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忠夫妻倆為客人理發。記者 陳理杰 攝
洪秋平通過紙筆與客人交流。記者 陳理杰 攝
(海西晨報記者 張薇)“這對夫妻理發手藝好,收費便宜,服務態度也好,我們都愿意到這里來理發。”家住湖里區塘邊社的陳先生說。
昨天8時30分,記者走進位于塘邊社25號的一家理發店。這間小店不到20平方米,收拾得井井有條。當記者用紙筆寫明來意后,店老板洪秋平也拿來了紙筆,和記者“聊”了起來。洪秋平告訴記者,她和丈夫陳保忠都是聾啞人,經營這間小店十幾年了,她讀到小學一年級,會寫簡單的字,陳保忠從小沒上過學,會認字但不會寫。
店里靜悄悄溝通靠比劃
洪秋平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倆是泉州南安人,因兒時生病導致聾啞。陳保忠自幼跟著父親來廈生活,14歲便拜師學藝,雖然聽不見聲音也說不出話,但他不氣餒,努力學好理發手藝。終于在2002年,他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這間理發店,一開就是16年。2008年,經人介紹,兩人相識并走到了一起,他們共同經營這間小店。
聽不到、說不出,夫妻倆如何和顧客溝通呢?記者用一只手抓住頭發,另一只手做出剪刀手勢,請洪秋平幫忙理發。洪秋平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示意記者想剪多長,記者在紙張上寫下:“就按原來樣子修短些即可。”洪秋平微笑著,拿起剪刀開始為記者理發。
和別的理發店吵吵鬧鬧不同,這是一間“無聲理發店”,沒有音樂,也沒有推銷辦卡之類的服務。洪秋平很謹慎,每剪幾刀就會停下,認真地觀察記者的頭型,再繼續修剪。當記者表示可以了,她便放下剪刀,幫記者梳頭。接著,夫妻倆笑了笑,豎起大拇指表示完成。
在店門口的玻璃門上寫著“修剪”“洗剪吹”“短碎發”“染發”等字樣。不少老顧客一進來就用手指一下,老板就明白需要提供哪種服務。雖然無聲,但溝通很順暢。
服務很用心回頭客不少
記者注意到,只要有客人進門,陳保忠便會迎上去,伸出手示意客人坐下,接著比劃剪頭發的手勢,如果需要復雜一些的溝通,陳保忠會把紙筆遞給顧客,再給洪秋平看。
家住附近的李先生介紹,5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到這間理發店理發,發現夫妻倆雖然都是聾啞人,但手藝挺好。“既然都需要理發,為何不照顧下他們的生意呢?”李先生說,看到夫妻倆創業不容易,他還和家人朋友推銷起了這家店。如今,李先生一家大大小小7口人都是店里的常客。“理發店老板對人很客氣,每次來都會請我坐,理完發還會送客。”他稱贊道。
隔壁茶葉店的老板李建陽也常來這里理發。李建陽告訴記者,他2003年到塘邊社開店,當時就和陳保忠成了鄰居,10年多過去了,兩家人相處十分融洽。他回憶,有一次陳保忠急匆匆地跑過來向他借錘子用,但歸還的人卻是別人,后來他才知道,原來陳保忠是幫別人借錘子。在李建陽的眼里,陳保忠夫妻倆心地善良,待人真誠,服務用心,所以有不少回頭客。
據了解,到陳保忠夫妻倆的店里理發價格在15元至25元,實惠平價。洪秋平告訴記者,夫妻倆勤勤懇懇地工作,每個月能掙12000元左右。
帶技藝回鄉為老人義剪
在理發店內,一塊由南安市眉山鄉觀音村頒發的“熱心老人事業”的牌匾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2016年10月7日,他們兩人特地從廈門趕回來,給近60位老人理發。”陳保忠的父親陳世土告訴記者,家鄉觀音村沒有理發店,老人們要理發只能搭公交或摩的到距離很遠的鎮上,十分麻煩。那年重陽節,陳保忠夫婦帶著手藝回到家鄉,為村里的老人免費理發。
談及那次義剪活動,洪秋平用文字告訴記者,觀音村空巢老人多,很多老人行動不便,很長時間都沒理過頭發。他們夫妻倆想用自己的手藝孝敬老人,也希望號召更多的人關愛村里的老人。她表示,如果日后有機會,還愿意回鄉幫老人理發。
除了理發手藝佳,洪秋平還繡得一手好十字繡,店里就掛著她的作品,從中可以看出夫妻倆對生活的熱愛。他們的臉上總是帶著陽光的微笑,堅強樂觀的態度時刻感染著身邊的人,贏得了眾多居民的好評。
教武術講國畫 重慶幼兒師專志愿者免費培訓湖北鄉村兒童
今起報關報檢業務一張報單一次搞定
我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進”“微宣講”團走進市民中心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督察組來尤督察
交行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
一對聾啞夫妻的“無聲理發店” 用巧手“剪”出樂觀人生
西安北車站預計發送 旅客900萬人 提醒:優惠票種及改簽過車票須換取紙質車票
西安南郊一商場搞促銷活動 員工被要求必須先買
黃山市出臺全省首個河長制政府規章
渦陽:“簽約醫生”進農家
來榕才兩年 儼然“福州通”
孩子是立體的 好老師也不是偶然的
我市普通干線公路迎來大規模維修總投資5604萬元
[彭州市]徹查安全隱患確保校車及接送學生車輛安全
黃陂木蘭騎射雕像消失1年,區文化局:計劃將在軍運會前完工
高新區召開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現場會,要求從講政治的高度重視迎審工作 堅決打贏迎審攻堅戰
今天外語考試14:45后禁止入場 考生們注意!
讓文明創建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
“峰芳”:每一處日常皆是活色生香
西九龍站口岸開通首日出入境逾7.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