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意見》(國發〔2017〕54號,以下簡稱《國務院意見》),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本市制定出臺了《關于本市建立健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滬府發〔2018〕26號,以下簡稱《本市實施意見》)。現將有關政策制定情況說明如下:
一、本市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推進情況
2014年起本市探索開展的市級涉農專項整合工作,一是在部門內,將市農委管理的48個專項歸并為農業綜合補貼、科技興農、農業生態與農產品安全、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農村改革與發展、農村村莊改造等6個專項。二是在部門間以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林水聯動為平臺,實施跨部門涉農資金協調聯動、集中投入。三是試點下放審批權,提升區級涉農資金統籌能力。這些工作的開展符合《國務院意見》精神,為新一輪整合奠定基礎。
二、《本市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本市實施意見》切實貫徹《國務院意見》精神,明確至2020年基本完成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任務。同時根據本市特點以及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整合范圍拓展至“農業農村發展領域”。
(一)部門內強化資金整合
本市部門內涉農專項整合具有較好的基礎,但前幾年由于客觀條件限制,部分專項之間仍有進一步歸并的空間,部分專項內部也僅限于形式整合,因此,目前有必要從縱橫兩個維度深化推進整合。
1.通過進一步整合形成11個涉農大專項。市級層面,在本輪農村村莊改造建設(2015-2020年)完成后,將該專項歸入農村改革與發展專項,實現支持農村地區發展各類資金的全面整合。完成整合歸并后,市農委及相關市級主管部門管理的市級涉農資金最終形成農業綜合補貼、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生態與農產品安全、科技興農、農村改革與發展、農業綜合開發、小型農田水利、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河道整治、林業建設、土地整理等11個大專項。明確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過程中提出的新增政策需求,優先通過11個大專項內容和規模的完善予以解決。
需要說明的是,《國務院意見》將涉農基建投資細分為11個大專項,而本市建設財力采取項目制管理方式,不細分投資領域,故《本市實施意見》中不設置與涉農建設財力相關的專項。
2.增加深化大專項實質性整合的要求。明確對已經完成歸并設置的涉農大專項,要深入推進實質整合,將僅完成形式整合的子項目進一步歸并整合。同時,在政策體系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建立專項內容和管理方式的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政策導向和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
3.實施“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上述11個大專項的管理部門根據涉農資金應當保障的政策內容,分別同步下達約束性任務(重大民生事項、市級規劃任務、新設試點任務等)和指導性任務清單,允許各區在完成約束性任務的前提下,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要,區分輕重緩急,按照指導性任務要求,在同一大專項內統籌使用資金。以大專項為單位,實現涉農資金和任務清單的集中同步下達。
(二)部門間加強資金統籌
鑒于各部門職責界定和資金管理要求的特殊性,《本市實施意見》從實際出發,吸取試點經驗,在部門間主要推廣以區級為主體、以區域為平臺、以項目為抓手的部門間資金統籌使用模式。
1.增加切實加強部門間協調合作有關內容。根據本市已經開展的跨部門資金統籌工作經驗,推進部門間涉農資金的統籌整合,關鍵是實現部門間充分、有效的協調合作。《本市實施意見》明確在市級層面建立市財政牽頭的會商機制,于每年上半年審議下一年度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需求,提出對策建議和方案。在區級層面要切實加強領導,部門間充分協調配合,確保涉農資金統籌平臺運行順暢。
2.重點推進平臺整合與項目聚焦。市區兩級相關部門應圍繞改革任務、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等,因地制宜搭建相應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平臺,目前重點支持美麗鄉村建設、農林水聯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平臺建設,各區要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集中投入、各負其責、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統籌安排各類功能互補、用途銜接的涉農資金,有效引導其他相關專項資金在整合平臺上共同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全面提升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平臺整合情況,不斷充實完善投入項目和內容,適時開展整合平臺之間的進一步融合,由點及面、以面帶片,形成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規?;?。
3.增加專項設置源頭控制要求。各部門在新設涉農專項前,應進一步梳理明確政策定位和邊界,從預算編制源頭避免出現部門間性質相同、用途相近的資金,有效實現一類工作事項由同一部門統籌負責,或形成功能互補、用途銜接的涉農資金集中投入。
(三)完善涉農資金管理體制
為鞏固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成效并形成長效機制,《本市實施意見》對加強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充實涉農資金項目庫、加強涉農資金事中事后監管、建立以績效評價結果為導向的政策完善機制和資金分配機制、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同時,根據本市涉農專項審批權下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基層關注的重點,著重強調兩方面內容。
1.逐步下放項目審批權限。根據涉農專項管理特點,結合基層項目審批機制推進情況,優先選擇區域性特點強、信息復雜程度高、基層審批機制較為完善的項目,探索逐步下放涉農項目審批權限,賦予地方相機施策和統籌資金的自主權。
2.完善財政扶持方式。進一步明確財政投入在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的基礎上,優化政策導向,提高補貼環節精準性,強化資金集中聚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引導作用。同時,在調研中區級希望市級涉農資金開展以獎代補的呼聲較高,為鼓勵基層因地制宜、提高效率、自主發展,結合“大專項+任務清單”模式,重點推進財政資金先建后補、以獎代補。
加快推進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
清明節期間三亞鮮花走俏
“上帝之眼”感知攝像頭“圈粉”無數
李元學同志簡歷
迎江區委常委會召開省委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關于本市建立健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鎮江開展第三屆急救技能大賽
龍洞河保潔
2日臨夏、蘭州及甘南局地有大到暴雨
童星閃耀 | 家燕媽媽全爸爸2018全家開心暑期大匯演全程回顧
湘西州旅游環境綜合整治文明創建“百日會戰”啟動
減企業用電負擔 南海擬投18億建設電網
2018仙女山啤酒之旅開啟 “美食盛宴”等你PICK
柳葉湖討論中南·百竹熊貓園項目概念性規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世界杯詩意解說金句頻出,引媒體關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方法》的通知
市審計局積極組織參加學習監察法培訓會議
17位攝影師每天穿梭于杭州的大街小巷 最打動他們的會是什么?
人物名片:于淑娟
盟遂校校企合作簽字儀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