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有條件的舊樓加裝電梯,是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內容。從2010年中山首例舊樓加裝電梯提出申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8年,舊樓加裝電梯的周期從最初的3年縮短到如今的3個月。隨著今年進一步簡化審批事項,中山舊樓加裝電梯的周期有望進一步縮短,“老樓電梯夢”有望加速實現。
已有40宗舊樓加裝電梯通過審批
春節過后不久,中山市東區花苑社區水仙閣小區3棟603房的住戶林清垣,敲開樓道里另外8家住戶的門,把一片藍色的圓形ic芯片交到鄰居手里。從2017年10月開始召集第一次單元會議,到2018年春節前,這個總共7層的舊樓,順利加裝電梯、并正式通過質監部門驗收。
業主林清垣今年已82歲,他和老伴在水仙閣3棟已經住了十多年,“老伴今年78歲,腿腳患疾十多年,原來每次下樓都要扶著墻慢慢走,現在安裝電梯后非常方便。”林清垣老人有一個筆記本,詳細記錄每次開會、電梯施工情況,“真是一天天地盼,終于在今年成功安裝電梯,非常開心。”
實際上,從2010年8月開始,中山市石岐區洪家基正街12號的居民首先采取行動,正式向中山市規劃局提出申請給舊樓加裝電梯,到2012年初申請獲得批復,直到2013年2月,中山首例舊樓加裝電梯工程通過市質監局驗收,并于當月交付使用,前后歷時3年多。
水仙閣此次順利加裝電梯,得益于2015年10月市府辦正式印發《中山市既有住宅加建電梯管理辦法》,審批時限大大壓縮。
經過前幾年的摸索和嘗試,2017年中山市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步子明顯邁得更快。中山市規劃局統計,截至上月,已辦理并通過審批的舊樓加裝電梯共40宗,正在辦理審批手續的10宗,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近10宗。
近日,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中山檢測院為中山市第11例舊樓加裝電梯——東明花園出具了驗收報告,這是該院開辟“舊樓加裝電梯綠色通道”后,首次以“當日檢、次日取”的快速方式出具檢驗報告,加速了高層舊樓居民實現“老樓電梯夢”,解決居民盡快使用電梯的急切訴求。
審批事項從20項簡化為4項
今年舊樓加裝電梯或猛增
但是相較于中山廣大的老舊小區來說,目前舊樓加裝電梯的數量還是不多。業主意見難統一、加裝電梯費用高、報建流程相對煩瑣等問題,仍然是這個項目推廣發展的掣肘。
今年1月26日,中山市政府又組織召開了舊樓加裝電梯工作研究會議。中山市政協提出建議:將舊樓加裝電梯納入政府民生工程;拓寬宣傳渠道,發揮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或業委會等基層組織的協助協調作用;借鑒其他城市做法制定有關扶持政策,落實財政補貼;引入商業平臺運作模式,采用市場模式助力舊樓加裝電梯;提供“一站式”報建服務;打造統一的物聯網電梯監管新平臺。
經過研究,會議形成了工作意見:明確工作職責,由市城鄉規劃局作為中山市舊樓加裝電梯工作的牽頭單位。加強需求調查,由各鎮區對轄區內舊樓加裝電梯需求進行摸底調查,匯總到市城鄉規劃局建立管理臺賬。完善配套政策,借鑒北京、上海、深圳、惠州等城市做法,研究探索中山市舊樓加裝電梯的財政補貼機制。另外,要進一步調動業主改造積極性,簡化報批流程,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報建服務。市住建局目前正在簡化辦理老小區加裝電梯的施工許可,力爭從20項簡化為4項。一旦上述工作落實,中山今年舊樓加裝電梯的項目,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實現井噴式發展。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張翔宇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于濤
重慶人自己的權威醫療眾籌平臺上線 以低保、建檔立卡和特困人員為主
建行泰安分行組織開展參觀監獄現場警示教育活動
強冷空氣來襲今日直降13℃南昌明起開啟"雨水循環模式"
向朱自清先生治學精神和人格魅力致敬
電動車橫在路中央
中山:舊樓加裝電梯3個月可搞掂
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
鐘愛國學 簡陽大學生藏書4000余冊
加快打通交通瓶頸 強力推進漢孝一體化
深圳:領導干部操辦婚嫁喜慶需提前10日網絡申報
“時代·生活”主題速寫作品展終評啟動
打造“清廉臺州?陽光交通”|市交通運輸局紀委監察室主任俞志罕調研沿海高速公路黨風廉政建設情況
不讓一個鄉親在脫貧路上掉隊
2018年煙臺市直事業單位招聘筆試合格線公布 查成績
錫山普惠金融下基層 助力小微實體經濟發展
10月16日至17日 長春沈鐵盛華庭小區停供燃氣
思明區行務實之舉 將垃圾分類桶送進居民家
聊城:迎新春文化惠民京劇專場將開鑼四天八場讓你過足戲癮
2018年汕頭市學校軍事教師培訓班順利舉辦
浦口區堅持“四零”目標提升治安打防管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