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人社局將從就業服務、社會保險、人才服務、工資增收四個方面著手,著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實施積極就業政策 實現更充分更有質量就業
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調整崗位補貼標準,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將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范圍,對困難家庭實行兜底安置。積極同我市重點產業園區對接,解決企業員工技能培訓需求。做好創業帶頭人認定管理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創業帶頭人企業發放社會保險補貼。加強創業孵化基地管理,實行退出機制。落實各項鼓勵創業政策,對符合政策人員實施幫扶,開展創業活動,營造創業氛圍。
穩步提高社保待遇 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完成信息比對、入戶調查、信息登記,建立全民參保數據庫,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實施社保扶貧,通過代繳和資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取消城鎮居民門診統籌起付標準、將塵肺病治療技術手段納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等14項措施,對貧困群體實施社保兜底,進一步織密扎牢社會保障“安全網”。適時提高1-4級工傷人員、參保失業人員、公益性崗位在崗人員等群體社保待遇,不斷提升百姓福祉。逐步加快信息化步伐,積極打造便民服務新模式。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提升全市經濟發展軟實力
開展人才調研,制定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年度計劃。以“百千萬人才工程”、“遼寧大工匠”等載體平臺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把握“高端”“緊缺”取向,主動邀請國外高層次專家和我市緊缺急需的人才來華工作,服務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依托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組織開展高級研修活動。推進省級職業技能培訓示范基地項目建設和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站)項目建設,做好技能人才選拔推薦工作。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讓山城百姓享受改革紅利
圍繞離退休人員、最低生活保障人員、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崗職工、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不同群體,采取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落實分配激勵政策、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等五類23項具體措施,分類施策,促進各類群體收入增加。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企業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切實保證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
南寧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落地見效
山東地市政府政務公開成績單公布 泰安為優秀等次
[青羊區]深化作風建設 加強監督檢查
市教育局局長高廣立接聽市長公開電話公告
震蕩走低兩市齊跌等待方向明朗再做布局
市人社局努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服務“不見面” 辦事“零跑腿”
市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召開猶王瑩主持
哈市中考改革擬出新政 志愿填報或將九次變兩次
新機場人才公租房明年投用
大慶召開縣區綜合醫院精神心理門診建設推進會
助力創文 青春無毒
發揮金融優勢 服務旅游產業
高新區:擼起袖子加油干,書寫發展新篇章
豐潤區堅決打好防汛抗旱攻堅戰
巴南啟動“3.19”城市管理服務主題周 讓市民“兼職城管”體驗智慧城市服務
武漢大學第一場2019屆畢業生秋季校園招聘下周五舉行
三明駕校市場趨于飽和 主管部門發出投資風險預警
關于推薦2018年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通知
交行榮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A類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