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充分發揮優質雜糧“黃金產區”優勢,通過“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農技與農機結合,良種與良法配套,狠抓了糧油高產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雜糧和油料作物播種面積增加,產業提質增效明顯。今年,雜糧和油料作物播種面積達到260萬畝。其中,谷黍、燕麥、蕎麥、高粱、黑豆、綠豆、馬鈴薯等小雜糧播種面積220萬畝,胡麻、黃芥等油料作物播種面積達到40萬畝。如駿寶宸農業科技公司種植的荷蘭15土豆,由于采用起壟覆膜、膜下滴灌、膜上覆土技術,畝產高達5000多斤,提前一個月上市,每畝比傳統種植多收入1000多元。
領導高度重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科學謀劃,制定合理的方案
糧油高產創建是國家在已有惠農政策的基礎上,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油等大宗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一個重大舉措。朔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抓住國家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和糧油高產創建活動的良好機遇,把高產創建作為糧油生產的重要抓手,全市各級農業部門對糧油高產創建在認識上高度統一、行動上高度一致,齊心協力,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技農機結合,擴大雜糧面積、提升雜糧品質、發展雜糧加工、互聯網+銷售產品,共同努力為糧食高產創建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今年,全市把指導春耕備耕、抗旱保春播及糧油高產創建活動作為工作的重心,深入基層幫助農民群眾解決高產創建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整合項目資金對各個環節進行補貼,對雜糧種植進行農業支持保護補貼79元/畝,對購置農機具按照目錄進行相應的補貼,對雜糧種植大戶發放農業貸款,解決了農民的資金短缺問題,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朔州市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認真制定高產創建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成立高產創建工作領導組和技術指導組,層層簽訂責任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以整建制鄉鎮為單位,在農田基礎條件較好、產業基礎較高、農技推廣網絡健全、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鄉村,按照十畝引進試驗、百畝核心攻關、千畝展示示范、萬畝高產創建模式,在高產創建示范區內,全部實行了“五配套、五落實、六統一”。“五配套”,即:“良田、良制、良種、良法、良機”配套,良種覆蓋率、傳統栽培技術規范率、土肥水等新技術普及率、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顯著提高;“五落實”,即:地塊落實、籽種落實、肥料落實、機械落實、責任落實;“六統一”,即:統一田間規劃、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收獲。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生產技能,注重科技推動,產生示范帶動作用
朔州市定期開展對創建活動進行督促指導和技術服務,每個萬畝示范片確定5-10名農技人員蹲點進行技術指導。
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分區域、分季節、分層次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確保技術進村入戶到田,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科學種田水平;緊緊圍繞示范推廣的品種及配套技術,結合開展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進行現場觀摩和培訓;與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科研單位、農業龍頭企業結合,整村整鄉整建制推進糧油高產創建活動,為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
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努力把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近年來,朔州市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強化培訓,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大力推進高科技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圍繞種植業十項主推新品種和新技術,聘請省農科院品資所、高寒所、高粱所、玉米所等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包村包戶進行技術指導,組織農技人員深入鄉村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技培訓,加快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今年,全市按照“十畝引進試驗、百畝核心攻關、千畝展示示范、萬畝高產創建”的模式,通過示范推廣優良品種、測土配方合理施肥、集成推廣高產技術,科學防治病蟲草害等措施,在玉米、雜糧、油料上鋪開糧油高產創建示范片200多處,農作物良種使用率達到99%以上。其中,在雜糧、油料作物上開展高產創建的示范項目有:在山陰縣實施了旱作滲水地膜穴播谷子項目,推廣種植谷子達4.5萬畝;在右玉縣、平魯區和山陰縣采用良種良法集成配套技術,實施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示范種植優質燕麥1.8萬畝、胡麻2.5萬畝。探索在山區推廣小雜糧、油料地膜覆蓋,全市糧食作物地膜覆蓋面積增加到140多萬畝,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作物面積達120多萬畝,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糧食綜合產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創新機制,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注重宣傳檔案整理,創建良好的社會氛圍
朔州市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采取轉包、轉讓、租賃等形式,促進土地流轉主體多元化,推進土地分散種植向集約化、規模化經營轉變,積極培育新型種糧大戶。同時,從土地流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種糧補貼、科技培訓、農業保險、地膜覆蓋補貼等方面加大對種糧大戶的扶持力度,讓種糧大戶在糧食高產創建中大顯身手,使糧食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得到快速發展。通過高產創建活動,積極引導種糧大戶進行品種結構調整,應用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提高機械化耕種水平,糧食生產實現了高產優質高效,形成了規模和品牌,提高了產量和收入。截至目前,全市發展百畝以上種糧大戶1000多戶、千畝以上種糧大戶70多戶,土地資源的利用率、產出率、經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
該市加強高產創建典型的示范與宣傳,引導各級政府、部門、農技人員、農民、企業和媒體等共同關注糧油高產創建。在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組織現場觀摩培訓,以擴大影響力和輻射面,加速關鍵技術的推廣普及,發揮高產創建的樣板作用。各級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宣傳高產創建政策措施、先進經驗、典型事例和實施成效,讓全社會接受和認可,營造創建活動良好的社會氛圍。
朔州市及時準確地做好檔案整理歸檔工作。從項目實施開始,他們就對項目進展情況、宣傳培訓情況、示范區落實情況、工作會議情況等信息收集及數據記錄,及時采取分類整理、統一歸檔,做到真實地反映全市糧油高產創建工作的扎實性與實效性。
雜糧生產加工已成為朔州市特色農業中的主導產業,成為全省重要的小雜糧生產基地之一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雁門關外,居內外長城之間。全市轄兩區四縣,共73個鄉鎮、1624個行政村。總面積1.0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71.49萬人。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光照時間2680—2936小時,無霜期l03—147天,年平均氣溫3.9℃—7.9℃,年降水量391—440mm,雨熱同期,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適宜小雜糧和油料作物的生產,是牛羊等草食畜優勢產區,悠久的種養歷史和產業基礎,促使雜糧產業和畜牧業成為朔州市的兩大特色農業。
朔州市系全國整市推進的全國草牧業試驗試點市和北方農交錯帶結構調整先行區。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思路,不斷調優種植業結構,常年雜糧播種面積達到150萬畝,其中燕麥、豆類占全省播種面積的四分之一左右,產量25萬噸。小雜糧種植主要包括豆類、燕麥、蕎麥、糜黍、谷子等30多種,成為全省重要的小雜糧生產基地之一。右玉縣5000畝示范片平均畝產166.1公斤、萬畝高產創建平均畝產148.3公斤。與全縣燕麥平均畝產124公斤相比,分別增產42.1公斤和44.3公斤。預計,全市農民雜糧總收入達到8.8億元。
雜糧生產加工已成為朔州市特色農業中的主導產業。全市有雜糧加工企業40多家,年加工能力達28萬噸,通過糧油高產創建,糧油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得到雙提升。如,鑫邦燕麥公司引進了瑞典設備,目前是國內生產燕麥工藝最先進、規模最大的生產線,年可生產六大系列、30多個品種、1萬多噸燕麥片;六味齋落戶右玉的生產基地,主要生產以雜糧速凍食品和休閑食品為主的系列產品,年生產規模達6萬噸,另外公司生產的豆面面茶、各種雜糧絲面、小米、綠豆等真空包裝原糧食品成為市場上的暢銷產品;全市年可生產油料4萬噸,油料作物幾乎全部進行加工轉化增值。以胡麻為原料的油料加工企業有山西中大科技有限公司、朔州市晉北糧油加工有限公司、朔州市綠源糧油有限公司等15家,年可加工胡麻籽8萬噸,山西中大科技公司投資6000多萬元,建成了年產5000噸的α-亞麻酸均衡營養油加工項目,年可加工轉化胡麻籽2萬噸。綠源糧油公司投資4000萬元建設的萬噸亞麻油生產項目,生產的胡麻油采用了“六脫”先進加工工藝,同時公司承擔市政府1000噸戰略儲備任務。龍頭企業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04.38億元,500萬元以上企業完成銷售收入39.5億元。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1.74億元。尤為突出的是,山陰縣百匯農珍的小米遠銷韓國、日本;懷仁縣龍首山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現擁有以小雜糧精加工為主的生產線11條,年產精加工小米2萬噸、精加工蕎麥1.4萬噸、精加工燕麥1萬噸、精加工豆類0.8萬噸及其他小雜糧精加工產品,2016年銷售收入達到了3.8億元。目前,公司現有種植基地1.5萬余畝,年加工能力5000多噸。在育種、種植、加工方面處于全國絕對領先水平,是國際藜麥組織成員之一。“三品一標”認證數量不斷增多。全市“三品一標”總數達到了74個。全市農產品企業共取得山西著名商標38件、中國馳名商標1件,其中,雜糧生產加工企業持有12件,山西中大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今年又向國家質檢總局推薦了16家企業,進行申報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特別是“平魯紅山蕎麥”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成為朔州市小雜糧生產的一張閃亮的名片。
四平弘宇愛心團隊開展助殘獻愛心活動
凌晨4點 明月湖中漂個人
醉駕被查 竟后悔未看微信提醒
東莞市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
屯溪躍進路口新裝好的園藝花欄桿遭不良商店業主拆除損壞
讓小雜糧走向大世界
留足通風空置期,舟山第五小學學生將到浙大舟山校區借讀
我市扎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國投·服飾創意產業園二期 年底交付
阜陽市首屆扶貧創業大賽初賽告捷
【鎮起風云】安化縣東坪鎮:茶香裊裊飄四方
副市長、市公安局長唐文發督查岳陽樓區政法重點工作
牧民和羊群被困 邊防官兵緊急救援
谷嚇村:改“舊”建“新”促發展惠民生
“山東社科論壇·鄉村振興研討會”在諸城舉行
東興區太安鄉:多舉措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新余二中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全力沖刺中考
氣溫升降頻繁流感來襲醫院門診量激增(圖)
市衛計局召開全市出生人口清理核查 網上辦證辦事及創建省級精細化服務鎮辦工作會議
2017年巴中市新入駐園區企業實現產值近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