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日光,穿過花木錯落成一地碎金;一灣流水,把水墨鄉村暈染成大片玉翡;一群飛鳥,喚醒帶露含煙的行行楊柳;一醉春風,垂下依依翠簾吹進了心里。四月的溫縣,詩意的鄉村,敞開溫暖的懷抱,慷慨地向一批又一批前來觀摩、游玩的人們揮灑著令人贊嘆的美。
“本來只打算到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看看。可到溫縣后,聽說這里很多村莊景致不錯,就又來了覺世頭村。沒想到,溫縣的村莊建設得這么美,不僅鳥語花香,生活便利,而且村民言談舉止文明,熱情好客。這里滿足了我夢里的老家感覺。”來自南陽的游客杜華一邊用手機拍攝著溫縣覺世頭村的風景,一邊說。
“在俺村,不管是扶貧、環保,還是拆遷、修路、綠化、改廁,都是黨員干部爭先帶頭,群眾主動參與。”覺世頭村黨支部書記任揚德笑著對筆者說,“在溫縣走一走看一看,就會發現和俺村一樣看著好看、住著方便的村莊可多呢!”
據悉,去年以來,溫縣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著力在“美”上做文章,以群眾所思、所想、所念、所愿為導向,以城鄉規劃、綠色整潔、辦事方便、就近就業、民風淳樸為脈絡,梳理出“布局美、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風尚美”的“五美”標準,探索了構“圖”、聚“力”、繪“景”、提“質”、鑄“魂”、興“業”、強“基”,“七步詩”實施模式,勾勒出該縣鄉村建設的美麗詩篇。
在構“圖”方面,該縣注重突出個性,因地制宜,強調以點帶面、連線成片,謀劃了以水、綠、文、農為特色的“鄉愁四韻”聯動區,依托環城水系、綠色廊道、特色文化、農事科研,將周邊村莊納入其中。
在聚“力”方面,該縣整合各類資金,集聚財力和人力,自去年起,每年列出1100萬元資金,又整合涉農單位的項目資金6000萬元,用于“美麗鄉村”建設。同時,注重協同作戰和人才進村,激發各方力量共建美好家園。
在繪“景”方面,該縣從改善人居環境開始,對鄉村進行整體立面提升,強化特色符號,各村的屋檐、菜園、路燈、墻畫等都有特色,或突出太極,或突出黨建,或突出英雄,或突出農耕,變“街巷交錯”為“街景連環”。
在提“質”方面,該縣一方面抓硬件,通天然氣、健康水、4g網;優化道路交通、線路網絡、廁所環境,實施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另一方面抓軟件,健全城鄉文化、教育、醫療、體育等公共服務保障體系。
在鑄“魂”方面,該縣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韻,著力打造一批具有溫縣氣息、焦作風情、河南味道的豫派民居。通過講好家鄉故事、打造鄉愁載體、弘揚家風民風等方式,挖掘文化內涵,保護遺址遺產,促進民風向好。
在興“業”方面,該縣充分發揮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作用,實現農村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抓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讓更多農民享受到改革的紅利。同時,著手圍繞溫縣特色資源稟賦和各村優勢,發展“農業+休閑觀光”“農業+鄉村旅游”“農業+健康養生”等新業態。
在強“基”方面,該縣堅持用“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以“智慧黨建”為總抓手,以“星級評定”管組織,以“三資”清查堵漏洞,不斷夯實基層黨建,從而帶動全縣農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
“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和落腳點。”該縣縣委書記王玲說,“溫縣‘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建出特色,在建設進展平衡、突出鮮明亮點等方面下功夫,加速推進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建設“七步詩”,勾勒景業并興“五個美”。溫縣合理規劃構“圖”、整合資源聚“力”、融合發展繪“景”、優化服務提“質”、文化自信鑄“魂”、產業帶動興“業”、黨建提升強“基”,實現了“一處美”變“一片美”,“看著美”變“住著美”,“一時美”變“長久美”,“環境美”變“發展美”,“外在美”變“內在美”,讓“美麗鄉村”伸手可觸;讓鄉村樣本顯現眼前。(通訊員 崔新娟)
志愿服務“學雷鋒”,義診活動暖民心
武陵源區民政和民族宗教局機關黨支部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
張兵:全面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大行動 以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達標再優化 持續保民安
王宏雍成瀚等看望慰問百歲老人
溫縣:“七步詩”鑄“五美”鄉村
全省農村婦女創業就業增收行動推進會議在我市召開
樂平市15家招商項目集中開工投產儀式舉行
以大抓落實之功 破“小微”發展之難 不斷夯實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殺熟”越演越烈 老客戶為何成“冤大頭”
封閉施工一個月星湖濕地丹頂鶴島暫停開放
永康: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奮力新騰飛
市工商質監局在東張村建立扶貧課堂
盱眙縣啟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
日本沖繩縣暴發麻疹 游客取消旅行計劃
臨海市局“嚴字當頭”開展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專項行動
申津渡即將驚艷全國!公安縣首個田園綜合體已送審
賽陽派出所:山東客人鬧事 民警及時救助
【泰然應急講堂】地下車庫的安全問題
福州市第二醫院護理部開展醫聯體心肺復蘇AED急救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