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一早,盂縣梁家寨鄉建檔立卡貧困村貓鋪村的村民謝變蓮,起身前往村里的農副產品加工廠“上班”。去年以來,只要家里沒事,謝變蓮都會到村里的加工廠研磨花椒、密封包裝。廠里按天發放工資,如果全勤她每月能拿到近1000元。
和在外打工的丈夫相比,謝變蓮的工資不算多。但她說,加工廠工作不累,還能和工友們嘮家常。最重要的是,彈性工作制度讓她可以安心回家照顧老小。因此,村里不少在加工廠打工的村民,習慣將廠子稱為“扶貧車間”。
貓鋪村是怎么建起“扶貧車間”的?謝變蓮指了指正在車間打幫的村黨支部書記史保成,“多虧了老史”。原來,山清水秀、森林茂密的貓鋪村因為沒有學校,適齡青少年無法就近入學。青壯年帶著孩子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年人留守。勞動力缺乏成為貓鋪村的主要致貧原因。如何把年輕人吸引回村,大伙兒一起脫貧致富?史保成以“扶貧車間”為依托,在2015年鋪開了他帶領貓鋪村脫貧的“作戰圖”。
農副產品加工廠作底色。貓鋪村盛產花椒、核桃、小雜糧,然而因為缺少宣傳,一直深藏山中。2015年,貓鋪村按照“企業+基地+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以村集體企業盂縣得心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建立起種植、采摘、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
目前,農副產品加工廠已經建設完成并投產。公司還注冊了商標,生產包裝的核桃、花椒等農副產品,通過電商網絡銷售到了全國各地。史保成說:“今年上半年,農副產品銷售額有200多萬元。”
掙了錢怎么分?貓鋪村早有計劃。在公司成立初,貓鋪村就定下了村集體占51%、貧困戶占18%、個人占22.5%、流轉土地的農戶占8.5%的分配機制。此外,貧困戶除了獲得18%股份外,還參與村集體51%股份的利益分配。在用工方面,農副產品加工廠優先使用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廠子里總共有24名員工,其中一半是貧困戶,男的一個月1500塊,女的能掙將近1000塊。”史保成說,只靠加工廠這一個項目,貓鋪村在2016年就實現了整村脫貧。去年,全村18戶貧困戶通過在廠里打工、參與分紅、土地流轉等,獲得近12萬元收益,確保不返貧。
采摘園區添重彩。“俺們打工的‘扶貧車間’,可不只是加工廠咧。”謝變蓮說。順著她指的方向,加工廠外還有一百多畝綠油油的田地。謝變蓮說,那個果蔬采摘基地也算是“扶貧車間”的一部分,貧困戶也能在基地打工。
目前,果蔬采摘基地已經開辟了160畝,種著蘋果、玉露香梨等。此外,還有50畝辣椒、130畝中藥材、170畝核桃。獲得的收益,村里也會按照一定比例分給村集體、貧困村民、非貧困村民。
文化旅游來點睛。“今年村里又新種了一些水果,明后年,基地就能供游人采摘休閑了。”史保成說,與旅游項目配套建設的是“晉農之窗”博覽園。園區占地4600平方米,已經在去年夏天對外開放。對貓鋪人而言,“晉農之窗”博覽園的運營,可以把自家的農產品擺上展臺,不出遠門就能售賣,實現增收;對游客而言,可以在大汖古村、大汖溫泉等地游玩后,到博覽園選購特色農產品帶給親朋好友,表達心意。
中午11點半,謝變蓮和工友們放下手中的營生,起身回家做午飯。大家商量著你家吃啥、我家吃啥,留下一路笑聲。村民笑得開懷,史保成也樂在心頭。談到未來的發展,他說:“在幫扶單位市司法局的幫助下,今年村里計劃繼續改善基礎設施,加強農村電網改造、飲水安全、通村公路的建設,還要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大伙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東舊寨鎮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工作
水泥槽罐車 撞進平陽三間民房
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直排污染源截污納管工作近日完成
交通肇事逃逸 兩小時后被抓獲
10年治理 陽宗海水質穩定保持Ⅲ類
“扶貧車間”進鄉村 貓鋪村開啟幸福脫貧模式
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重要科學中心
丹江口市丁家營鎮:小車間助力大扶貧 家門口連著致富路
“國樂中的詩書畫”系列音樂會開啟 音符帶領觀眾行走崇山峻嶺
南昌縣向塘鎮聚力水環境綜合治理
以釘釘子精神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鍛造雅安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自治區督導組赴沙爾沁工業區就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情況進行督導
長沙市婦聯全面推行直接聯系婦女群眾“一呼百應”微信工作法
北京將深化中小學學區制改革 鼓勵教師跨校任職任教
市基投集團“四同步”啟動“百日攻堅”行動
行唐縣召開紀委十二屆三次全會
貴陽市第三屆“筑城公益匯”活動綜述
中央統戰部加快推進原中央蘇區廣昌教育脫貧攻堅工作
國際在線:承德御道口村入選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公示名單
88路公交線走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