。“規劃有了,誰來種、怎么養?”“經費從何而來,收益怎么分配?”“風險怎么規避?”……質疑聲逐漸多了起來。
為消除村民后顧之憂,熊永俊組織農戶外出考察取經,通過典型引路的方式,不斷推廣油桃、油茶標準化種植和甲魚養殖技術,并邀請本土專家開展培訓,傳授種植養殖技術,培養新型村民。
為籌措所需經費,熊永俊發動全村黨員干部為群眾作擔保,先后辦理扶貧貸款160萬元,自籌經費70萬元,還拿出了多年積攢的“老底”。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來,熊永俊帶領觀音村發展養殖合作社6個、種植合作社2個、種植養殖大戶30余戶,建成種植、養殖、林果、甲魚四大基地,培育大白楊生態林1處、苗圃基地2處,林果基地1000余畝、生態魚基地3個、甲魚養殖場2個,通過特色種養,實現年產值1500萬元。
2012年,熊永俊開啟了第二個五年規劃:改善鄉村環境,讓鄉村美起來。他聘請北京納墨等8家設計公司到觀音村,圍繞“一灣一景”思路描繪規劃藍圖,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對8個自然灣進行整治改造,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整灣運動”,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打造綠色富裕村莊。
心底無私天地寬
“他在村上威望很高,辦事公道,大公無私。”“他工作扎實,看得起村上的窮人,不在窮人跟前擺架子。”“他放棄了在外做生意的高收入,自掏腰包為村民辦了不少實事。”……
在廣水市十里辦事處,提起熊永俊這個名字,干部群眾紛紛豎起大拇指。
觀音村老村長陳方金更是如數家珍:這些年,他爭取了不少項目,卻從來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插手項目建設,更沒有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開口子參與工程招標。在他的帶領下,觀音村不僅越來越漂亮了,村民掙錢的機會也多了,村里的農家樂,高峰期每日可為3000余名游客提供餐飲娛樂,吸納周邊村民300余人就業。
采訪中,陳方金提起了熊永俊家里那段不幸事。2016年的一天,熊永俊像往常一樣帶領村民抓環境整治工作,等收工回家卻得到一個不幸的消息,28歲的小兒子突發心臟病去世了,白發人送黑發人,失去兒子的傷痛就如一把鋼刀直插心窩。十里辦事處的領導和村干部都很擔心熊永俊的精神因此而垮掉了,紛紛前來與他談心。沒想到,熊永俊安頓好兒子的后事,不久便回到了村里,又挑起了“家長”的擔子。
今年3月,對于熊永俊來說終生難忘。他帶著258萬隨州人民的重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現場聆聽了習總書記重要講話,更加堅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心。他積極探索“旅游+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開展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建成徽派游客接待中心,并全力打造“全庭+后院”民俗服務和“一分地+一起耕”觀光農業,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觀光。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觀音村在艱苦創業中取得一個個驕人成績:被授予“全國精品休閑漁業示范基地”“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全省生態示范村”“全省宜居村莊”等榮譽稱號。
熊煒赴湘陰縣開展巡河工作
【家國網聚·網絡旺年】濟南野生動物世界 國寶樂享“年夜飯”“空中飛人”今上演
市音協紅玫瑰女子合唱團有望三上央視合唱春晚
郵儲銀行德安縣支行組織青年員工開展新聞宣傳與寫作培訓
省人大檢查組蒞同開展防震減災執法檢查
牽手“觀音”闖富路
市排水公司開展汛前應急演練
繁榮司法所禁毒宣傳進集市
美國一煉油廠爆炸造成多人受傷 至少5人被送往醫院
小長假駕車出行 這樣走更快捷哈市交警部門發布中秋節期間交通提示
邵武大埠崗開展“小手拉大手”宣傳森林防火
俄國防部:擊落俄軍機的敘防空系統未安裝俄方敵我識別系統
邵陽縣河伯鄉實行“農戶+企業+電商”模式助貧困戶脫貧
交行開展“3·15”宣傳進校園活動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開考
蘇州衛生部門發布提醒:4種春季傳染病易高發
銅川市教育工委中心組集中研討突出問題
唱響新時代好聲音 推動報業轉型升級
廣元市2018年端午小長假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講好紅色故事 緬懷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