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南區緊緊圍繞“打造文化強區,建設幸福豐南”的目標,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做實文化惠民,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和群眾幸福感。
推進服務設施網格化。這區累計完成投資3.2億元,建成覆蓋區、鎮、村三級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網絡體系。以“兩館一院一中心”為陣地,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其中圖書館創新集藏、借、閱、查、展為一體的新型服務模式,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最美基層圖書館。大劇院先后舉辦了20余場國家級演出和300余場文化活動,吸引群眾近百萬。群眾文化活動中心,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成為城區公共文化設施特色亮點。另一方面,全區15個鄉鎮全部建成高標準綜合文化站,各行政村實現農民健身工程、農家書屋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村級服務點工程和文化廣場全覆蓋。并建成集文化演出、道德講堂、科技培訓等功能一體的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59個,成為廣大農村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主陣地。
推進文化隊伍多樣化。這區吸納各類人才,充實專業文藝團體,延伸發展民樂團、評劇團。扶持各村居組建文體隊伍,主要包括廣場舞、威風鑼鼓、民樂、評劇等,表演形式多樣。其中,胥各莊街道老同志合唱團創編的《豐南漁民號子》榮獲全國漁歌大賽金獎。此外,這區建立和完善了文化志愿者注冊工作,文化館志愿者在廣場舞、戲曲、民樂等方面開展培訓,成為農村文藝骨干;圖書館志愿者開展兒童故事會、閱讀推廣講座等活動近80場次。截至目前,這區共有各類群眾文體協會31個,文化志愿者780人,社會體育指導員803人,各類文體隊伍450余支,總人數達2萬人以上。
推進服務對象均等化。這區全面實行圖書館、文化館和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并舉辦各類講座、展覽和培訓等公益活動,為廣大群眾提供文化活動場所。同時,深入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 組建“書香豐南動車組”,把圖書借閱服務送到基層群眾身邊;以農村惠農電影院為載體,實現了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發揮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加強對基層文體隊伍和活動的專業化輔導,把文化藝術精品送到群眾家門口。在此基礎上,以城鄉群眾文化藝術節、“兩節”期間文化活動、送文化下鄉“三大活動”為載體,舉辦全區性大型文體活動 20 余場次,參與群眾 10 萬余人,成為持續時間最長、群眾參與最廣的特色文化品牌。
推進供給主體多元化。這區倡導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整合社會文化資源,引入市場機制,實現公共文化資源配送由“政府包辦”向“擇優選購”轉變。安排專項資金60萬元對文化精品創作和體育競技人才進行獎勵。通過購買服務,政府補貼的形式,支持百花藝術團、百花民樂團開展演出,加大文藝精品的創新力度。此外,依托現有文化體育資源,深入挖掘反映這區歷史文化及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創作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選擇亮點課題,努力創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目前,已申報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孫氏銀器、劉氏鐵畫、翟氏鋦瓷、豐南漁民號子等6個省、市級非遺項目,6 名省、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
真情溫暖百姓心 汗水鋪就致富路
尋找“濟南工匠” 李慧宇:從“焊接小兵”到“免檢焊工”
推動縣域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促進派貢獻者增長極
青島研發天然抗腫瘤新型藥物 有望明年申請臨床批件
做好城鄉居保經辦工作
豐南百姓樂享文化惠民套餐
界首市四個抓手打好城鄉環境整治攻堅戰
貨車幫倪曉云:智慧物流平臺助普惠金融 服務更有溫度
巧手繪圓扇親子共端午
市安監局捐贈一批農用物資
寧波設立凈水技術標準化研究“大本營”
公安特警重拳出擊整治煙花爆竹隱患
6家新建院士工作站授牌院士專家獻策揚州高質量發展
湖南科順防水保溫防腐工程有限公司新型防水建材建設項目擬審批公示
省衛計委督導組檢查我市傳染病防控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孫志明主持召開少數民族運動會殘疾人運動會籌備會議
建陽二中師生亮相央視元宵舞臺展示南平元素
遼寧省信用法規力爭明年出臺
昔陽縣開展不定期森林防火督導檢查工作
花錢就能改分數上大學?的哥冒充高官以幫考生上大學為名詐騙3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