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槐樹店站,安檢員刁鵑堅守崗位
地鐵值班站長王代俐堅守在運營一線
這個春節,你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了嗎?吃著家人親手烹飪的飯菜,和親戚嘮一嘮家常,是多么美好的日子······然而,這個春節,成都地鐵有很多工作者因為崗位需要回不了家。舍小家,為大家,他們犧牲掉自己與家人節日團聚的幸福時刻,毅然在崗位上堅守。昨天是大年初三,記者走近成都地鐵維保人,去看一看他們在崗位上的別樣春節……
在軌道上通宵工作
地鐵信號檢修工何濤
昨天是大年初三,成都地鐵信號檢修工何濤剛結束了高峰保駕工作。
對于信號工而言,停運以后的深夜才是真正面臨考驗的時候。工器具碰撞的聲響回蕩在長長的隧道,熒光服顯得格外鮮亮。和往常一樣,清點登記、分發工具,這一天,大家都懷著別樣的心緒,因為相同的原因集合在一塊兒。
檢修之前,何濤拉攏大家講起了笑話,拉起了家常,一時間辦公室里有說有笑,大家頓時變得精神百倍。何濤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別的,只是為了讓同樣不能回家過年的同事開心一點,哪怕只有一點。
凌晨00∶00,此時此刻很多人或許已經進入夢鄉,或許還在與家人朋友小聚,而這群信號工早已在軌行區集合,準備接下來的工作。何濤帶領著大家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認真仔細地完成測試設備功能、調整參數、記錄相關數據等等一系列工作。
在何濤的帶領下,大家將每一顆螺絲都擰到合適的位置,將布滿灰塵的設備擦拭干凈,該潤滑的地方涂潤滑油,該干燥的地方用棉絮沾干。一陣忙碌下來,大家的身上、臉上已沾滿了油污灰塵。大家相視一笑,明白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里工作,這是責任,亦是光榮。“這個春節,跟同事們一起度過,很有意義,我也很開心……”何濤笑呵呵地邊說邊拂去身上的灰塵,精神抖擻。
與高壓電網打交道的“蜘蛛俠”
接觸網檢修工班長粟健
與此同時,接觸網檢修工班長粟健同樣也在進行著緊張的設備維護。驗電接地、設置防護、架起梯車……一天的主要工作才算正式開始。作為一名入職已有8年之久的“老師傅”,粟健從一名普通員工,一路學習、一路收獲,逐漸成長為一名工班長,對于節日堅守,他早已習慣。
現在的他只想帶著這群年輕的后輩,認真干好手里的工作。“這是第八個年頭在崗位上過春節,其實心里覺得挺對不起家里人的。但是媳婦兒支持我,也理解我,這是我堅守崗位的最大動力。”粟健雙眼微紅,動情地說道。一邊說著,粟健所在班組的工人開始忙碌了起來。在4米高空和1500v電壓打交道,不是件容易的事,推扶梯車的4名工人分布四腳,戴著口罩拿著檢修工具,在隧道里緩緩前進,走走停停,晚上至少來回5公里。
像“蜘蛛俠”一樣的他們,常常都在不到1平方米的梯車平臺上作業,遇到低一點的隧道還要蜷縮著身子彎著腰,一天工作下來,腰背酸痛是常有的事。
而與信號工兄弟們一樣,接觸網作業也免不了臟累,每次作業完白手套變黑手套,維保服蹭得到處是灰和油,臉上一出汗,手一擦,活像一個花臉貓,但對于這副“新面孔”,接觸網工人們早已習慣。
凌晨5∶00,隨著最后一項夜間檢修項目的完美收官,“蜘蛛俠”們的心頭大石總算放下。盡管今天錯過了與家人團聚,但明日的相聚正等待著他們。
做好每輛列車上崗前的“體檢”
車輛維修工班長蔣朝毅
空蕩無人的庫區里,地鐵列車正在做著“上崗”前的最后一次“體檢”。四周寂靜,工具碰撞的叮當聲顯得格外大,庫區里幾盞寥寥昏黃的燈光刻畫出檢修工緊鎖的眉頭。
蔣朝毅是一名車輛檢修工的工班長,這是他在成都地鐵第2個堅守崗位的春節。作為班組中的老大哥,他以身作則,主動留崗,期望用實際行動帶動大家奉獻、付出。
大年初三的清晨,他拎著工具箱走向漆黑如墨的庫區深處。手電的燈光掃過車底的每一個螺栓與閥門,電氣箱插銷是否牢固、閥門是否恢復到位、螺栓劃線是否到位……這些都是他每次送車必須要確認的項目。
其實,這些工作他早已在心中記得滾瓜爛熟,但因為春節的特殊而顯得意義非凡。這個城市即將褪去晨霧迎來嶄新的一天,而他作為見證者心中涌現無限的感觸。
當好“站臺門守護者”
屏蔽門檢修工夏前
早上7∶00,第一班地鐵已行駛在路上。此時此刻,屏蔽門檢修工夏前接過車輛人員的“接力棒”,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當春節的喜慶還在夢鄉里回味時,作為“站臺門守護者”的他早已穿戴整齊,出現在崗位上。對于他這種“老司機”來說,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擁擠的屏蔽門附近,提前觀測并預判緊急狀況,與站務密切溝通,時刻做好應對緊急情況的準備。
與堅守在一線的其他同志們一樣,夏前的工作量絕不會因為“過年”而減少,細致程度絕不會因為過年而打折。他明白,保證無數訪親探友的乘客準時安全到達,是地鐵人的責任!
“今天須完成三個站點的巡檢。”夏前默默地對自己說。從10號線雙流機場1航站樓到華興站的屏蔽門設備房,每一項檢查,他都認真對待,不敢有一絲馬虎。
“春節值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工作一天下來,步數排行常常是朋友圈的no.1。”夏前說。
與站務、司機、調度們一樣,地鐵維保人同樣也肩負著保衛運營的工作使命。無數個日夜,他們在乘客看不到的地方,悉心守護設施設備的健康,保證其正常運行。無數個黑夜和黎明的交接,他們都一一見證、參與。這個春節,他們為成都地鐵安全運營而默默堅守著……
地鐵宣 本報記者 袁弘 攝影 呂甲
航站樓里可放下一個水立方?北京新機場內部揭秘
沙頭街道拆除一處20噸立柱廣告
全國縣域生態考核 薊州名列前茅
百色五中成為2018年廣西“強基固本”工程直接聯系學校
雅安市政府系統“三個十佳”標兵 典型事跡展示
看不見的默默付出 看得見的便捷出行
肇慶市職工醫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增至70萬元
清理和規范中考加分項目
姜堰部分鄉鎮化工廢料處置不當
城區臨時貨運停車場即將投用 貨車亂停放要遭起
含山縣博物館:送展進敬老院 文化暖人心
市政協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省委黨校調研組來我市調研 孔凡萍陪同
平昌縣衛生扶貧成效明顯
淮安區“三舉措”提升城鄉生態環境
市委七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
工人墜入6米深電梯井 積水和泡沫板救了他一命
“港澳臺居民居住證”9月1日起可申請
偷拍朋友的裸照 還發到微信群
開發區舉辦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