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祭祀用品也開始進入銷售高峰期。近日,記者走訪宿城祭祀用品市場發現,在近年來大力倡導文明祭祀、環保祭奠的氛圍下,紙質祭祀品市場生意慘淡,逐漸走進“寒冬”。與之相對應的,綠色環保的“花祭”則開始走俏,鮮花、綠樹銷售漸火。
紙質祭祀備受“冷落”
隨著清明越來越近,祭祀用品也開始進入銷售高峰期。宿城不少街道上的小商店開始擺出了各類紙錢。在澮水路東段,百米的街邊商鋪中就有三四家擺出了紙錢,不僅有最普通黃底紙錢、冥幣、絹花,也有印制精良的“黃金萬兩”、“天堂銀行銀票”、金色紙元寶等。
“一束塑料菊花1.5元,一沓冥幣2元,‘金元寶’2塊錢一掛,價格這么便宜,居然還是沒人買。”一家攤位負責人無奈地向記者說道,她銷售祭祀用品已經多年,但最近幾年,這一行的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下來,賣得多時也只能掙幾十元,除去各項開支,根本剩不下多少。”
記者獲悉,近年來,在全國倡導“綠色殯葬、文明祭祀”背景下,烈士陵園或者墓地等都在有意識的向市民宣傳環保祭祀的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被網絡祭祀、鮮花祭祀等低碳又環保方式吸引,從而導致紙質祭祀市場備受“冷落”。
“目前只有年長一些的市民,還會選擇傳統的焚燒冥紙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哀思之情。再過幾年,紙質祭品市場空間將變得更狹小,我們也該轉行了。”一家專門銷售祭祀用品的老板說道。
鮮花、松樹成祭祀“新寵”
清明節臨近,隨著祭祀高峰的到來,宿城鮮花銷售也開始逐步升溫。在南關花鳥市場,許多花店早已將束束用白紙包裝好的黃菊、白菊等祭祀常用花卉,整齊地擺放在店門口顯眼位置,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今年人們使用鮮花的比例明顯較去年提高了,而且買松樹的特別多。”一家花店負責人陳女士告訴記者。
據陳女士介紹,從3月下旬開始,就不斷有市民前來購買祭祀用花。目前市場上,除了菊花、康乃馨等祭掃常用花卉外,玫瑰、百合等也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由于鮮花保鮮時間較短,故大多數商家都瞄準了清明節前三四天的市場。
市民李女士的父親在兩年前去世了,每年清明節,她都會去墓地給父親掃墓,燒紙錢,以寄托自己對父親的哀思。今年,清明節李女士決定掃墓不再燒紙,而是買束鮮花獻給父親。
“現在不是有個詞叫做文明祭掃,我理解的就是用鮮花代替燒紙。傳統的掃墓方式多是燒紙,而這種方式既容易引起火災,又污染空氣。”李女士說,“最近一段時間空氣質量都不好,過年的時候都有人不放鞭炮了,所以清明節也應該文明祭掃。我買了束鮮花,上初中的閨女在網上學著疊了個紙花,掃墓的時候放到我父親的墓前,同樣寄托了我們的哀思。”
除了用鮮花代替燒紙,李女士還在父親墓碑旁種了棵松樹苗。“這棵樹是我和女兒一起種的。我覺得種樹這種掃墓方式對環境有好處。今后,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以獻花、種樹的方式代替燒紙,也建議大家能和我一樣文明祭掃,過一個綠色的清明節。”李女士說。記者 劉曉瓊
受臺風影響 海南環島高鐵5日21時起停運
宣城召開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
國慶期間我市實現旅游業總收入44.99億元
昔日老舊廠房變文創樂園 龍山文創園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象山縣出臺“新八條”助推“科技爭投”
文明祭掃過“綠色”清明
"手機一響,黃金萬兩"電商成金槐村鄉村振興助推器
中江昨日集中簽約5個重大項目 計劃投資總計43.6億元
全市就業創業大會召開 積極擴大就業大力推進創業
做學生的嚴師益友——記安岳縣橫廟九義校教師李雪
來鳳召開重點商貿企業消防安全培訓會
馬富國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
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又有4種公積金業務下放銀行辦理
精準扶貧先扶智 金秋助學圓夢想
彭闖來三臺縣調研工會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徹查問題疫苗
張偉文在市房管局調研時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努力讓廣大群眾更好地安居樂業
房投公司駿安園、瑞安園小區正式電供電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江城區:多部門聯合執法整治禁養區內亂象
涪城區召開2018年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專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