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一80后小伙子在鄉村大地上寫出致富神話,售價650元1公斤的泥鰍上了央視,年銷售額達7千萬,被評為“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本期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系列報道,重點關注80后“泥鰍哥”卞國民的回鄉創業故事。
永州新聞網訊(記者 楊永玲) “泥鰍哥”卞國民是一個很接地氣的80后小伙子。零陵區郵亭圩鎮小木口村人,身高178cm,五官清秀干凈。2004年湖南理工大學畢業后,先后在成都、商丘、深圳開始過一段流浪打工的生活,2012年回到故鄉創業,開始進行泥鰍人工養殖。
2月11日,記者在零陵區小木口村看到了卞國民建立在深山中的泥鰍養殖基地。進村道路的兩邊,都是用來養殖泥鰍的稻田。“小時候很喜歡抓泥鰍,那個時候泥鰍就已經很貴了。我就想,以后養泥鰍的話,肯定有前途。”這就是卞國民選擇養泥鰍創業的初衷。
在“泥鰍哥”卞國民眼里,泥鰍的營養價值高,是“水中人參”。創業初期,卞國民拿著借來到5000元錢,買了一批野生泥鰍,放在稻田養殖。由于缺乏經驗,第一批泥鰍全部死在了稻田中。
不甘心的卞國民進行了多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2007年,卞國民在妻子李霞的鼓勵下,重拾養殖泥鰍的夢想。這一次,他調整了思路:既然野生泥鰍不好養,就自己孵化。硬著頭皮從同學那里借來了2000元錢,卞國民又一頭扎進了村后的大山。
“為了省錢,山上這些魚池都是我一塊磚一塊磚砌上去的。”卞國民一邊在山上養雞維持生計,一邊開始了艱辛的泥鰍繁殖之路。
由于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水溫、環境、用料都會對泥鰍的繁殖產生重大影響。從人工孵化到半人工孵化,經過前后6年艱辛摸索,卞國民的泥鰍繁殖技術才逐漸成熟,事業也有了起色。
有了技術,有了泥鰍,卞國民在2011年的4月份挖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通過賣泥鰍幼苗給村民,獲得了7萬元的“巨款”。由于泥鰍的收獲季節長,從4月到11月期間都可以買賣。初嘗甜頭之后,卞國民開拓了“稻+鰍”和“鰍+蓮”生態種養模式,并且在山上放養自己選育出來的本地土烏雞出售。
然而,2013年他又遇到了一個重大挑戰:臺灣泥鰍開始進入大陸。一時間,市場上泥鰍供應量迅猛增長,價格猛跌。
此時,卞國民只好再次調整方向。他借了200多萬元,建起了一條泥鰍加工生產線,生產的“泥鰍復合片”在市場上廣受好評。
隨著泥鰍養殖加工規模越做越大,卞國民敏銳地發現,從泥鰍粘液里提取一種精華液,具有美容的功能。1公斤泥鰍提取的粘液,可制作240克左右的精華液,做成高檔面膜等化妝品。1公斤泥鰍的價值,一下提高到了650元。
卞國民將粘液制作成的美容面膜放在網上銷售,受到消費者青睞。網上商城賣面膜帶來的流量,還帶動了周邊產品的銷售。如今,商城年銷售額達7000多萬元,卞國民也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泥鰍哥”。
說起這段創業故事,卞國民說因為自己有幸遇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在我快要揭不開鍋的時候,政府部門對我進行了大力支持,給了我一個良好的社會創業環境,才能讓我在家鄉、在父母身邊干出了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
全市“一次辦好”督查工作專題會議召開
全力確保安靜舒適的備考環境
治五水,共參與!迎接衢城創文明,鄰禮友好一家親
肖葉到茂南區開展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專題調研
河北日報:2018年度“金藍領”培訓項目啟動
80后“泥鰍哥”回鄉創業 年銷售額七千萬
周口作家朱廣輝手抄經書10多卷總長度達2000米
成功橫渡瓊州海峽荊州“泳士”肖丹昨晚載譽歸來
開平區因勢利導拆除“散亂污”企業
中國電信違規營銷業務:校園內擺攤售手機卡
花溪區9家企業榮獲2017年度貴陽市誠信建設“五個一百”創建活動“誠信企業”先進典型稱號
楊玉經調研我市農業農村和扶貧工作
荊州召開市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
西安區赴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開展對口合作交流活動
1-5月巴中市教育扶貧專項資金已到位5.76億元
市城管執法局舉行青年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演講比賽
方圓精密機械再次認捐善款500萬元
國慶長假七天陽新火車站發送旅客6萬余人次
合江縣2018年扶貧專班第一期開班了
杭州一男子半裸沖進醫院,痛到不停發抖!帶狀皰疹春季高發,千萬不能拖!連金馬影后馬思純都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