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癡情付翰墨 ——記我市書法家殷國珍
衡水市書法家殷國珍:一片癡情付翰墨
動,則叱咤商場,摸爬滾打;靜,則寄情翰墨,勤學苦練。現年48歲的冀州區書法家殷國珍研習書法30載,悠然于黑白世界間自得其樂。殷國珍認為,優秀傳統文化日漸回歸,這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體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殷國珍18歲開始研習書法,33歲受名師指點技藝突飛猛進,40歲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歸結原因,殷國珍自認為是“興趣”二字。“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打上學時起我就對練字有濃厚的興趣,但那時候沒有毛筆,寫的都是鋼筆字。”殷國珍深深沉醉在一撇一捺、方方正正的漢字文化中。一本《說文解字》常常讓他讀得如癡如醉,廢寢忘食。
走出校門后,殷國珍長期從事個體經營,但商場上的摸爬滾打并沒有消磨掉他對漢字的癡迷與愛好。尤其是結緣毛筆書法后,他更是深深沉醉在翰墨芬芳之中,揮毫潑墨,每天堅持練習3小時。
多年來,殷國珍把對書法藝術美的追求作為自己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鍥而不舍,樂在其中,逐步形成了雄深蒼渾、樸厚奇崛的藝術風格。 藝無止境“精熟”研習
“精熟”是殷國珍始終堅持的學習方法。他臨摹一種風格的字帖常常要練上上千遍,而且,對寫字人的社會背景、人生經歷等必做深入研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領悟筆法的味道和精髓。”
“匠工”是殷國珍的筆名,顧名思義,研習書法需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殷國珍認為,藝無止境,但變化風格卻很難,只有讓自己沉心靜氣,潛心鉆研,像匠工一樣精雕細琢一筆一劃,才能習得要領,融會貫通。 以人格滋養推動文化自信
殷國珍對于書法的研習不僅僅停留在自娛自樂上,他從內心自然生發出一種承擔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多年來,他活躍在基層和書法創作的第一線,創作了大量謳歌新時代、歌頌建設新成就的書法力作,并與幾位書法愛好者一道,開展“冀州書協與各界聯誼”、“書法進社區”、“書畫名家送春聯”等活動20余次,期間精心創作的一幅幅飽含深情的書法作品,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了書法藝術的魅力,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
一座位于冀州區殷家莊的“青廬別院”是殷國珍弘揚傳統文化的陣地。喜歡書法、熱愛傳統文化的人都可以來到這里,切磋交流書法技藝,感受濃郁文化氣息。
殷國珍說,書法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近年來,得益于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傳統文化回歸的腳步越來越近,學習書法的人越來越多。“我認為,優秀傳統文化回歸就是文化自信。”殷國珍意味深長地說,文化自信離不開人格滋養,希望盡己所能,用傳統文化的養分滋養越來越多的人,為實現文化自信貢獻微薄之力。
衡水晚報記者 金莉莉/文 袁彥斌/圖
縣紀委聯合多部門開展大走訪、大接訪活動
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現場會召開
聶愛國出席
東豐縣委書記鄭一明檢查高考備考工作
遭遇住建領域黑惡行為可舉報
江華首條湖南省國省干線一級公路即將通車
衡水市書法家殷國珍:一片癡情付翰墨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組宣部黨支部開展“黨員活動日”活動
【競爭性磋商】惠民縣孫武街道北門街等五片區(西關片區)棚戶區改造工程造價咨詢服務采購項目(第二次)磋商公告
張火青主持召開增城區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如何進一步深化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湘橋區提出——強化管理責任 堅持依法治校
我市厲兵秣馬備戰省運會
清明祭掃高峰本周日到來
成都成立電子信息工會 免費培訓萬名工人
我市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服務
老人走失幸遇好心人 愛心接力助其與家人團聚
全市干部教育培訓實踐基地表彰會舉行
95名新任職縣級領導干部接受集體廉政談話
九江市柴桑區第三中學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7周年暨“七一”系列活動
回到家鄉感覺像下錯了車
蚌埠供電公司臨時停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