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安置區一角。
□ 記 者 張 燁 藍明豐 通訊員 陳天長 文/圖
“據預測,臺風‘瑪莉亞’可能帶來強風暴雨、引發地質災害,請大家務必遠離山邊、水邊、地質災害點等危險區域,確保人身安全……”
10日,長汀麻陂安置區(南站幸福小區)貧困戶黃雪山看著手機里的“溫馨提示”,沒有往年那樣提心吊膽,因為如今他已告別“無瓦遮頭”的苦日子,與全縣16個鄉鎮的貧困戶一起受益于長汀麻陂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住進了新建的現代化安置小區。他說,這是“幸福窩”,既安居又樂業。
強化配套 激活機制
“麻陂這里的南站幸福小區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投資9300萬元,用地面積45畝,建筑面積3.9萬多平方米,規劃建設住宅400套,于2016年10月開工建設、2017年5月底竣工并陸續交房,目前已安置貧因戶390戶1580人。”長汀縣扶貧辦工作人員戴宇賡告訴記者。
南站幸福小區距長汀城區6公里,南鄰長汀火車南站、稀土工業園區,北鄰新規劃建設的汀州醫院,東鄰正在籌建的長汀一中高中部,側鄰路寬37米的通城大道……這些設施能解決貧困戶的就業、就醫、就學、出行等問題,體現了當地黨政的良苦用心。
“項目建設采取‘政府引導、協會運作、多元投入、合作建房’模式,實行統一規劃、代建并分戶安置。”戴宇賡說。
據悉,長汀縣積極引導貧困戶自主成立易地扶貧搬遷造福工程協會,由協會統一負責安置區建設中的自主投資、合作建房及委托代建、資金自籌等事宜。此外,還成立南站幸福小區臨時管委會,并選舉產生業委會。作為南站幸福小區臨時管委會副主任的黃雪山,同時也是造福工程協會會長,代表貧困戶監督工程質量。
另據了解,安置項目采取國有劃撥土地方式提供建房用地,同時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與搬遷戶簽訂舊宅基地退出協議,對舊房進行拆除復墾,將土地增減掛鉤指標交易資金,按每平方米120元至225元標準補助給貧困戶,以解決大部分貧困戶資金短缺的后顧之憂。
人車分離、雨污分流,健身廣場、休閑廊亭、幼兒園、公交停靠站……南站幸福小區基礎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還設有100平方米的扶智文化活動室,藏書1500冊,一個高品質人居小區,讓貧困戶住得舒心、放心。
積極幫扶 不落一戶
“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有福氣住上這么漂亮而舒適的新房!”60多歲的貧困戶江永昌由衷地說。
“今年春節是我們一家在新居過的第一個年,親朋好友都來祝賀。以前,接待這么多人,要事先采購好年貨。現在不用了,需要什么,出門就能買到,方便多了!”據江永昌介紹,他家原先在偏遠的山溝溝里,出門就爬坡,耕作很不便,他是去年7月從長汀策武高田村大山頭自然村搬遷出來的最后一戶。
據悉,高田村搬遷戶于2008年開始陸續搬遷到麻陂安置區,而江永昌因2006年的一場交通事故造成頭骨局部粉碎性骨折,至今沒有修復,被鑒定為二級殘疾,每年醫藥費都要三四千元,且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日常生活僅靠女兒江冬華務工來維持,資金困難導致其遲遲未搬遷入住。
江永昌告訴記者,從長汀縣城到大山頭自然村需40分鐘車程,山路崎嶇,只有3間房的祖屋年久失修,成了危房。“那個時候看著其他一戶戶往外搬,很是羨慕,而我們一家只能坐在門檻上嘆息。”他感慨道。
后來,在政府幫扶下,江永昌被列入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戶。去年7月,他一家終于搬進南站幸福小區。目前,該小區已實現貧困戶100%入住且全部脫貧。
注重引導 助謀新業
妥善解決搬遷群眾后續產業配套和生產生活問題,做到“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同步,切實讓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是長汀脫貧攻堅目標。
“目前貧困戶創業培訓已展開,通過創業致富帶頭人帶動貧困戶創業,預計8月底完成培訓。此外,各鄉鎮因地制宜實施‘雨露計劃’,組織貧困戶參加技能培訓。”戴宇賡說。
黃雪山是策武鎮策田村省標貧困戶,2008年因做胃切除手術,花掉了家中所有積蓄。由于須長期吃藥調養,無法干重活,他只能偶爾打打零工,收入不穩定,而當時家中兩個女兒還在讀書,僅靠其妻打工收入過活,生活舉步維艱。
如今,在政府幫扶下,黃雪山一家有了100平方米的房子,作為南站幸福小區臨時管委會副主任,他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夫妻倆每月合計有近4000元收入。此外,黃雪山還參加“雨露計劃”技能培訓,通過考試獲得電工職業資格證,多了一項謀生技能。
古城鎮70歲貧困戶楊春林的小兒子楊新佩,通過當地政府牽線搭橋,在金龍稀土公司做機械維護工,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再加上易地扶貧搬遷有了新房,今年35歲的他找到了女朋友。
古城鎮馬頭山村國定貧困戶劉春生因殘致貧,在政府扶貧資金支持下,他在古城老家養28箱蜜蜂,每年產蜜200斤,可增收1萬多元,其妻鄧松娣也在政府引導扶持下在長汀稀土工業園實現就近就業……
據悉,長汀縣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總要求,以就業援助、就業培訓、產業促進、創業帶動為手段,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加技能培訓,并引導至長汀盼盼食品、安踏服裝、金龍稀土等企業務工,目前已實現轉移就業近700人。
黃咸大隊違處室 “24小時”服務獲好評
孟津雙槐村:鄉村建起家風館傳承弘揚正能量
昆山市要素資源差別化價格政策成效明顯
唐山:豐潤136名優秀教師受表彰
【巡視整改進行時】省國資委上下聯動 多措并舉抓整改
長汀麻陂安置區:貧困群眾的“幸福窩”
服務群眾送關懷 結對幫扶顯真情
丁純: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花溪區:開展守護生態安全紅線主題黨日活動
湖南省率先出臺社會組織功能型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標準
常州獲批地方標準制定權
鐵路沈陽局集團端午假期加開列車41對
市質監局召開“學成都佛山、促轉型發展”動員會
當涂:吳瑞新赴縣統計局調研指導工作
確保文明創建工作 強力有序向前推進
王偉中主持召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
邵陽市區邵水西路茅坪段正式通車
我市多措并舉推動質量提升
深圳市知識產權局關于舉辦第四期總裁培訓班的通知
承德市中心城區全面開展戶外廣告提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