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作為全國首批巨災保險試點城市之一,于2014年11月建立了公共巨災保險制度。在三年試點工作結束后,2018年起我市將進入公共巨災保險正式實施階段。
從市民政局了解到,市政府首年出資3800萬元向保險機構購買了總保額6億元的自然災害險,2016年和2017年每年保費增加到5700萬元,總保額增加到7億元,其中,6億元為自然災害險,1億元為公共安全險。三年的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受災群眾普遍受益,社會各界充分肯定。公共巨災保險制度成為我市運用現代金融保險手段提高應對重大災害風險能力的一個成功創新舉措,被國內一些專家學者譽為公共巨災保險的“寧波樣本”。
三年前,我市在全國率先建立財產和人身傷亡相結合的公共巨災保險制度。試點期間,若因臺風、龍卷風、雷擊、暴雨自然災害及其引發的次生災害造成居民住宅進水20厘米以上或房屋損毀的,居民可向保險機構獲得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救助賠款;造成人員傷亡的,可向保險機構獲得1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撫恤賠款;因見義勇為傷亡的,再增加不超過10萬元的撫恤賠款。2016年起增設公共安全保險項目,在我市發生火災、爆炸、群眾性擁擠踩踏、恐怖襲擊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后,在無法找到事件責任人或責任人無力賠償情況下,保險機構給予受害者最高10萬元的人身傷亡撫恤理賠;對需要安置的受害者,給予每人每天90元,最多90天的安置費用補償。
公共巨災保險實施三年來,先后經歷了“燦鴻”“杜鵑”“莫蘭蒂”等多次臺風災害,累計向16.8萬戶(次)居民家庭支付救助賠款9521萬元,對受災群眾既是救助,也是安撫,起到了很好的風險“緩沖墊”和社會“穩定器”作用。2017年,市民政局委托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對公共巨災保險試點工作進行了績效評估,結果顯示,有83.7%的受災群眾對公共巨災保險實施效果感到滿意。
深圳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單元計劃審批 時限擬統一為20個工作日
我市全面啟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
我市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啟動
市統計局召開國家營商環境評價調查工作培訓會
七一劍小關愛幼兒健康,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2018年起我市將進入公共巨災保險正式實施階段
咸寧市茶葉生產拉開序幕預計20日前后新茶上市
香坊區44個產業項目為振興發展增動力
嘉興全國首推企業年報服務電子名片
合肥11月底前完成共享單車監管平臺建設
順德容桂將加快對接大良,全面提升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
龍華區教科院附小獲評國象特色學校
張國偉在牧野區調研時強調:完善城市功能 做大主導產業 加快動能轉換 以優良作風和責任擔當推動高質量發展
湘潭市召開2017年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
汽車維修技能競賽
抗日山烈士陵園祭奠英烈
植根百姓生活唱響黨的聲音全市首家新時代紅色傳習所掛牌
貴州省氣象臺預測:全省大部地區今起氣溫回升
上海楊浦消防多形式開展夏季火災防控宣傳
濟寧市兩項非遺項目亮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