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扶起來”到“壯起來”
—桐柏縣“志智雙扶”推進脫貧攻堅紀實
安棚鎮開展“五星共創”活動,貧困戶憑積分在“樂和家園”(愛心屋)兌換日常生活用品
深秋的桐柏鄉村,處處皆美景。迎風飄揚的旗幟,多姿多彩的文化墻,干凈的村組道路,村民庭院內外滿眼的綠色,讓人感受到山村的希望在升騰、幸福在綻放。
桐柏殘疾人脫貧代表李健(左二)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見面會
在桐柏縣埠江鎮付樓村,記者見到了正在規劃發展藍圖的村黨支部書記李健。最近,他被國家殘聯邀請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組織的殘疾人脫貧攻堅記者見面會,成為聞名國內的殘疾人脫貧“明星”。
為道德模范頒獎
李健曾經是一個貧困戶。在黨組織的關心與幫助下,李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脫貧的同時,逐步成為個人致富能力強、帶富村民能力強的“雙強”黨員。2018年4月,他被選舉為村黨支部書記。
文藝輕騎兵送戲下鄉
李健身份的轉變,是桐柏縣“志智雙扶”推進脫貧攻堅的結果。
電商扶貧培訓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桐柏縣委、縣政府結合當地實際,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扎實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加強道德教育、實施典型示范帶動等舉措,打出了一套“志智雙扶”的“組合拳”,轉變了貧困群眾“等、靠、要”的思想,淳化了家風民風,樹立起貧困戶自強不息、勤勞致富、艱苦創業的精神,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增添了不竭動力。
舞臺藝術送農民
“文藝+扶志”
讓群眾樹立脫貧致富信心
9月20日,由桐柏縣豫劇團自編自導自演的扶貧現代戲《幸福不會從天降》和《扶貧新曲》在回龍鄉黃楝崗村火熱上演。200余名村民騎著摩托車、開著三輪車或手扶拖拉機,搬著小板凳,會聚在村頭文化廣場看得津津有味。50多歲的貧困戶黃光宇看了表演直呼精彩:“這戲真好看!戲里說的就是咱身邊的人和事,當個貧困戶確實臉上無光,明年我一定能靠種藥材甩掉這個貧困帽兒!”
健康扶貧走進鄉村
為政之道,重在化民、惠民。為增強貧困群眾的榮辱觀念和自立自強奮斗理念,營造出脫貧光榮、奮發有為的正確導向,桐柏縣整合各類文化資源,加大資金投入,科學統籌謀劃,著力在文化扶志方面進行探索。
豫西南首家蘇寧易購電商扶貧實訓店落地桐柏
搭起大舞臺,好戲接連來。在送戲下鄉的同時,桐柏縣充分利用農閑時間,在貧困村舉辦“脫貧路上故事會”、“扶貧路上攜手行”等活動,組織包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村“兩委”干部以及貧困戶代表,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脫貧路上的酸甜苦辣,引發強烈共鳴。特別是脫貧致富帶頭人現身說法,講述他們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脫貧故事,尤其具有感染力,激勵出廣大貧困戶勇于向貧困宣戰的斗志。
道德模范、“創業之星”上光榮榜
你方唱罷我登場,爭為扶貧作貢獻。桐柏縣有關部門相繼組織開展了“送電影下鄉”、青年志愿者服務、“紅色文藝輕騎兵”公益演出,以及“感恩有你、勵志脫貧”文藝演出,“頌黨恩、強黨建、促脫貧”演講比賽,“感黨恩、話發展、爭做最美淮源人”主題實踐,以及淮河源小龍蝦節釣蝦、“蝦王”大賽、“廚王”爭霸賽、手工制茶大賽等一系列活動,在欣賞文藝的同時,增強了脫貧致富的動力。
科技下鄉暖民心
“政策+科技”
讓群眾明明白白脫貧
“聽了鄉干部宣講政策理論,很受教育,脫貧更有奔頭了!”日前,新集鄉多名貧困戶在聽完一場報告會后激動地說。鄉黨委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讓群眾更好地了解扶貧政策,鄉扶貧辦成立了扶貧政策宣傳隊,成立了桐柏縣第一家脫貧攻堅講習所,確定每周的星期五為“扶貧政策宣傳日”,每個行政村組建1個宣傳組,講授黨的十九大精神、最新扶貧政策、農村實用技術等,受訓農民群眾已達300余人次。
拿到積分換取的生活用品,貧困戶笑哈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桐柏縣決策者們清醒地認識到,脫貧攻堅有時間點,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更加任重道遠,只有培養出新型農民,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才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三農”生機勃發。
電子商務讓“桐柏沙紅桃”由滯銷變暢銷
依托基層文化陣地,統籌整合各類資源,開辦鄉村“扶貧講習所”,采取“領導講政策、專家講科技、能人講經驗、鄉賢講發展”的形式,集中宣講黨的扶貧惠農政策,引導農民群眾知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拓展開設了禁毒禁賭、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等課程,倡樹文明新風。邀請各領域專家廣泛開展農村實用致富技術、農村電子商務等扶智培訓活動,既注重精神上的扶志,又注重技術上的扶智,拓寬了貧困群眾致富創業的眼界與思路,補齊農民致富增收的技術短板,讓“自力更生、努力奮斗”成為貧困群眾思想的主旋律。至目前,全縣已開展各類培訓750余場次,受益群眾達數萬人次。
“家風+民風”
讓勤勞致富成為時代風尚
穿行在桐柏縣各個貧困村,滿目溫暖和諧的亮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畫遍布村組,“村民善行義舉榜”格外醒目,就連每家每戶的門牌也別有韻味——“和睦友善、勤儉節約”、“科技致富、讀書為先”……這些內容凝練且內涵豐富的語句,日漸演變為莊戶人家世代相傳的珍貴家訓。
扶貧重在扶志,扶志助力脫貧。圍繞貧困群眾長效脫貧、從脫貧邁向小康,近年來,桐柏縣針對個別貧困群眾中存在的貧而不勤、不思進取,“等、靠、要”思想嚴重,針對極個別貧困戶存在窮而無志、好逸惡勞、只想救濟、誠信缺失等問題,注重從家風家訓建設入手,著力引導貧困群眾培養勤勞致富、節儉持家、艱苦奮斗等良好品質,不斷激發貧困群體的榮譽感和上進心。從2017年至今,該縣通過開展家風家訓建設系列活動,培育優良家風,打造農村道德風尚高地,以家風帶民風,促政風正黨風,為建設富裕幸福家園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
扶志重在引領,引領重在示范。桐柏縣要求黨員干部帶頭抓好家風,做家風家訓建設的表率。為此,該縣立足基層,結合實際,精心設計載體,組織黨員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踐行好家風,以家風帶黨風、政風、民風的好轉。一是組織開展經典誦讀、故事講述、民俗演出等寓教于樂的文化活動,讓基層群眾在休閑娛樂中受到教化和熏陶。二是辦好“農民夜校”,開展“道德大講堂”活動,努力做到先進文化和致富技術入腦入心。三是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并利用大喇叭、村務公開欄、宣傳掛圖、宣傳手冊以及順口溜、文藝節目等形式,對村規民約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移風易俗,形成社會新風尚。四是圍繞“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類道德模范標準,抓好道德模范評選表彰,以榜樣力量推進家風家訓建設。五是組織開展“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傳播文明正能量。六是選樹表彰脫貧光榮戶、致富帶頭人、優秀幫扶干部等先進典型,推動精神扶貧深入開展。
“愛心+勤勞”
讓貧困戶脫貧摘帽有尊嚴
“感謝社區建了同心超市,我們通過勞動可以得到實惠。知道積分能換東西,大家都比著干、爭著干,對早日脫貧致富也更有信心了。”正在程灣鎮和灣社區同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的貧困戶劉天付高興地說。
近日,桐柏縣又一“愛心超市”誕生,引來不少貧困群眾參觀及兌換生活用品。和灣社區這間50平方米的小屋整整齊齊地排放著琳瑯滿目的物品,小到牙膏,大到電風扇,都是深受貧困戶喜愛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程灣鎮黨委書記盧鵬告訴記者,和灣社區同心超市是由程灣鎮黨委、鎮政府倡導,桐柏鴻鑫建設有限公司捐資建成的,該公司出資5萬元作為超市的啟動資金。貧困群眾通過參加公益勞動等評比活動可以獲得相應積分,并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眼下,志智雙扶“愛心超市”在桐柏縣遍地開花。“愛心超市”搭建起了社會各界與貧困群眾之間密切聯系的橋梁和平臺,不僅具有引領社會正能量的導向,更能讓貧困者有尊嚴有體面地接受幫助。它的成功得益于黨委、政府的支持引導,更是社會廣大愛心企業慷慨解囊的結果。
“作為一名企業家,我覺得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反哺社會、幫助困難群眾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桐柏鴻鑫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子洋告訴記者。
在桐柏,像丁子洋這樣情系精準扶貧、主動擔當作為的愛心企業家越來越多。一個又一個“愛心超市”在桐柏鄉村涌現,濃濃愛意暖萬家,貧困群眾樂開花,形成了“人人奮力爭先、我要勤勞脫貧”的濃厚氛圍。
在深入推進“志智雙扶”脫貧攻堅中,桐柏縣注重選樹各類先進典型,積極發揮其示范引領和榜樣激勵作用,不斷提高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該縣完善“身邊好人”評選表彰機制,建立了村、鄉鎮、縣三級評選體系,累計評選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婆婆”、“孝善之星”、“五好家庭”以及“致富帶富模范”等各級各類先進典型2250人,脫貧光榮戶953戶,致富帶頭人185人。定期召開脫貧攻堅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大會,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截至目前,已評選出道德模范570余人。
積極開展“星級脫貧戶”評選,圍繞脫貧戶“是否有脫貧之志、是否有感恩之心、是否有增收之心”三個方面進行評比,引導群眾樹立“寧愿苦干、絕不苦熬”的奮斗意識,推動千余名貧困戶主動申請“摘帽”。黃崗鎮大棚村村民駱成剛,2004年返鄉創業,發展沙紅桃種植項目。十多年來,他發動本村及周邊鄉鎮村民種植沙紅桃萬余畝,被授予省級創業優秀青年榮譽稱號。縣產業集聚區申鋪村貧困戶袁濤,程灣鎮石頭莊村貧困戶梁士義,月河鎮白廟村貧困戶張國保等人,依靠黨的好政策、憑借個人的勤勞實干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康莊大道。通過積極選樹脫貧致富先進典型,樹立了良好的導向,形成了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扶貧扶志扶精神,立志立德立精神。只有不斷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充分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真正樹立起富起來的勇氣、志氣、豪氣,引導其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換,才能從根本上戰勝貧困,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桐柏縣委書記莫中厚告訴記者。
岱山縣獲評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
忘不了的復興大街2號
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搶險救援工作有序開展
我市“品牌糧”形成規模效應
東莞樓市發展趨勢分析:改善型購房需求持續釋放
從“扶起來”到“壯起來” ——桐柏縣“志智雙扶”推進脫貧攻堅紀實
定了!蘇州市中、小學報名時間及入學辦法公布
和縣2018年第一期清風講堂開講
濰坊工行積極做好對公開戶服務
交警與運政開展聯合執法
中共內江市委七屆七次全會舉行
濟南打造四大海外產業園帶動企業“走出去”
杭州城有一批身懷絕技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圖)
廣西崇左市人大來我市考察代表工作和縣鄉人大
薌城:“三抓三比、十項競賽”活動宣傳工作推進會召開
暑運有序
敘永縣組織輸送貧困勞動力赴浙江務工
關于發布《關于2018年“特崗教師”招聘工作 有關事項的公告》的通知
課外班花掉全家一半收入!補課老師年收入200多萬,家長陪課連奶茶都舍不得喝……
泗陽:建好人才隊伍 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