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線訊 金秋十月,桂香稻黃。走進南潯區雙林鎮儒林村,嶄新的農房與金黃的稻田相互遙望,一派富饒景象。和一般稻田不同的是,這里的稻田四邊都有三米左右寬的水溝,這圈水溝并不單是灌溉用的,它可藏著別的“名堂”。
“生態養殖溝”便是它的全名,溝里養殖著近年來廣受食客追捧的小龍蝦。正是它讓這片農田的經營主方小泉在前幾個月嘗到了豐收的滋味。
“這每畝可以產蝦260斤左右,按今年的價格,每畝有2000多元的利潤,這還不包括這水稻的收成呢!”方小泉的開心溢于言表。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方小泉在湖北朋友那兒看到了養殖小龍蝦的商機,于是和朋友在當年12月合股成立了湖州宇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膽大的他一下子承包下了村里800多畝的流轉土地,從湖北引進小龍蝦種苗和技術,開始進行稻蝦綜合種養。
今年2月,公司按照農業部門規定的不超過水田面積10%的標準進行了生態養殖溝的開挖和排灌水系建設,3月開始放養龍蝦種苗。“我們在水溝和田面種植了伊樂藻水草,不僅可以凈化水質,還能給龍蝦提供食料。”方小泉介紹說,水溝里還放養了少量鰱魚用于清理水質,田面雜草、昆蟲及溝中水草都是小龍蝦餌料,這樣可以減少飼料的投喂,而龍蝦排泄物又可以肥田,減少了單季晚稻化肥施用量,并且他們稻田不施化學農藥。就這樣,一畝“稻蝦共生”田形成了一個小生態循環,既無污染又增加了產值。
從5月開始,方小泉的小龍蝦陸續上市供應,市場的反應令他懸著的心放下了。據方小泉說,5月到8月這四個月,每天的平均產量可以有2000斤,銷價在25元/斤左右,主要銷往杭州、湖州等周邊地區,產品供不應求。
創新的稻蝦綜合種養新模式,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種養新業態。方小泉跟記者粗粗算了筆賬,原來一畝田種一季稻算它生產普通稻米1000斤,每畝利潤在400元左右,現在一畝田可以生產260斤小龍蝦和500斤優質稻米,每畝利潤可達3000元左右,增效可見一斑。
方小泉的“豐收”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不少本村及周邊的農戶紛紛來向方小泉“取經”,周邊已有400畝田也發展起了稻蝦綜合種養。 據雙林鎮農業服務中心統計,目前全鎮有意向發展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到2354畝。
最近,方小泉得到消息,他的“稻蝦共生”田入選了浙江省新型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創建名單。談起未來,他充滿了信心,“我現在的目標就是用三年時間,把稻蝦綜合種養面積發展到5000畝,打造浙北最大的稻蝦綜合種養示范樣板區,促進農業增效,幫助農民增收。”方小泉說。
“對話環境 教育無聲”——武陵區第四片區幼兒園開展環境創設評比活動
專家:加強高收入人群稅收征管關系收入分配公平
沃爾瑪今年新開30-40家門店 福田山姆穩居全球銷售冠軍
市委巡察人才庫廣選“千里馬”
肥城徐廟村:留住最美鄉愁記憶
雙林儒林村:“稻蝦共養”帶來“一田雙收”
棗莊市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工作調研組來滕
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第三督查組蒞瀘督查
6月前開工年底基本完工 溫瑞大道二期鹿城段快馬加鞭
濟青煙煙花爆竹銷量5年降7成 濟南繞城外3公里也禁賣
硅谷科技團隊到棲霞尋合作
學校開齊開足國家學科課程 完成相應教育教學任務
宋宏偉在市委十一屆二十七次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強調 以全國“兩會”精神為引領扎實做好全市各項重點工作
防城區嚴厲打擊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十堰市港航管理局運輸科科長唐世超接受監察調查
省運會文化標志背后的寧德創意
新昌縣司法局做好“三字”文章打造最佳營商法律環境
“關愛環衛工人 健康送給黃玫瑰”活動舉行 100個愛心小藥箱為環衛工送去健康
開發區堅持教育先行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大鵬新區大鵬交通局開展隧道安全應急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