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恐怕我這輩子都難以再見到哥哥了……”近日,在湖北宜昌火車站,宜昌人袁德華緊緊地抱住失散12年的哥哥袁德紅,連連向舟山市救助管理站黨支部副書記陳華林道謝。
流浪漢袁德紅是新城千島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在勾山發現的,當時他語言表達不清且沒有攜帶任何身份證件。轄區派出所民警及街道工作人員,將其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
經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耐心交流詢問,流浪漢寫下了自己名字“袁德洪”,并用含糊的口音說“來自河北”,但其他更詳細的個人信息情況,他再也說不清楚。工作人員將其照片和名字上傳至公安部門,借助電腦人臉識別系統等方式查找其戶籍所在地。
經查找,發現一位名叫袁德紅的人與這位流浪漢的照片十分相似。袁德紅曾在2013年在浙江臨安市暫住,當時登記信息為1968年出生,但戶籍不是河北而是湖北省宜昌市聯棚村。袁德紅與這位自稱“袁德洪”的流浪漢是不是同一個人?通過宜昌市救助管理站,市救助管理站聯系上了袁德紅的弟弟袁德華。“哥哥已經失散12年,一直沒有音訊。我記得他小拇指有殘疾。 ”在電話中,袁德華激動地說。陳華林通過微信向袁德華發送了“袁德洪”手部的照片,小拇指的確有殘疾,基本可以確定流浪漢就是袁德紅。
隨后,根據其家庭經濟困難情況和家人請求,陳華林陪同袁德紅乘汽車、坐火車輾轉幾千里,將其送至宜昌火車站,讓他與前來迎接的弟弟相聚。
記者了解到,市救助管理站已建起了一套“互聯網+”尋親服務的標準工作程序:在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入住救助管理站當天無法明確身份信息的,通過電腦人臉識別系統查找其戶籍所在地;如果部分信息符合的,通過手機微信向其家人上傳照片或視頻進行精細化核對;仍查不到信息的,在入住第三天發送到有關新聞媒體發布尋親公告,對該救助對象的外貌特征及穿著打扮進行拍照上傳;入住第七天仍不能獲得有用信息的,將通過dna檢測和全國人口信息網查詢。
市救助管理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些聾啞、智力殘疾的救助對象,常說不出自己的姓名和戶籍所在地,通過“互聯網+”尋親服務,將助力他們回到家鄉和家人身邊。
2018年省青少年武術套路錦標賽在襄舉行 以武會友共襄盛會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安鎖調研全市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情況
我市部署衛生計生宣傳工作
人社局:省人社廳農保中心領導來常督查城鄉居保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重點工作
最新氣象:12日晚-13日常州將受臺風"摩羯"影響
市救助站啟用“互聯網+”尋親服務 失聯12年的流浪漢找到了家
淄博火車站南廣場片區建設征地拆遷動員大會召開
好消息!神農架景區門票9月起降價降幅最高達25% 這些人可享半價優惠
“一帶一路”城市黨報聯盟成立 《連云港日報》為發起單位之一
市局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月”交通安全宣傳活動
《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評價暫行辦法》解讀
今年春運2月1日啟動 德州市投放1400余輛線路班車保運力
【1元洗車】光大信用卡最新福利來啦!數量有限!手慢無!
市政府黨組2017年度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座談會召開陳晏主持并講話
徐家匯街道:親子力量撬動社區垃圾分類
這群大學生來到希望小學給孩子們上了不一樣的"暑期補習班"
我市舉辦“匯聚灣區 筑夢中山”招商推介會對接深圳高科技資源
西安躋身“中國最好玩城市”第6名
林州市啟動“雙隨機、一公開”執法監管工作
關于《關于城北戶口遷移》來信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