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今年中小學正式開學的第一天,不少學生都在暑假最后幾天收拾好心情,準備迎接新的學期。與很多走讀學生不一樣的是,寄宿學校一年級的學生將面臨他們學生階段的一個轉折點,開學第一天他們將要開始寄宿生活。早前,記者走訪了肇慶加美學校一年級新生宿舍,帶大家看一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住宿“初體驗”。
“老師,我可以喝牛奶嗎?”
“老師,我找不到毛巾。”
“我衣服不小心弄濕了。”
“我想回家,我想媽媽。”
“老師說不能玩了,要快點睡覺。” 這一聲聲稚嫩的言語,勾畫出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夜宿百態。
玩具是‘弟弟’,枕頭是‘媽媽’
還沒走進男生宿舍房間,記者便聽到房間內傳出來的陣陣清脆笑聲,原來是幾個小男孩在里面嬉戲打鬧。接著,其中三個小男孩頭頂著各自心愛的玩偶,假裝自己是動物,還請求記者幫忙拍合照。希望記者拍照的金金問道:“我沒有公仔怎么辦呢?”他的小伙伴回道:“沒關系的,你不是有一個大枕頭嗎,我們一起來拍照好不好?” 金金還從家里面帶來一個小小的變形汽車玩具,他告訴記者:“我媽媽告訴我,抱著這個玩具,就是抱著我弟弟;而這個枕頭呢,就是我的’媽媽’。”熄燈后,小金安靜地躺在床上,依戀地抱著小汽車,“我媽媽打電話跟我說,弟弟去我房間找我,找不到我就哭了。媽媽說我在學校好好上學,周五放學就可以回家和弟弟玩了。”
記者留意從8點多開始,小熙就躺在床上默默地哭泣,不斷在說:“我想媽媽了”。“這里好玩,但是我還是好想媽媽。”他委屈地說。今年才6歲半的小宇很活潑,玩得很開心。小宇主動告訴記者:“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偷偷哭了兩次,哭著哭著就睡著了,現在我已經適應了,不會再哭了,晚上都乖乖睡覺。”樂觀的小宇還會安慰略帶情緒的小熙,陪在他身邊幫他克服恐懼。
小伙伴的陪伴使她的住宿生活不孤單
記者在女生宿舍的走廊上看到詩詩時,她正一邊好奇地東張西望,一邊梳頭。她表示,因為要寄宿,媽媽特意幫她買了一把背后帶鏡子的梳子,愛美的詩詩把梳子當作寶貝般一直拿著。“我好想好想媽媽。”此時詩詩的語氣略帶悲傷,“但是,我晚上沒有哭哦。”她眼睛亮亮地看著記者說道。聊起她的住宿生活,詩詩開心地說:“我喜歡小朋友和我一起玩,我也喜歡老師們,因為她們好有禮貌,會和我說’謝謝’,還教會我做很多事情。”。詩詩自己梳好頭發后,就去找小伙伴玩過家家,偶爾給玩偶們梳梳頭,然后與小伙伴天真無邪地笑成一團。
她一直緊捏著寫著家人電話的紙條
熄燈后,身穿黃鴨子睡衣的小女孩,抽泣著爬進自己的被窩,手里緊緊捏著一張寫著家人聯系電話的小紙條,眼里的眼淚不停地滾落,“我要回家,我要媽媽……”她不斷地重復著這句話。值班老師發現她在哭,立刻過去安慰,“我們明天打電話給媽媽好不好?”孩子的啜泣聲還是無法停止,老師便一直幫她撫背,直到孩子冷靜下來。老師輕聲說:“口渴嗎,自己去倒杯水喝好不好?”話雖如此,老師還是默默跟在拿著杯子搖搖晃晃的小女孩身后,雖然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幫忙完成這些小事,但為了鍛煉學生的自立能力,老師還是選擇讓學生自己完成。小女孩喝水時,依然沒有放開手里的小紙條。
靦腆的她主動找老師傾訴對家的思念
在采訪一位老師的時候,一個害羞的女生抱著圣誕老人玩偶走過來,“老師,我有一點點不開心。”采訪暫時中止,老師開始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什么會不開心呢?”小女生摸著圣誕老人的胡子,“我……我想家了。”小女孩聲音越來越小。“沒關系的,很多小朋友都想家的。明天打電話告訴你爸爸媽媽,你想念他們,好不好?”老師接著跟她閑聊了幾句后,小女生逐漸沒那么低落,回房間準備睡覺。熄燈前,她還在輕輕地捏著圣誕老人玩偶的臉龐,仿佛在和它道一聲“晚安”。
住宿生活使小朋友快速成長 家長希望孩子接受鍛煉
記者看到一位家長走進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宿舍,手里還拿著給孩子送的藥。這是一年級新生梁詩彤的媽媽,家長神情輕松地說道:“小孩今天早上有點咳嗽,晚上有點不放心就給她送藥過來了,不過吃藥后已經沒什么大礙了。”據了解,梁詩彤兩歲半開始就讀于加美幼兒園,已經有三年的住宿經驗,對這里的環境已經很熟悉了。家長表示:“加美學校在管理方面做得很完善,我對學校是比較放心的。我認為住宿可以培養孩子的自覺性,現在我家小孩不僅能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還會主動幫助家人,無論在學校還是家里都十分自覺。今天早上來學校時,都是她自己收拾衣服的,這已經成為她的一種習慣。”
讓一年級的孩子寄宿,家長們在家里可能會更擔心,怎樣和家長做好溝通、減輕他們的憂慮,這就成了學校老師們一個必須注意的問題。“我們會經常拍一些孩子玩得很開心的照片發到家長群或者單獨發給家長,與家長形成一個實時溝通。哪怕有家長要求和孩子視頻都是可以的。并且宿舍有配置足夠的ic卡電話,同學們可以隨時打電話和家長溝通。”
學前培訓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住宿生活
接近關燈睡覺的時間,記者發現宿舍里哭鬧的孩子并不多,大部分孩子都是三五成群地一起玩耍,也有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當晚的內務工作,現場看到的情況與記者采訪前的想象還是有所不同的,對于記者的疑惑,小學部德育主任張贏分享道:“其實多年前,第一天夜宿時哭鬧的一年級新生確實比較多。當時是一位生活老師管理一個班,老師難以顧及到每一個孩子,導致孩子情緒傳染、哭成一片。后來經過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探討,決定開設學前培訓活動。在學前培訓階段,老師教導的是課堂規則、認字等簡單知識,以及生活常識,給孩子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通過幾天的學前培訓,孩子們一般都是以開心的狀態融入到學校生活中,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完全適應住宿生活。”據張主任介紹,今年新生的學前培訓安排在8月23-26日,同學們在培訓期間已經相互熟悉了,這有利于正式開學后,孩子們可以更快地適應,產生的情緒問題也相對減少。
由于一年級學生年紀較小,自理能力相對較弱,學校在老師配備方面也會相對加強。“剛開始一個班配3個生活老師,手把手地教孩子們生活常識,從自己洗頭發、洗毛巾、洗襪子、卷蚊帳、疊被子,包括女孩子的梳頭發,為了讓孩子輕松地適應學校生活,在培訓期間,我們會有很多活動,比如一些簡單的游園活動,孩子在參與的同時也能認識新朋友,使他們對校園生活產生興趣。”
一年級住宿生的生活老師會有早晚班之分,為了更好落實學生的安全問題,負責晚班的老師們一般會在開學初每星期開一次會,會議上會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詳細溝通。“老師們會一起強調晚上的安全、了解學生生病的情況、關注學生情緒等等問題。孩子在學校24小時都會在老師的看管之下,所以對孩子來說他并不孤單,他們隨時隨地都能找到老師。”德育副主任胡琴光老師說道。
一年級新生住宿難適應,老師來支招
“只要孩子性格不是太內向,一般3-4天就能適應。”張主任說,“我們會引導他們做游戲,會讓高年級的學生訓練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譬如今天晚上也有五年級的學生下來教他們整理蚊帳,以大帶小,他們就會適應得快一點。”
“剛入學很多學生自理能力是很差的,但是只要把他們放到集體當中,在集體的環境下與同齡人一起學習,再通過老師的鼓勵和表揚,慢慢地就學會了。我們應該更多地用鼓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比如有孩子某方面沒做好,我們就會找他做得好的方面夸他,每個孩子總有他的優點,從優點去夸他,孩子就會很自信、很樂觀。”
人們的情感是互通的。張主任談到:“我們老師會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媽媽一樣,而孩子也是能夠感受到的。我把他們抱在腿上摟一摟、親一親,哄一哄,再跟他聊聊天,我們是以老師身份、還是以成人的身份,還是以媽媽的身份,小孩子內心是知道的。像我從一年級帶到五年級的學生,我們之間的關系很親密,甚至有一些學生一來到學校就會直接喊我‘娘親,你回來了’。還有一點我們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也會鼓勵孩子之間相互安慰、相互鼓勵。”
寄宿讓孩子提前步入“小社會”
張主任有多年帶寄宿學生的經驗,她認為寄宿生活可以幫助孩子提前步入社會。“第一他的自理能力會很強。因為在家里會有依賴性,很多事情家長不需要他去做,但是來到學校都要自己做。而且在同學和同學的比較之間、模仿之間他自然而然地就會去學習把事情做好;第二,在一個小群體當中,孩子學會和別人相處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些內向的孩子不懂怎樣去交朋友,我們老師會引導他,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更陽光和開朗;第三,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會給他信心,讓他去表現他最好的一面,自信也就慢慢培養起來了。當同學之間出現矛盾,老師會及時告知他們怎樣去解決。這樣孩子從小就會學會,當別人做錯的時候,該怎么去寬容別人,怎么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尊嚴。”
新學期開始,這一群剛剛步入校園的小學生們就要正式開啟他們的小學生涯,希望這些就讀寄宿學校的孩子們盡快適應住宿生活,在校園中學到知識,在生活中找到樂趣。
記者 甘婉怡 實習生 李瑞婷 陳妙潔
廊坊市區停電信息變更公告(4月28日)
我市加快推進大別山區生態補償項目實施
第一架飛機來了 瀘州云龍機場開始正式校飛
向陽區領導參加第五屆京交會綠色經濟財富論壇會
扶溝縣召開全縣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推進會
記者夜訪新生宿舍解密一年級學生住校“初體驗”
全市加快制造業發展暨技改提升三年行動推進會強調
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做優 不斷開拓“三優”池州建設新局面
亮點!貴州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市領導調研公共場所消防安全
國內油價迎年內最大漲幅
市城市集團今年計劃實施項目83個
荊州消防戰士崔雷雷火爆抖音2天吸引20萬人次觀看
北關區人民檢察院:專題研究把脈 助推公益訴訟
寧可十次“防空”,不可一次放松
滴道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
和縣科協:舉辦“農村少兒愛科學”活動
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十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國歌詞作者故里朗誦詩歌緬懷田漢
端午節進行時 古文化街氣氛濃
大同古城內驚現一批明洪武四年城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