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陽縣向東20華里,穿過剛剛返青的麥田,布里村近在眼前。在20世紀初的留法熱潮中,有志之士在國內成立了勤工儉學的留法培訓學校,布里留法工藝學校是第一個。
眼前這座建筑和這個平凡村落的周圍環境有些格格不入:兩個半圓的造型拱衛著中間的尖頂,兩旁是修長的立柱,立柱頂端是兩個球形裝飾,尖頂下面是一個中國傳統樣式的圓形拱門……西方哥特式風格與中國傳統風格相結合,可謂中西合璧。大門由“中國留法第一人”李石曾先生親自設計,大門中部為當地著名書法家張卓甫書寫的校名“留法工藝學校”。
學校的全名是布里留法工藝學校,當地人則稱之為“法國學堂”。自1917年成立以來,該校已歷經百年滄桑。1982年,這里被公布為首批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學校,12間青磚、尖頂的房屋分前后兩排。前排為實習工廠、校長室、蔡和森故居、教員辦公室及文具工具室。后排為記賬房、豆腐公司訓練班、半夜學堂、教室和南方班宿舍。
“1915年6月,法國巴黎豆腐公司的高陽籍工人提出‘勤于工作,儉以求學’的口號,受此影響,旅居法國的蔡元培等人在巴黎發起成立了留法勤工儉學會。為使留法青年出國前接受必要的技能培訓,1917年夏,李石曾、段宗林在高陽縣布里村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留法勤工儉學初級預備學校,即布里留法勤工儉學工藝學校,主教法語、國文,并進行工藝實踐。”當地文史專家史克己娓娓道來。
自1917年夏到1920年夏,學校共招收了3期學生。1917年9月該校“北方班”招收學生50多名,1918年10月“南方班”招收學生60多名,毛澤東、蔡和森等人還專程從北京趕到保定,迎接前來報到的30多名湖南籍學生,蔡和森擔任“南方班”班主任兼國文教員。該校先后共招收學生200余名,其中73名學生先后赴法勤工儉學,涌現出顏昌頤、向警予、馬致遠、何長工、王守義、唐靈運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史克己告訴記者,布里留法工藝學校不僅培育了向警予等一大批勇于探尋革命真理的領袖人物,
還為中國培養了紡織專家張漢文、電機專家侯昌國、發動機專家唐鐸等一批精英。其生產和教育相結合的理念也為中國現代教育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當年留在法國的華工約有兩萬人,該校為中法民間外交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學校豆腐公司訓練班展室內,至今仍保留有豆腐制漿、濾渣、煮漿、成型所使用的風箱、鍋臺、沙漏等工具,實習工廠里也展出了當年車工、鑄造、鉗工等課程使用的設備。其中一臺舊式臺鉗甚為醒目。臺鉗是當年“留法工藝學校”使用的原件,由高陽籍赴法華工田世昌后代田海濤捐獻。說起赴法勤工儉學先輩們對自己的影響,田海濤語氣堅定:“他們的革命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們新一代高陽人建設美麗家鄉。當年先輩們為實現救國夢而上下求索,如今我們則應該為實現強國夢而不懈奮斗。”
愛心通過網絡傳遞出去
方寸之間繪經典 屈原精神永流傳 《屈原》特種郵票秭歸首發
深圳中心區高檔住宅黃埔雅苑地下停車場被淹?真相是……
東臺市頭灶鎮 農技人員指導災后搶管
這份榜單,全國只有15個地方入圍,長春占一席
小村里的“法國學堂”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動員會召開
唐山狠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督查落實
終于拿到工資了!33名農民工為法院點贊
截至10時 和平北路省中醫院路段南往北方向擁堵
第四屆涪江文化藝術節將于8-9月舉行
《灌水》
清障行動:嚴管路段"違停必拖" 已有千余輛機動車被拖移
市發改委牽頭赴永泰縣、連江縣開展對口協作現場督查工作
蘇州樂園森林世界完成第一棟建筑單體封頂
中山市物業管理行業志愿服務總隊榮獲“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獎”稱號
臨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獲批復 將建三條軌交線
蚌埠海關團支部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交流研討會
市委組織部部署深化領導班子建設年活動
祝賀首屆中國玻璃器皿博覽交易會暨文化藝術節于10月11—12日在祁縣千朝谷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