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新聞網訊 (記者 劉紅東) 9月16日,今日頭條發布《尋找山東臨沂病故鐵道兵殷法德親人,他長眠南疆,等待祭拜》一文,本次要尋找的是臨沂籍修建南疆鐵路病故鐵道兵——殷法德的后代親屬。該文經過臨沂新聞網多方轉載后于17日有了回音:一位自稱殷法德弟弟的人主動跟今日頭條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今日頭條工作人員及時將信息轉發給了臨沂新聞網尋人小組負責人。
根據今日頭條報道,殷法德同志,1971年入伍,山東省沂南縣人(現隸屬山東臨沂市),八九二零五部隊倉庫班長,中共黨員,1977年2月15日修建南疆鐵路病故。昨天下午,臨沂新聞網記者驅車前往沂南縣進行采訪。最初這位自稱殷法才的聯系人只說居住在沂南縣孫祖鎮的金合峪村,但導航地圖上又搜不到,后來從孫祖小學的通訊員處得知并非金合峪村,而是幸福峪村。
下午2點30分,記者在幸福峪村委會終于見到了殷法才。殷法才是村里的黨支部書記。
經過簡單溝通交流,記者獲悉了殷法才一家人的概況。
幸福峪村和附近幾個小村莊合并稱為金合峪村,他們殷家大都居住在幸福峪,是很早以前從沂南縣磚埠鎮(諸葛亮故鄉)遷來幸福峪村的。
殷法才把保管的相關證件找給記者看
殷法才有弟兄6人,姐妹4人,在村子里是少有的大戶人家。殷法德排行老二,殷法才是老四。1971年冬天,殷法德應征入伍到新疆當了一名鐵道兵,1977年病故時老家已經有了妻子和年僅2歲半的女兒。大哥殷法成帶領二弟妹和侄女歷盡千辛萬苦耗時一個多星期才趕到部隊處理二弟殷法德后事。
殷法才帶領記者來到了大哥殷法成家。在這里,記者見到了殷法成的愛人和隨后趕來的六弟殷法西,其他幾位兄弟都外出打工沒能謀面。
大哥殷法成的起居全憑老伴悉心照料
大哥殷法成前幾年頸椎不好,動手術后反而更加嚴重了,在其病床前記者進行了采訪。由于言語表達不順暢,實際上更多的是其愛人和兩個弟弟在旁邊幫忙“翻譯”給記者聽。
原來,1977年2月殷法德探家返回部隊后的一天夜里(2月15日)好心幫戰友頂班不慎觸電身亡,由于種種原因沒能獲批烈士。當初條件所限,殷法德就被埋葬在新疆吐魯番大河沿南邊的阿爾溝鐵路施工現場附近,在沂南幸福峪老家弟兄們又給老二另備了一座衣冠冢,40多年來每逢過年上墳時家人都會念叨幾句聊表思念之情。
殷母孫長榮撫恤證
記者獲悉,自1977年后殷家父母享受革命軍人遺屬待遇,殷法德的女兒也享受這一待遇直到年滿18歲。
當記者把新疆和靜縣民政局修葺一新的烈士陵園和殷法德墓碑照片給殷法才他們四人看時,當過兵的六弟眼含熱淚直說感謝,感謝習總書記領導的好,感謝當地民政局領導的重視和辛苦付出。
大哥殷法成病榻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親眼到二弟墳墓上去看一看,41年前的草草埋葬至今讓他心懷愧疚,但是由于自己又患病多年不能親往,只能寄希望于四弟等人,希望帶一捧老家的泥土撒到二弟的墳墓上,再帶一把新疆的黃土回來撒到父母的墳頭上,以圓父母讓老二“回家”的遺愿。
四弟殷法才和六弟殷法西也一再表示想明年清明節時去新疆祭拜二哥,圓了父母親和大哥的愿望,后續情況本網記者會跟進報道,敬請網友們關注。
徽州區總工會關愛職工心理健康
我市全面開展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工作
工作室談話解矛盾拒執“老賴”不再賴
二等獎:熊杰
東城國際大廈一單元門樓下10多輛電動車氣門芯被拔
瑯琊新聞網獨家報道:尋沂南革命遺屬殷法德親屬
通化市老年健康產業協會正式成立
爐峰禪寺除夕夜限票3200張
定了!貴州省全面取消社保資格集中認證
拒絕三俗 紅色旅游會更紅
威海一中新校區明年9月將正式投用
市政協主席張馨走訪慰問貧困戶
石獅落實“河長治水”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省人大常委會對我市立法工作進行調研
亮牌子、美環境、樹形象“水務人”書寫城市文明新答卷
[青羊區]青羊區“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工作推進會召開
即將上大三的他把全部學費交到醫院
全市麥田雜草防治暨統防統治現場會召開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帶著孩子獻愛心 讓節日有意義
漳浦召開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表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