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先行綠意淌
——湖州生動踐行“兩山”理念紀實
俯瞰吳興區東林鎮泉益村,整個村莊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湖州,滿目是綠。來到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你會發現,“兩山”理念徜徉在如畫山水間、奔騰在綠色產業里、流動在百姓笑臉上。 其實,湖州自古就有令人贊嘆不已的生態稟賦:元初文學家戴表元曾作詩“山從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點贊湖州的清雅宜居。 湖州與生態之間的關系在2005年8月15日變得更為緊密。這一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湖州指明了前行方向。 13年來,在發展經濟和呵護生態之間,全市上下不斷求證實踐,堅定不移致力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根據最近5年的經濟數據統計,湖州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4%。去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9934元和28999元,分別增長9%和9.4%,充分彰顯了“兩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生態理念明方向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我市對于生態理念的認識格外深刻。“兩山”理念提出的這十多年來,我市始終堅持生態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堅定不移把生態理念融入到“五位一體”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2007年,市第六次黨代會確立了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的奮斗目標。 2015年,市委七屆九次全會確立了生態立市首位戰略。 2017年,市第八次黨代會繼續堅持這一目標,并提出要奮力率先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2018年初召開的市委八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上,通過了《關于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奮力當好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地模范生的決定》,進一步豐富了生態理念。 生態理念融入戰略決策,我市進一步增強了踐行“兩山”理念的高度自覺和自信。全市近年來堅決否決了500多個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雖然“損失”幾百億元,但換來了綠水青山的良好環境,為做大金山銀山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我市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等總規和低碳城市建設、循環經濟發展等系列專規進一步完善,生態理念融入發展規劃勾勒出了湖州生態文明建設的清晰模樣。 在生態考核上,我市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占縣區黨政實績考核比重達35%以上。縣區建立健全了對鄉鎮差別化考核制度,根據鄉鎮主體功能定位實行差別化的考核評價。 在“兩山”理念引領下,全市人民齊心逐綠。 生態治理美容顏 生態理念滲透到了湖州的每一寸土地,也澆灌到了每個湖州人的心里。這股強大力量從大刀闊斧地治理生態環境就可見一斑。 多年來,我市堅持綜合施策,統籌推進環境污染治理,通過一系列環境治理行動,較好地解決了人民群眾關注的環境突出問題。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近年來,一場鐵腕治污行動席卷太湖南岸,我市投入20多億元關閉沿岸涉污企業,投入3億元實施漁民上岸工程,投入2.7億元實施生態修復。從2014年開始,又強勢推進“五水共治”工作,“清三河”、清淤治污、“河長制”、剿滅劣ⅴ類水等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連續四年奪得浙江省治水最高獎項“大禹鼎”,入太湖水質連續10年保持在ⅲ類以上。 清水暢流,藍天相伴。從2014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治霾“318”攻堅行動,聚焦治揚塵、治廢煙、治尾氣三大方面,持續推進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高污染燃料小鍋爐淘汰、熱電企業清潔化改造、老舊車淘汰、船舶和運輸拖拉機整治等18項重點任務,秸稈綜合利用、黃標車老舊車淘汰和高污染燃料小鍋爐淘汰改造等多項工作領跑全國、全省。 pm2.5濃度均值2017年比2013年下降了43.2%, 2017年下降至4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10.6%,降幅位居全省第一。 持續改善的環境愈發堅定了我市生態先行的決心,任何領域都不例外。礦業曾經是湖州的經濟支柱產業,在過去的十多年里,為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轉型,我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關閉了大量礦山,礦山企業由612家減少至不到50家,在產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標準。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治理完成廢棄礦山311個,累計復墾復綠3萬余畝,釋放了環境與經濟的雙重效益。 伴隨著生態治理,身邊山水如畫,百姓笑靨如花。 生態經濟強后勁 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 多年來,我市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優勢,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農業與綠水青山最為親近,多年來,我市依托綠水青山發展生態農業,成為全國現代生態循環農業試點市,農業現代化發展指數連續四年位列全省第一,成為全國第二個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市。 水鄉南潯區擁有10多萬畝魚塘、6萬畝桑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桑基魚塘。通過采用“健身跑道”養魚新模式,不僅實現了尾水循環利用零排放,而且讓養出的魚品質更高,收益增加了2倍以上。 記得住鄉愁、留得住人氣,全域旅游尤其是鄉村旅游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最直觀的體現。近年來,我市把生態優勢轉化為休閑產業優勢,探索形成了“洋式+中式”“生態+文化”“景區+農家”“農莊+游購”四大鄉村旅游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由“農家樂”到“鄉村游”,到“鄉村度假”再到“鄉村生活”的鄉村旅游之路。 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部分民宿單張床位1年上繳稅金高達10萬元以上。 而另一邊,經濟生態化的生動故事也在不斷上演。十多年來,我市努力追求經濟發展的生態化、綠色化,特別是在發展綠色工業方面做足了文章。用環境保護的倒逼機制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先后對紡織、印染、蓄電池等10多個行業進行專項整治,關停小散亂企業3000余家,整治提升1520余家,紡織、建材兩大傳統產業占比由2005年的50%下降到29.8%。 新興產業、高新產業集群的迅速崛起,更是讓人振奮。動力電池、綠色家居等產業集群產值超千億元,百億級產業集群多達14個,形成了全球最大的辦公椅、童裝、蓄電池、木地板、竹業生產基地。 2017年4月,我市成為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是全國唯一以“綠色智造”為特色的試點示范城市。 污染企業不讓來,進來企業不污染,我市經濟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剛剛過去的一年,全市共有23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浙江省前四位。 生態制度固成果 2014年,我市成為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湖州模式”成為重要任務。“要用嚴密的法律、制度、標準守護好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市生態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立法和標準、體制一起構成了生態文明建設“三位一體”制度體系,為綠水青山有效轉化為“金山銀山”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2015年獲得立法權后,我市第一時間謀劃啟動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立法,目前出臺的法律法規都與生態文明有關。有了法律法規護航,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2018年1月起,我市開始實施《湖州市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規定》,在強勢宣傳下,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成為全市人民的自覺行為。規定實施后,春節期間的空氣優良率達到了100%,“雙禁”這一生態環保新舉給我市帶來了清新環境。下月起,“雙禁”將擴大至全域范圍,得到廣泛擁護。 生態好不好,標準來衡量。作為唯一經國標委批復的全國生態文明標準化示范區,我市在去年發布了全國首個《生態文明標準體系編制指南》地方標準,作為全國唯一地市參與《國家生態文明標準化發展規劃》編制,生態標準湖州造正從理想變成現實。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技術基礎,湖州在這項工作上先行先試, 2017年又在全國率先實現成果運用。依照《湖州市自然資源資產保護與利用績效考核評價暫行辦法》,從自然資源資產保護、自然資源資產利用、生態環境改善3個方面對縣區進行比較評價,既解決了負債表如何運用的問題,又推動了領導干部履職盡責。 去年,“兩山”理念寫進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和黨章,成為全國、全黨意志。帶著使命與榮耀,湖州正在逐綠路上加速奔跑。(湖州日報)
下一波冷空氣已經在路上 后天昆明最低氣溫跌破10℃
2017年度“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在滬啟動
個人信息 要多加幾道保護鎖(聚焦個人信息保護)
李修武約談10家單位黨組織負責人
我市召開實施“三基建設工程”安排部署會
湖州生動踐行“兩山”理念紀實
藍天生物蛋白股份公司是一家新興的技術創新型民營股份制企業
杜爾伯特維護和諧勞動關系構建最優營商環境
胡先榮當選為新一屆工會主席
富民大道截污次支管網穩步推進
市特檢院強化“五個再”舉措 促進營商環境提升
山西傳媒學院畢業生導演作品入圍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黃石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
我市首家“專家工作站”揭牌
傳承中華傳統重陽文化培養孩子孝親敬老品質--唐河縣上屯鎮中心幼兒園重陽節主題教育活動
多名新人入選國足里皮選來新兵國足開始換血
八旬夫妻錄視頻遺囑分配財產:"爸媽不在了,家永遠在"
市人民醫院公派護士赴英攻讀碩士學位
車主駕車突發高血壓 警車化身救護車
乾縣對533名中小學校園長進行能力提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