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將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一、進一步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重要意義
集團化辦學主要指以名校為核心,通過輸出學校品牌、管理模式、課程資源和互派教師等措施帶動相對薄弱學校、鄉村學校、新建學校共同發展的一種辦學模式。當前一段時期,進一步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是我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加快推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
(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反映到教育領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給、特別是優質教育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破解教育領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當前發展教育事業的首要任務。集團化辦學是現階段破解“上好學校難”“擇校熱”問題成效最大的一條重要路徑,也是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普及化的一條成功之路。
(二)深入推進教育體制機制改革。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強調要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要鼓勵多種形式辦園,有效推進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要著力提升鄉村教育質量,多措并舉化解擇校難題;要加強教師資源的統籌安排,實現縣域優質資源共享;探索集團化辦學,采取委托管理、強校帶弱校、學校聯盟、九年一貫制等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使用,向薄弱環節、關鍵領域傾斜。我市《實施意見》力爭在這些方面進行實踐探索。
(三)全面加快教育優質均衡步伐。2016年至2017年,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先后對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提出要求,市政府對發展學前教育出臺兩期五年行動計劃及綜合改革若干意見,對我市進一步優化教育布局規劃、加大教育投入、加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品質、促進優質均衡等方面進行了整體部署。當前,教育從“硬件促均衡”向“軟件促均衡”提升的進程中,急需優質資源突破“圍墻”,與相對薄弱學校充分對接。實踐證明,集團化辦學有助于在特定發展階段快速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放大優質教育資源,滿足群眾需求;有助于集團內新建學校快速成長,節約辦學成本,提高辦學效率;有助于拓寬學校教育視野,促進學校優勢互補,擴大教師和干部成長空間,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
二、我市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成效與問題
2007年起,我市進行教育集團化辦學探索。2011年,召開全市教育集團化建設工作研討會,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集團辦學”的意見》,制定《常州市教育集團考核評價指標(實行)》。各地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既有區域內合作,也有跨區域合作,更有跨行業合作,并在經費投入、師資配備、教學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其中,天寧區、鐘樓區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全覆蓋。通過十一年實踐,集團化辦學對推進全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發揮了較大作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2010年,我市成為首批創建江蘇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范區;2017年,我市成為教育部課程教材中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示范實驗區”。與此同時,通過廣泛的調研與分析,我市教育集團化辦學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辦學領域需更加拓展。截至目前,全市基礎教育階段共有教育集團53個,涵蓋學校145所,覆蓋率21.04%,有待向學前教育、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拓展延伸。
(二)辦學方式需更加開放。突出表現為區域間合作還不廣泛,借力發展意識還不強,科研單位或知名高校介入情況還較少。
(三)辦學機制需更加創新。集團化辦學師資保障力度還不大,影響學校良性運作。各轄市區保障水平不一,共建經費還不充足。一體化教育集團辦學自主權和內部管理權不明晰,文化融合和特色打造環境不佳。對集團化辦學各層面人員績效考核辦法不夠完善,影響積極性發揮。
(四)辦學品質需更加提升。在共建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均衡配置優質師資、促進學校高品質發展方面有較大提升空間。
三、我市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目標
我市結合實際,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四大重點任務,制定了十八條具體意見,力爭到2020年,全市基礎教育集團化覆蓋率達50%左右,市級以上優質學校占比學前教育達85%以上、義務教育達90%以上、高中教育達100%,基礎教育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實現“讓更多人接受更好教育”的目標,為建設教育強市,種好“常州幸福樹”提供有力支撐。
四、我市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發力點
(一)不斷拓寬辦學領域,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一是加快學前教育集團化進程,凡新建公辦園、薄弱園、鄉村園納入集團化管理,原則上1所優質園一般帶3-5所幼兒園共同發展。二是加大鄉村教育集團化覆蓋。鄉村學校納入集團化管理,努力實現每一所鄉村學校都有城區學校對口幫扶和結對共建。三是加強薄弱學校集團化力度。將城中老小區配套、城郊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較多的發展有困難的薄弱學校納入教育集團化管理,力爭在三年內都辦成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二)不斷創新辦學方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探索多種集團辦學模式,廣泛推動區域之間合作,支持社會資源參與辦學。
(三)不斷優化辦學機制,為優質教育資源生長和發展助力。一是創新教師編制配備。統籌考慮,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探索采用員額制、聘用制、購買服務等形式增加教師總量。實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統籌區域內教師編制使用。在教師編制、領導職數核定和崗位設置時,由同級機構編制、人社、教育部門根據集團辦學規模和形式,研究確定適當增加核心校教師編制、崗位和領導職數的方案。二是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市級安排集團化辦學專項經費,各地相應設立專項經費。三是優化集團治理結構。賦予教育集團更多的辦學自主權和內部管理權,構建更加開放、更加科學的現代學校制度。四是完善績效激勵機制。根據集團辦學的形式、質量以及成員校數量等因素,適當增核集團核心校績效工資總量,擔任核心校校長和外派成員校校級領導的單獨增核一定數量的績效工資,具體辦法由同級教育、財政、人社部門等研究確定。
(四)不斷提升辦學品質,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學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共建共享優質課程資源,探索集團招聘的新教師在核心校接受為期1-2年的“首站式培育”的做法,推進學校品質提升,力爭三年內集團成員校都建設成優質學校。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這是黨的要求、百姓的訴求、教育的追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集團化辦學戰略,將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領導小組,納入政府民生工程和政府部門考核內容。全市教育集團化辦學工作的有效推進,需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需要各級各類學校的積極實施,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共同營造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常州教育向著更好質量、更高水平、更具活力的方向發展!
文件鏈接:http://www.changzhou.gov.cn/gi_news/115300028070591
“好心茂名”紅絲帶愛心助考活動啟動 吳剛強倪謙出席啟動儀式
“城管杯”職工美術大賽優秀作品展開幕
考生能穿漢服參加高考嗎?洛陽市招辦這樣說......
樂安電商經濟打造致富“利器”
美國為組建“太空軍”找理由:存在“潛在威脅”
《關于進一步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市領導調研高新區企業 為企業排憂解難
鞍山鋼鐵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
永定區環保局開展 扶貧專干培訓
新田部署2018年脫貧攻堅一季度考核評估工作
濱州市技師學院2018年春季新生軍訓異彩紛呈
舞動青春夢想 展現自信風采——記安徽省第十五屆青少年體育舞蹈錦標賽
龍口英雄女兒田惠敏長眠朝鮮 67年后親人會聚祭祀
鐵西區鄉村遠程智慧醫療網絡建設全部竣工
廣鐵端午假期加開列車67對
績溪投資5億元建設特色生態水域
長堤歷史風貌區歷史建筑保護管理暫行規定保留實施 有效期延長3年
新站高新區組建高教基地黨建聯盟,設立“黌門講堂”
2018.10.25東營市城鎮居民生活消費品一周價格監測報表
臨城交警上門服務 助困難群眾辦理駕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