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明德與女兒一起照料小羊。
搭乘短途客運、穿過鐵索橋、徒步登上陡坡,宋興枝好不容易從縣醫院返回家中。
三天前,因胃病發作,她帶著1000元住院就醫,得知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后,醫院收費處將錢退到了她手中。
“只是說出院時按脫貧政策結算就行,不需預交費。”宋興枝說,“黨的政策真是好。”
享受到好政策的還有他們的母親晏茂芬,父親宋加和。去年11月,兩位老人先后因傷病住院。報賬前費用近40000元,醫療扶貧政策卸下了這個家的大部分負擔,以其母親為例,28000多元醫療費,最后只需要自付1700余元。
苦中帶甜
不向挫折低頭
熊明德夫婦的家,建在高坡開出的平地上,從這里看國道351線,車輛如火柴盒般大小。
進屋時,兩位老人正在堂屋炭火堆前烤火,面色紅潤、精神尚好。這讓不顧醫生勸阻,執意回家的宋興枝松了口氣。
此時的熊明德,也剛從山上羊圈回來,凍得通紅的臉上透著喜氣。算上當日剛出生的1頭小羊,元旦至今,家中羊的數量增加了8頭。
但夫妻兩人摘掉窮帽,最初靠的并不是養羊。
過去,每年有8個月在外務工的熊明德,總能帶回20000至30000元工錢。但因意外患上甲亢,體力大不如前,他只得在2017年初回家。留守家中的宋興枝則在照顧老人的同時,靠種地、養雞和管理客戶預定的年豬,補貼家用、增加收入。
想著此后不能再“賣勞力”,熊明德在咨詢駐村工作組后,自主選擇養羊增收,并在2017年春節前即搭好了占地120平方米的羊圈。
誰也沒想到,2017年3月、4月,熊明德一口氣就買回了180頭良種山羊,所用140000元,全部靠鄰里親朋支持。“那時沒想太多,只是覺得農村人能吃苦,多少都能養。”說起這些,熊明德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對這些,這年5月在茍山村履新上任的第一書記王朝,全記在了心里,并在稍后為熊明德爭取到50000元的金融扶貧貼息貸款。
也許應了萬事開頭難那句話,此后不久,熊明德的養羊增收計劃就遭受重大挫折。
至當年10月的5個月時間里,熊明德家先后損失40余頭。“癥狀多為拉肚子,有些甚至幾分鐘就沒了,所有人都無能為力。”那段時間,每次看著丈夫背著背簍,為無害化處理忙碌,宋興枝總會心疼得掉眼淚。
為盡可能幫助挽回損失,駐村工作組給他們購買了養殖保險,約定只要山羊體重達到25公斤,一旦病死就能獲得500元賠付。以此作為保障,熊明德夫婦總計挽回了16000余元損失。
屋漏偏逢連夜雨。其間8月,熊明德幫村民清理被山洪淤泥沖毀的雞圈,因返家后未及時消毒,導致家中150多只雞死去80余只。
后來,羊群漸漸恢復。熊明德夫婦在今年初售出10頭羊,獲利7000余元;雞群里再次有了小雞,兩頭總配不上種的母豬,也換成了5頭本地小黑豬。
筑夢幸福
腳踏實地奔康
下午4時,天色轉陰、山風漸猛,熊明德再次出門,準備到羊圈觀察羊群返回情況。
羊圈在更高的山坡上,不足1米寬的土路,加上路側落差10米以上的斷層,非常難走,需將身體向前略微傾斜才能攀登。
好在耳旁不時隨風傳來山羊的叫聲,提示著目的地就在前面,但舉目四望,卻只聞其聲,不見其羊。
行至近前坡下,一頭步履蹣跚的小羊擋住了眾人去路,肚子上還殘留著尚未脫落的臍帶。這頭小羊因母羊出現難產征兆,熊明德客串了一次“接生婆”,好在一切平安。
稍后站在坡頂,即可見搭在斜坡上的羊圈。為降低成本,圈舍主體全部采用熊明德自家林地的原木,由其和幾位同組村民協力搭建。由于是互幫互助,除管了幾頓飯和幾包煙錢外,熊明德在圈舍上再無其他支出。
留守圈舍的山羊有十余頭,有一半是挺著大肚子的母羊。這些羊并不怕生,兩頭公羊甚至現場上演了“斗羊”表演,而幾頭剛出生半個多月的小羊也是嬉戲自如。
片刻后,圈舍面向陡坡的那一面,漸漸出現更多山羊的身影,或三五成群,或十多頭同行,一路吃著草。看到這些,熊明德長長松了口氣,走到了圈舍下。
拿起簸箕、竹耙,不時彎腰清理羊糞,熊明德的動作很熟練。自從去年那場導致數十頭山羊損失的病害后,他對保持圈舍衛生環境就越發上心了,只要不下大雨,都會保證完成日常清理。
環境消毒到位同樣重要。為防患于未然,茍山村駐村農技員又特意在數日前送來兩箱消毒藥,以保證熊明德每隔2至3天就能進行一次整體消毒。
圈舍旁還放著6圈厚厚的塑料薄膜。深冬季節,山里的夜間溫度最低可到零下2至3攝氏度。“都是給羊群保暖用的。”在熊明德眼里,如今已有200余頭山羊的羊群,寄托著全家人增收、致富的希望,不能再有絲毫大意。
為實現這個愿望,熊明德有自己的計劃。不再急功近利,控制好羊群規模;即便困難再大也不放棄,相信堅持就能勝利。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孫振宇
白發居民學英語 就為介紹咱家鄉除指路、介紹自己之外,主要學習紅腸、大列巴、太陽島這些哈爾濱特色的說法
路南區永紅橋街道境內廢品收購站全部清零
殷都區:探秘青銅鑄造之美聆聽保鼎傳奇故事
昨晚,一場屬于男人的戰爭在資陽打響
市安委辦曝光三個典型案例
坎坷挫折擊不垮 腳踏實地謀發展——寶興縣穆坪鎮茍山村熊明德、宋興枝夫婦發展養殖業的故事
沙頭街全力推進丹山河黑臭水體治理
充分發揮模范作用 努力打造質量政協
贛榆區簡化企業注冊再添新舉措
新城區滿族小學“民族團結一家親”特色課程周啟動儀式
廣東省衛計委調研組到浛洸醫院開展實地考察
雁江區300名新聘教師打好入門“第一仗”
南明區召開教育系統區交叉巡察集中反饋會
市人大常委會督導市城區“緩堵保暢”工作
中國人壽池州分公司召開201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暨新產品上市發布會
2018年雙創活動周 和平分會啟動儀式舉行
池州市2017年高校畢業生基層特定崗位人員補錄筆試成績公示
廣東省2018年普通高考報名常見問答
市財政局召開黨組會議部署加快預算執行工作
廣發銀行電子票據“e秒貼”提升融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