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事業單位消耗、占用著寶貴的機構編制資源,成為改革發展必須割除的“囊腫”。目前,山東對“僵尸”事業單位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省市縣共收回事業編制近1.6萬個。
記者從省編辦了解到,清理之前,全省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對“僵尸”事業單位情況進行了核查,發現“僵尸”成因多樣:既有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被淘汰出局的招待所,也有職責弱化的廳局辦培訓中心,還有為單一目的設置的臨時性機構。
清理時,我省主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對主要職責消失、工作任務不飽滿或沒有工作人員的“僵尸”事業單位清理力度,切實加強和規范機構編制管理。二是堅持統籌兼顧。在清理中,與培訓療養機構改革、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和學會協會脫鉤等體制改革相銜接,協調推進,加大機構編制資源調整整合力度。三是堅持積極穩妥。在清理中,對因整合撤并造成單位超編或超職數的,暫允許其超編和超職數運行,超配的領導干部和超編人員由其主管部門限期予以消化。
“撤銷與整合,是清理‘僵尸’事業單位的主要方式。根據具體情況,分門別類精準施策,不搞一刀切。”省編辦事業機構編制處負責人介紹。在清理路徑上,一是主要職責消失、原承擔的特定工作任務已完成、履行職責的法定依據已消失的事業單位予以撤銷;二是工作任務不飽滿的事業單位予以調整整合;三是已無在職人員或雖有少量在職人員但已長期不開展工作的空殼事業單位予以撤銷;四是培訓療養機構按照中央改革要求進行規范清理,符合“僵尸”事業單位條件的先行予以清理,同時對其他培訓機構一并提出調整意見。
省市縣三級通過“撤、并、轉”等方式,積極推進“僵尸”事業單位清理。截至目前,省級共清理77個事業單位,收回事業編制2200余名;市縣兩級清理1897個事業單位,收回事業編制1.36萬余名。
通過清理,我省將盤活的“沉睡”編制資源投入到衛生、教育等民生領域,提升編制使用效益,補短板,惠民生。比如,為保障全省中小學用編需求,去年全省中小學重新核定編制,在事業編制總量內共調劑增加9991名編制用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我市部署維護穩定工作
拔河比賽享快樂
永定區委常委中心組專題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南豐農商行引導群眾增強金融防范意識
“曹操”來了!首家網約車平臺公司進駐湘潭
山東基本完成“僵尸”事業單位“大掃除”
六千徒步愛好者共走“三江兩岸”
我市開展集中巡查確保文物安全
環境難題及時解雙堰社區居民樂開顏
大貨車在應急車道違停 竟因司機下車洗衣服
我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啟動
市安全監管局組織召開作風紀律警示教育會議
煙臺天氣預報:今天陰有小雨 明天氣溫明顯下降
主城六“湖”全面美容提升水質
13家中科系院所聯袂籌建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寧波:體校學生“開學”早 厲兵秣馬備省運
福州西湖左海西岸景觀提升工程順利完工開放
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
92號95號汽油同時下調6分錢
柴桑區人民醫院邀請專家上門“傳經送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