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持續推進電商扶貧取得重要成果。農村電商,這個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渠道,如今已在我市遍地開花,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力。
建好平臺 走出扶貧新路子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流通模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推進電商扶貧,平臺建設是基礎。
目前,我市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有2000多家,全市涌現出市區的“郵樂購”和“1248商城”、晉江的“園綠園”和“閩南便民購物網”、南安的“掌握生活”、安溪的“茶多網”和“蘇媽媽生活小鎮”、永春的“山農社”和“閩南茶木網”、德化的“憨鼠購”等10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去年這10個電商平臺銷售額達20億元。
德化還打造“德化供銷商城”網站,開發“智慧戴云”手機app軟件,對農產品進行品牌包裝推廣,線上線下銷售德化特色農產品,帶動農產品生產、銷售,促進農民脫貧致富。
加強培訓 引領扶貧新方向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去年6月,市農業局與市委組織部在南安市向陽鄉開展“互聯網+精準扶貧”培訓,同時邀請我市30個市級扶貧開發重點鄉鎮的負責人、駐村干部與8家泉州本土農產品電商平臺進行對接。去年4月,市商務局在永春舉辦“2017年泉州市農村電商扶貧工程培訓”,100多名來自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的鄉鎮、村領導干部、農村電商帶頭人、農村創業青年參加。
貧困地區也積極培育電商隊伍。安溪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每年支持200人次(每人補貼2000元)上淘寶大學,創辦電商企業還可享受到包括財稅、土地、人才、綠色通道、金融等方面的優惠和服務。目前,安溪電商從業人員達7萬多人,電商企業3000多家,2017年全縣電商交易額超35億元。南安市向陽鄉有22家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4個農業產業協會入駐向陽鄉創辦的三農“互聯網+”創客空間,抱團銷售農產品。
優化服務 打通產品對接通道
如果沒有完善的服務體系,電子商務必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為打通農產品電商對接通道,去年以來,市農業局在晉江、石獅和南安連續舉辦5場農產品電商對接會,幫助貧困地區農產品企業與電商平臺對接洽談,解決我市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上行難、農產品供需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我市本土電商平臺“郵樂購”“1248商城”“掌管生活”與100多家企業互動交流,對接合作簽訂農產品及加工品電商代運營意向書。永春縣桂洋鎮邀請大學生自主創辦的永春“田小農”農業發展公司入駐,以訂單的方式和貧困戶簽訂購銷合同,已為貧困戶銷售農產品約15萬元。
注入資金 扶持服務站點建設
全市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為農村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勁動力。
下階段,我市將重點推進18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市商務局對符合《福建省商務廳關于實施〈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設置與服務要求〉規范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的通知》文件要求的貧困村農村電商服務站(點),除省級補助外(每個鄉鎮服務站不超過10000元、每個村級服務站不超過5000元),每個站點市級給予不超過4000元的建設經費補助。
為扶持貧困戶發展電商,市商務局將對有條件、有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設網店,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設網店且持續運營3個月以上的,經縣(區、管委會)商務主管部門認定后,對其購買計算機費用給予不超過3000元的補助,對其當年度網絡資費予以補助。同時,市商務局還將鼓勵電商企業對接貧困戶,對采購建檔立卡貧困戶農特產品和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的,單家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獎勵。此外,市農業局將對線上銷售本地農產品、休閑農業網上營銷和放心農資網絡下鄉銷售達到100萬元以上的,一次性給予5萬元的獎勵。對建設生鮮配送中心(直供店、直供點)5個以上、物流配送訂單達到100萬元以上的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一次性5萬元的獎勵。
市統計局認真開展限下抽樣及問卷調查樣本回訪工作
金寨縣構建“四統一”體系打造鄉村旅游融合新業態
溫馨提示:停電通知
【世界高血壓日】晉中一院多學科專家聯合義診
劉奇在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強調
我市積極探索電商扶貧新路子
陳瑞商在調研市區城中村改造工作時強調樹立必勝信心迎難而上 全力以赴打好征遷硬仗
對號入座抓整改層層分解抓落實
讓幸福不將就 | 選擇居所,就是為家人選擇生活
鳳凰街道召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培訓會
我市精心編織農資產品安全“防護網”
一個人的水準,不看長項看短板
羅孝廉率隊赴安居區調研
高速管理公司2017年路面大中修及路面整修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我市斬獲67金 破兩項省紀錄
省督察組到迎江區督查“七五”普法暨憲法學習宣傳工作
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福州兩個鄉村文化活動上榜
我市舉辦宗教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座談會
市城管局全面啟動城市道橋大中修工程項目
西郊鄉祥和社區扎扎實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