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兩人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楊小班鼓吹樂棚”與“蒙古族四胡音樂”填補了我市在此領域的空白
(大慶晚報記者 陳曉華)近日,文化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大慶楊成偉、包杰兩人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進行公示,我市非遺項目“楊小班鼓吹樂棚”代表性傳承人楊成偉、“蒙古族四胡音樂”代表性傳承人包杰入選,正式成為了“國字號”傳承人,填補了我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領域的空白。
“楊小班鼓吹樂棚”在肇州縣家喻戶曉
據了解,“鼓吹樂棚”距今有幾百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原生態民間器樂存在形式之一。
“楊小班鼓吹樂棚”的創始人名叫楊殿甲。1904年,他在吉林省扶余縣組建了“楊小班鼓吹樂棚”,后搬遷到肇州縣。隨著一代代的傳承,“楊小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
楊成偉是“楊小班鼓吹樂棚”第三代傳承人。
在家族的影響和熏陶下,他7歲從藝,14歲學習工尺譜,精通“楊小班鼓吹樂棚”所有樂器,尤其擅長嗩吶、笙、卡,目前是“楊小班鼓吹樂棚”中唯一會讀工尺譜的傳人。我市專門成立了“楊小班鼓吹樂棚音樂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制定了《楊小班鼓吹樂棚保護實施方案》。另外,“楊小班鼓吹樂棚”也是我市第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楊小班鼓吹樂棚”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同年,楊成偉也被列入黑龍江省第一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13年3月,“楊小班鼓吹樂棚”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向幸福出發》節目。2017年,鼓樂班又登上了央視四套國際頻道《城市1對1》節目,向全國乃至全球觀眾展示了這項傳統音樂的魅力。
江灣鄉滋養了“蒙古族四胡音樂”
包杰是我市“蒙古族四胡音樂”代表性傳承人,他的家鄉位于杜爾伯特縣江灣鄉。包杰出生于蒙古族四胡世家,自幼學習四胡音樂,演奏曲目主要是烏力格爾和蒙古族民歌,傳統演奏技藝與現代技巧相融合,形成了包杰獨特的風格。
“包杰文化大院”、“蒙古族四胡音樂”技藝班等,都在傳承、傳播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蒙古族四胡音樂”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包杰被列入我省第一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包杰的家鄉也因在傳承“蒙古族四胡音樂”工作中業績突出,被省文化廳列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新城區開展垃圾分類科普宣傳活動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補充濟南市加快物流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岳陽“慶祝改革開放40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走上斷橋慶七一
華北東北今日雨勢猛烈 四川今夜起再迎降雨
大慶楊成偉、包杰兩人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撫順幼教集團開展“學雷鋒,愛家鄉”為主題的學雷鋒月系列活動
我市55所學校試點教育大數據應用
男子醉酒在賓館內將一名女子打傷被抓
市林業局組織集中收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實況
當好環保“排頭兵”
胡春華又兼新職務!這已經是他第3次接棒汪洋
市國地稅聯合舉行“雙隨機一公開”宣講
源城區“三措施”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工作
高齡球友大聚會 健身又開心
順德開展區黨代表提案二次聚焦活動
湯原縣領導檢查扶貧助農產品展銷情況
魚臺縣人社局開展義務植樹 ?建設美好家園
中高考在即 市食藥監局提示考生切忌暴飲暴食
沈強赴毛集實驗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