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規劃與脫貧攻堅規劃對接、水利項目與脫貧攻堅對接、工作重點與脫貧攻堅對接”、“人員安排向脫貧攻堅傾斜、水利資金向脫貧攻堅傾斜”——這是三門峽水利部門2017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認真履行脫貧攻堅職責,以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村“飲水安全”為重點的工作思路。2017年該局新建供水工程135處,解決了119個行政村、1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在解決的119個村中貧困村99個、貧困人口49712人。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2017年8月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的《三門峽市行業扶貧部門任務清單》,市水利局脫貧攻堅的職責,總共有“五個方面”,“一個重點”。
“五個方面”:(1)全面完成255個貧困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將貧困發生率高于20%的91個深度貧困村作為重點排查對象,解決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2)抓好水域保護、河流生態修復、地下水保護,改善貧困群眾生態環境。(3)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治理投資要優先保證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吸納貧困人口參與,把水保工程變成惠民工程;(4)加大對貧困村農田水利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水土保持、生態治理的支持力度;(5)將小型農田水利、“五小水利”工程等建設向貧困村傾斜。
“一個重點”:按照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以解決25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91個深度貧困村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為重點,全面解決貧困村和非貧困村貧困戶的飲水安全問題。
2017年行業政策。重點是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村的飲水安全問題,以及水利資金向貧困區域和貧困村傾斜問題。
1、關于建檔立卡貧困村的飲水安全問題。目前,全市25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中,有飲水安全問題資金全部落實。我市“十三五”進入省規劃的建檔立卡貧困村有68個,還有17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沒有資金支持,經多次向省水利廳、發改委匯報有,在省調整規劃中又列入了146個村。2017年水利直接投入扶貧資金14943.91萬元。其中用于農村飲水安全的扶貧資金為8957.91萬元,建設集中供水工程135處,解決了119個行政村、12032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在解決的119個村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村99個、貧困人口49712人。
2、關于水利項目向脫貧攻堅傾斜的問題。2017年,以農田水利項目縣、“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和高效節水灌溉為重點,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先后安排水利資金5.536億元,其中:水源工程(水庫的除險加固和新建)3.5億元,農田水利灌溉工程8363萬元;移民后扶、水土保持和中小河流治理及其他投入1.2億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為全面做好水利扶貧工作,認真解決好建檔立卡貧困村飲水安全問題,在貧困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上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2016年4月18日,三門峽市水利局下發了《關于成立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三水發〔2016〕43號),明確了“局長段建民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科室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局扶貧領導小組,明確了相關職責。兩年來,局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水利行業扶貧工作;段建民等局領導先后10多次深入貧困地區和貧困戶家中,調研解決水利行業扶貧問題,并在全市市、縣、鄉三級脫貧攻堅培訓會議上做水利行業扶貧工作專題培訓輔導,2016年至今已經安排3次由分管副職帶隊的水利行業扶貧工作專題督導,全面、深入推動水利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
(二)精準摸底,精準對接。按照飲水安全標準的要求,認真貫徹省委、市委第三次脫貧攻堅會議精神,精準摸底,建立臺賬,精準對接,采取新建、擴建、配套、改造、聯網等措施,實施差別化扶持政策,加大貧困村貧困戶農村飲水鞏固提升投入,對管網延伸、配套完善等工程,優先覆蓋貧困村。同時,我們在編制完善《“十三五”規劃和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實施規劃》時,對貧困村進行逐村排查摸底,了解飲水現狀,掌握貧困村第一手資料。通過調查:2016年,全市計劃有57個省定貧困村完成脫貧任務,其中存在飲水困難的建檔立卡省級貧困村有34個,建設脫貧搬遷安置點21個,結合縣(市、區)的退出計劃,我們先行摸底調查,在省只解決盧氏縣補助資金960萬元的情況下,市、縣水利部門不等不靠,多方自籌解決1750萬元,較好解決了脫貧退出村飲水安全資金問題。2017年,全市計劃有91個省定貧困村脫貧,根據全市貧困村退出計劃,組織設計部門實地勘察,編制、批復了澠池、陜州、湖濱、靈寶和盧氏5個《2017年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擬建工程117處,統籌解決54個鄉(鎮)117個行政村的飲水困難問題。
(三)未雨綢繆,完善方案。作為脫貧攻堅職能部門,承擔“五通六有”的通水任務。2016年縣(市、區)水利局編制了《水利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水利脫貧專項方案》和《三門峽市“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規劃》,把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列為工作方案的重點,《規劃》已于2017年5月2日經三門峽市政府第67次常務會研究通過,5月22日三門峽市政府以三政文2017(52)號批復。在此基礎上,根據省、市脫貧攻堅第三次會議要求,從4月28日至5月25日,我們動員市、縣兩級水利工程技術人員和水利設計單位,由領導帶隊,對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進行了重點排查和全面排查,重點排查主要是2016年退出的貧困村,全面排查是對貧困村、非貧困村和群眾反映有問題的行政村,建立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
關于貧困發生率20%以上深度貧困的91個村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我們已摸清底子,根據飲水安全狀況,搞好脫貧對接,落實資金和工程建設問題。計劃2018年前解決好陜州區32個村、靈寶市13個村、澠池縣7個村;2019前解決好盧氏縣39個村的飲水鞏固提升問題。
(四)多渠道,落實資金。我市“十三五”需要解決飲水安全貧困村和非貧困村401個,進入省規劃的建檔立卡貧困村有68個,還有17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沒有資金支持,我們一是積極向省有關部門匯報,在省調整規劃中又列入了146個村。目前,省發改委、水利廳于2017年6月30日以豫發改投資〔2017〕690號文件精神,下達2017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省級投資4243萬元,涉及澠池縣、湖濱區、陜州區、靈寶市等72個貧困村。二是積極主動向市委、政府匯報,取得有關部門支持。三門峽市財政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又拿出2000萬元,按照省每人550元的標準進行兜底,實現了有飲水安全問題的村“全覆蓋”。2017年8月9日,三門峽市財政局、水利局以三財預〔2017〕720號文,下達2017年第一批補助資金1186萬元。三是多方籌措資金。靈寶市自籌135.65萬元;盧氏縣整合資金1178.26萬元,加上市級補助資金,我市共計籌措資金2499.91萬元,用于解決19個建檔立卡省級貧困村飲水安全問題。2017年,我市累計籌措資金8957.91萬元,有效地解決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的資金問題。
靖西市仙奉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
永泰獲評“中國天然氧吧”
市審計局召開全市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業務培訓會
趁媽媽不注意溜走 3歲男童光屁股滿街跑急壞路人
臺州市公立醫療機構全覆蓋!“健康一卡通”讓看病“最多跑一次”
脫貧攻堅在路上——三門峽水利局行業扶貧工作見實效
濱海新區開展校車安全隱患排查
關愛留守老人社工為他們集體慶生
市公安局精準施策助脫貧
市圖書館榮升全國公共圖書館地市級一級館
拒絕“校園貸”“現金貸”爭做金融好網民倡議書
江蘇出臺12項舉措促外資提質增效
景德鎮日報社組織離退休老同志歡度重陽
臨沂市直學校公開招聘教師 13日起可領面試通知書
馮海發一行來咸調研經濟運行情況
我省推動綠色發展專題研討班在蓉開班
沈陽人“搶”光高鐵紀念幣 爭求外地人代預約
崇陽縣萬慶紡織趕制訂單
首場創森演出走進如東
“襄陽文明20條”解讀之十:愛護綠化,不摘枇杷,不搖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