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干部耐心給群眾解釋政策。
文/圖 記者邱潔
編者按:
近年來,我市黨建工作碩果累累,在重點工程項目、脫貧攻堅等重大任務中,涌現出一批奮戰在一線的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先進典型。值此建黨97周年來臨之際,為激勵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推動形成榜樣引領、見賢思齊、干事創業、砥礪奮進的時代風尚,即日起,本報特推出《黨旗飄飄·先鋒行動》欄目,敬請關注。
德陽經開區旌東街道樂安社區于2015年成立黨委,近年來,樂安社區通過強化社區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資源整合作用、政治導向作用,建立了以社區“大黨委”為核心、以協會黨組織為樞紐,以“兩新”黨組織為基礎,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平臺、群團組織共參與的一核多元共治的社區黨建與服務體系,實現了組織工作共建,黨員人才共育,企業發展共謀,小區治理共管,困難群眾共幫,黨建資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運用“金鑰匙”推動居民自治
上個世紀90年代末,轉非居民小區陸續修建進入樂安社區,社區管理難、自治難、服務難“三難”問題凸顯,樓上“扔炸彈”、生活等靠要、小區耍霸王成為居民常態;每天排班站隊在社區門口高喉嚨、大嗓子、大呼小叫要低保、要工作、報藥費……各種“五花八門”的訴求搞得社區工作人員暈頭轉向。當時社區只有5名工作人員,承接多項工作,社區黨委一班人時常為小區那些事摳腦殼,該如何主導小區自治?社區黨委在實踐中找到以黨組織為引領的“金鑰匙”推動居民自治,力求“三個實現”。
強化組織建設,實現“全覆蓋”。樂安社區將原設社區黨支部撤并為樂安社區大黨委,支部建在小區(院落),成立9個院落黨支部,其中轉非安置小區黨支部4個,形成了“縱橫到邊、覆蓋全面、活動開放、功能互補”的區域化黨組織建設格局。
發揮引領作用,實現“三同步”。通過業委會同步成立、自治制度同步建立、黨員全員參與意識同步樹立,小區自治管理得到了有效推進。每位黨員對小區和樓棟出現的各種矛盾主動協調,主動關心小區建設,真正做到“黨員身份亮出來,服務群眾干起來,關鍵時刻站出來”,使黨員成為誠信公正、愛崗敬業、大公無私的先鋒模范。
自治成效凸顯,實現“大和諧”。在社區黨委的領導、小區支部的引導、黨員的帶頭示范、群眾的廣泛參與下,小區自治取得了卓越成效。自2014年以來,通過積極宣傳正面引導,妥善化解矛盾,深入排查不穩定因素等舉措,小區矛盾糾紛、轄區治安案件發案率、社區低保戶數量等方面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依法充分保障了居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群眾認可了,小區管理難、自治難、服務難等問題也就解決了,鄰里關系進一步改善,文明守法、和諧共享的小區氛圍更加濃厚。
突出核心作用推動多元共治
針對城市進程加快,小區業主矛盾糾紛多、大事小事找政府、老舊小區無人管等問題,樂安社區以改善民生為重點,以建設幸福樂安為目標,提出了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核心、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一核三治”工作理念,形成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群團組織共同參與、多元共治的管理服務體系。
社區先后成立了全省首個業主委員會協會和物業公司協會,將轄區業委會、物業管理公司全部納入協會,同步成立協會黨支部,充分發揮協會“樞紐型”社會組織作用,定期組織法律法規宣傳,積極組織各個小區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促進小區之間交流互動。
業主委員會協會的成立,進一步加強了業委會組織成立、有效運行、作用發揮、自治引導,在城市老舊小區方面,社區業主委員會協會積極指導“三無”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實現了所轄生活小區業主委員會自治管理全覆蓋。為進一步推進小區精細化管理,社區與四川建院聯合建立了物業管理培訓基地,實現物業管理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為地方立法提供了寶貴的基層實踐經驗。
樂安社區還將德陽最大災后重建小區東汽馨苑作為試點,通過協會指導業委會“理財創收”,將原小區住房維修基金納入銀行定期儲蓄管理,4000多戶業主的1600萬余元小區維修基金,每年利息增值就有近50萬元。老百姓都贊嘆:“別人的住房維修基金越用越少,我們的反而越用越多。”
截至目前,業委會協會采取分類指導、悉心化解、逐個擊破的工作方法,加大小區矛盾糾紛調處力度,成功調處了華庭陽光車位合同糾紛、文泰朗域物業業委會糾紛、西沁苑鄰里糾紛、海普制蓋“異味”糾紛等150多起矛盾,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創新黨建格局推動陣地建設
針對轄區人員多,企業多,服務需求量大的實際,社區黨委將現有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合理統籌,打破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舊格局,按照長短結合、軟硬并行的工作思路,以成德同城化為超高定位,以推動經開區千億產業新城建設發展目標為立足點,緊密結合樂安社區地域特點和實際,充分建立在服務對象的迫切需求之上,創新成立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以建設黨員群眾溫馨之家、物業管理實訓基地、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外籍人士交流平臺、創新創業人才高地、留學海歸人員港灣為根本理念的高端型、智慧型綜合服務平臺,全面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
抓好硬件建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了黨群、就業、衛計、民政等“一站式”服務平臺。以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企業為宗旨,建立了業委會協會之家、物業協會之家、外籍人士德陽家園、社區樂蒿“雙創”基地、社區科普協會、社工之家、社區原創文藝工作室(攝影、書畫協會)、養怡之家為老服務等社會組織,同步成立社會組織黨組織,協同參與社區治理,促進多元共治。
抓好軟件建設。社區建立一套完整的運行機制,包括黨群綜合服務、居民綜合服務、社會組織服務三大平臺。黨群綜合服務平臺,即由社區大黨委將社區各類組織整合到社區黨委周圍,參與共駐共建,引導各種社會力量提供專業化社區服務,使社區各方都成為社區服務和公益事業的參與者和獲益者,形成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各類組織協同參與的新格局。居民綜合服務平臺,即在社區原有綜合服務站的基礎上,將原來社區衙門式的行政辦公向民生服務轉型,進一步優化和改善社區辦公環境,提升、擴展公共服務空間和區域,撤并社區公共服務站,撤銷獨立辦公室,明確功能分區,提倡“一室多用”,減少社區行政辦公用房,騰挪更多空間引進專業社會組織,為群眾提供更豐富、更專業的便民服務。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即大力發展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對在社區開展為民服務、公益慈善、矛盾調解、文體娛樂和企業服務等活動的社區社會組織,符合登記條件的,依法直接登記;達不到登記條件的,實行備案制管理。
多年來,在社區黨委的努力下,樂安社區居民生活在一個和諧安全舒適的大家庭里,生活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2018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開幕 蔡奇陳吉寧檢查會展工作
綠化
秦淮河邊公園變身小區后花園
10日起北京交管嚴打假牌套牌違法行為
新余六中舉行第六屆國學成果展示活動
“大黨委”引領老舊社區變樣
渾源縣筑牢筑實安全生產屏障
《尋找下一個獨角獸》之一“準獨角獸”的成都夢想:站在世界虛擬現實前沿
和縣:戴瑞主持召開縣級林長第一次會議暨縣級總河長第三次會議(圖)
“風險無情,太平有愛” 太平人壽理賠服務贏得贊譽
睢縣農業局多措并舉助力“三秋”生產
涇縣:資助”+“育人”探出新路徑
韓朝5日在平壤合辦“10·4宣言”紀念活動
央視《鄉約》欄目5月來巴錄制
安福推動農業產業化 每年安排1000萬獎補基金
中山200多學生論文查重賬號被盜
首屆企業最美茶水間評選大賽舉行
納溪區舉行安全生產監管知識大培訓
市紀委通報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
海峽兩岸(漳州)大學生詩書畫聯誼活動在詔安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