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場館成了不少市民的好去處。然而,記者近日走訪發現,有的市民在進入這些室內公共場館后,存在不少與文明城市格格不入的不文明現象。
糖果、餅干帶入場館
9月16日上午,在市科技館內,記者發現市民將水、食物裝包帶入現象頗多。在科技館三樓,一位女士從包中掏出糖果、小餅干給身旁的孩子吃,小孩子吃得津津有味,食品垃圾袋掉在了地上也沒有及時拾起。
記者又在三樓溜達了一圈,發現此類現象層出不窮,不少市民從隨身攜帶的包內拿出各種食品來吃,旁若無人。
市科技館工作人員無奈地告訴記者,館內規定禁止帶入水和食物,以免損壞館內設備。“其實,入口處已經設置了明顯的藍底白字告示牌,而且我們館內也有飲水供應,但仍時常發現市民會將水、食物帶入。”
當天下午,記者又來到市博物館,同樣也發現有市民“偷偷”將水、食物等帶入館中并現場拆食的現象。
“一到周末和假期,這種現象比較多,有些市民進館過安檢時不聽勸阻,將水、食物裝包帶入并在館內食用,很不文明。”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董月芳告訴記者,市民如果需要喝水,在博物館一樓“便民飲水處”即可飲用。
“熊孩子”上了展品桌
在市博物館內,記者看到所有展品前都放著“請勿觸摸”的牌子。但在三樓的“大地情懷——臺州民俗”陳列廳內,仍然有幾個小朋友對著展品東摸摸、西摸摸,并在比較誰摸的多,而身旁的兩位家長只顧自己聊天,未做任何制止。
在二樓陳列廳入口處有好幾塊石頭展品,有個小朋友爬了上去,站在石頭上“耀武揚威”,身旁的家長看到不僅沒制止,反而只是在一旁笑笑。
同樣的情況在市科技館也隨處可見。市科技館內的展品旁邊寫有“操作說明”和“展示原理”,但不少市民參觀時,基本上都是直接上手上腳,很少有人在使用之前仔細地閱讀。
尤其是一些“熊孩子”,由于年紀尚小,面對新奇事物都要親手操作,對待這些展品上去就是亂操作一通,家長在一旁也只是覺得好玩。
在科學與實驗展廳的煙炮展品前,一位年輕的父親將幾歲大的兒子抱到展品桌上,孩子半彎著膝蓋,雙手拍打著煙炮裝置,甚是開心(如圖)。直至工作人員上前制止,這位父親才將孩子抱下。
對于這樣的不文明行為,一些市民表示很反感。“有些人把公共場館當成游樂園,太不像話了。”剛剛目睹了不文明一幕的王先生說,“參觀場館要遵守場館相關制度,孩子小不懂事,家長就需要當好他們的老師,做好榜樣。”
個別市民很“隨意”
在市科技館“地球與海洋”展廳內,記者看到一位女市民蹺著二郎腿坐在展品上玩手機,而她的腳邊處,明顯地印著六個醒目的提示語——“請勿倚靠坐臥”。
在市博物館內,每個展廳外面都設有長椅,上面寫著“請勿躺臥”。但放眼望去,卻有好幾個市民正躺在長椅上玩手機,很不雅觀。“市民有此類不文明現象,我們一般都及時規勸,善意提醒他們。”董月芳表示,除了躺臥外,也有不少市民會使用閃光燈拍照,這也是不允許的。她希望市民文明參觀,遵守博物館相關制度。
除了市科技館、博物館外,市圖書館也存在著不少“隨意”的行為。“有些市民還書不按編碼、破壞圖書芯片,趴在桌子上睡覺、玩手機,影響其他讀者閱讀。”市圖書館項目經理彭桂英表示,相對成人閱讀區,親子閱讀區比較讓人頭疼。“孩子難管,追逐打鬧,有些家長還會躺在沙發上打瞌睡。”
市審計局召開黨建工作考核部署會
寶安區商事主體“審批、服務、監管一體化”核查專項培訓正式開班
龍潭區殘聯走訪慰問貧困殘疾人家庭
國際引智在線平臺揭牌
應縣強力推進“清河行動”百日攻堅戰
公共場館中存在諸多不文明現象
港南區政協為企業解決用水難題
去年完成核準6199名建檔立卡學生信息更新和錄入 海口教育扶貧不漏一戶一生
尚市鎮中心小學舉行疏散演練
化州江湖鎮連界文化廣場落成
800萬元"雙創"扶持資金落戶萊城工業區
重慶高速迎來首波高峰 最長緩堵10公里
水利局:節水護水 人人有責
連城鎮強化單位聯動合力開展防違控違巡查工作
我市大力推動基層黨組織提三力、爭三強
城廂區:加強文化遺產保護
靖西市出臺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
扶貧結對送溫暖軍民幫扶顯真情
【民宗】固鎮縣扎實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創建工作
我市“紅盾春雷行動2018”效果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