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流通的山寨飲料,“旺仔牛奶”被模仿為“旺好牛仔”,“小茗同學”飲料被模仿為“小茖同學”等。
昨晚,中央電視臺舉辦了2018年3·15晚會,今年曝光了城市供水管道質量不達標、玉器店抽獎活動的背后貓膩、農村市場的高仿飲料等,也現場用實驗來辟謠,證明“食物相克”和“葡萄外的白霜是農藥”的說法都是謠言。
用再生料做市政飲用水管道 明明非標卻貼上國標標志
2004年,國家發現過地下水管質量不達標的情況,相關部門介入后,亂象有所好轉。但央視記者調查發現,在河南、江蘇等地生產市政飲用水管道的廠家,大都在生產非標產品。
按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市政飲用水管道使用的原料必須是食品級。但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廠家都會在原材料中摻一半再生料。這些再生料都是從泰國等國家回收來的塑料廢品,甚至有地方已形成完整的再生料進口、銷售產業鏈。
按規定,市政飲用水管應該能承受10個壓力,但這些非標產品只能承受7個壓力。并且明明是非標產品,部分企業還明目張膽地在管道外部印上國標的標志,部分廠家還聲稱能提供正常的衛生許可證。
因為非標管價格比國標管便宜近1/3,有廠家聲稱,按標準制作的管道反而不好賣。
買珠寶抽中一等獎? 背后有商家的老套路
在各地的商業步行街、旅游景點乃至商場超市,珠寶玉器店的人氣特別旺,能抽獎獲得上千元禮品的情況頻頻上演。殊不知,商家已將抽獎游戲變為牟利工具,有銷售人員說,他們借此一天就能掙3萬元。
在成都市春熙路的一家珠寶工藝禮品店,記者選購了一件紀念品,并獲贈4張獎券。記者刮出一等獎,銷售人員一臉興奮地告訴記者,可免費拿走一到三件珠寶。
但當記者挑選了一件標價5830元的金和田玉掛件后,銷售人員卻突然改口,要記者承擔18%的鑒定費。在繳納1049元后,銷售人員又熱情地讓記者戴上象征好運的紅繩。一家店的老銷售員說出了真相:店員會將有獎的抽獎卡做好標記,等抽中了他們就表現出很激動的樣子,或者會偷偷把你刮出來的卡片換成一等獎,騙取顧客信任。記者還發現,在抽獎柜臺標價幾千到上萬元的玉石飾品,在珠寶城的批發價竟只有幾十元到一百多元。送給顧客的紅繩,也是銷售人員用來標記被騙顧客的暗號,告訴同行別再下手。
高仿核桃乳里沒有核桃 用添加劑、水、香料兌成
此外,晚會也把目光投向了農村市場。
例如一款在農村市場到處可見的“核桃花生”飲料里并沒有核桃,而是用添加劑、水、香料兌成。另一款核桃飲料的廠家為了省錢,則拿花生醬替代核桃漿生產飲料。這些公司在外包裝上也是煞費苦心,產品都和某品牌核桃乳非常相似,比如叫“六禾核桃”。同時,外觀設計、包裝色調、構圖、代言人形象全部都模仿得很像。
據悉,節目播出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針對此現象成立專案調查組,要嚴查,不讓這些偽劣產品流入農村市場。昨晚,據棗莊有關部門通報,兩家生產此類核桃飲料的企業已被查,部分產品被查封,兩家企業的法人代表(負責人)已被公安部門依法控制。
此外,晚會還請來多位專家,用科學試驗對“西紅柿螃蟹一起吃,等于吃砒霜”等說法辟謠。
詔安:投資1億美元建設創新型物流園區
全國賣的車七分之一東風造 今年銷售目標劍指450萬輛
“綠色”施工添彩城市“窗口”
穩字當頭,下半年穩中求進底氣何來?
市物價局局長提醒企業 “不要對房價上漲抱有太高的預期”
央視3·15晚會曝光多行業黑幕
全市縣鄉級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
廣州首套慈善讀本進校園
岱廟街道免費發放健康包80余份
潁泉區委副書記、區長虞建斌查看雨雪冰凍天氣防范應對工作
第一季度成都發現“水生態”有效問題695件
榮譽市民莫尼卡?馮?鮑里斯看望銅川市受助學生
交管一大隊開展交通安全進校園宣傳活動
【央視快評】代表青年 贏得青年 依靠青年
嵩縣警方偵破一起貸款詐騙案件
企業辦理業務需使用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執照
長沙城管執法支隊約談8家渣土運輸企業 助力“藍天保衛戰”
東營仲裁辦馬英華副主任到縣區仲裁服務窗口調研
象山一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啟動
炫酷!海寧83歲“時髦外公” 拿起了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