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葉集區平崗辦事處富崗村、堯嶺村、和平村大大小小的果園里,碩大的桃子掛滿枝頭,成熟的鮮桃、油桃芳香撲鼻。來自河南、上海等地的貨車紛紛開進崗頭,大批量收購。據收購商介紹,平崗的桃子口感好、甜度高,個頭大,耐貯藏,深受消費者喜愛。
三年前,這兒可不是這樣的哦!江鴻勛依然記得,他來的時候,堯嶺村是全區19個重點貧困村之一,2013年底貧困人口發生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當時村里沒有村級活動場所,老百姓沒有致富產業,貧困戶更沒有脫貧門路,一條三米五寬的水泥路便是全村唯一的“固定資產”。
江鴻勛從區教育科技局作為安徽省第六批選派的扶貧干部下派,2014年起擔任葉集區平崗辦事處堯嶺村第一書記。3年多來,他對200多戶貧困家庭狀況了如指掌,貧困戶視他為親人,因戶施策落實各項扶貧政策他如數家珍,憑著滿腔熱血和務實作風,帶領村支兩委一班子人,在扶貧的道路上克難攻堅,實現了戶脫貧、村出列的暨定目標,順利通過各級驗收和第三方評估。
他剛到村里時,村干部根本不把他當回事,認為單槍匹馬來個扶貧干部,無非是走走過場。江鴻勛從他們談話中聽出這一點,不免有點泄氣。可是轉而又想,組織上派我到這里,不就是要解決問題的嗎?樣樣都好又怎么能定為貧困村呢!
江鴻勛反復琢磨從何處著手。干事必須要有人,村干部思想必須統一,工作作風要轉變,才能把扶貧工作搞好。他一邊撲倒身子了解村里情況和貧困戶情況,一邊與村里每位同志深入談心、交流想法。
一班子人形成共識:“改變村容村貌,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實現穩定脫貧。”說干就干,堯嶺村荒崗薄嶺面積較大,原來退耕還林栽了一些小雜樹,幾乎沒有收益。他在走訪中卻發現一位王姓農戶家里種了五畝地的桃樹,年收入在一萬元以上。桃樹三年就可以進入盛果期。他決定引進大戶,流轉土地,在荒崗上栽桃樹,帶來大家脫貧致富。
江鴻勛與村干部不分晝夜地做群眾工作,當年流轉土地上千畝,承包給幾個大戶,接著第二年又流轉2000多畝,昔日的荒崗變成“花果山”,老百姓不僅流轉土地有收益,而且在園子里務工也有“工資”!群眾看到了希望,村干部更有了信心。
堯嶺村的帶動作用和規模效應得到彰顯,葉集區平崗辦事處在這里主辦大型桃花梨花節,接著舉辦鮮桃展銷會,堯嶺村幾千畝的桃園春風萬里,喜氣洋洋。黃桃、油桃、仙桃、冬桃十幾個桃品,果色鮮亮、口味純正,“百花盛開引得蜜蜂來”。外地客商慕名紛至沓來,最遠的銷到東北和新疆。
葉集區政府高度重視,投入大量資金修建園區道路及村內主干道,這個交通閉塞的貧困村火了起來,與鄉村旅游結合,與建設“江淮果嶺”結合,與產業扶貧結合,大多數貧困戶土地入了股,用小額貸款入了股,在桃園里干活掙到了錢,有了穩定的脫貧致富路。省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陸續給予報道,人民日報以《荒崗結出扶貧果》為題重點介紹了他們的經驗。
荒崗荒地有了前景和保障,水田怎么辦?于是江鴻勛等人又引進稻蝦共生模式,再次流轉500畝,引導貧困戶跟著學,學中干,畝均收入超過種水稻收入的3倍。
從2016年開始,葉集區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期,堯嶺村的特色產業挑起扶貧大梁,江鴻勛等人趁勢而上,抓住政策扶持有利時機,用足用活各項政策。目前,該村建起了嶄新的村級活動場所,建起了光伏發電站,建起了卷皮扶貧車間,村級集體經濟由空白村變成年收入超20萬元的先進村,基礎設施大為改觀,水、電、路樣樣配套齊全,全村吃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三年多來,江鴻勛騎壞了兩輛電瓶車,長期吃住在村,為大家舍小家,真正成了扶貧征程上的攻堅人。他被評為2016年六安市優秀選派第一書記標兵、2017年度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17年度區優秀共產黨員,三年任期優秀。(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徐 緩)
晉安13所公辦幼兒園 30%學額派位招生
我市開展國家級地價動態監測樣點實地踏勘工作
蠶莊河西王家三段式布局亮化百姓社區生活
隨州市檢察院公開審理不批準逮捕案件
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鄉村振興推動哈爾濱全面振興發展
“江淮果嶺”釀蜜人
改造閩南大厝帶動鄉村旅游 90后設計師讓古厝煥發生機
東寶演練防汛 無委現場指導
南通民企營收100強出爐 18家去年營收突破百億元
市郵政管理局開展《快遞暫行條例》宣傳月活動
市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學習貫徹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使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
精彩旅博會擠滿“名特優” 兩廣“拿得出手的好東西”紛紛亮相
市區5個路口開始安裝行人闖紅燈監控
記者走基層:新舊動能轉換讓“老樹發新芽”
松原市人民政府關于劉萌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灤縣總工會召開第十三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
“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使命軌道運行
市人大代表吳麗娥:加強文物保護 扶持民辦博物館發展
住黃岡省政協委員聚焦老區振興崛起積極建言獻策
紅峰公司探索軍民融合產品質量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