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藝村:竹編藝術無處不在
一條“既帶動村民致富,又弘揚傳統文化”的鄉村高質量發展之路正在成都逐漸形成
/ 點位 /
道明竹藝村
崇州市道明鎮
成都平原中坐落著許多川西林盤,那些川西建筑風格的精致農家院落和周邊高大喬木、竹林、河流及耕地等等自然交織交融,自成一派天人合一的美景。但是有一處林盤更顯得與眾不同些。那確鑿無疑是個村落,但從空中俯瞰,幾乎見不到農家建筑的痕跡,只見得到綠樹翠竹之間,精巧點綴其中的“竹籃”、“草帽”。這里就是位于崇州市道明鎮的竹藝村。
5月26日上午,成都市各級各部門相關負責人來到崇州實地調研鄉村綠道和川西林盤建設情況。竹藝村,就是其中一個點位。
“天人一體”設計 登上國際舞臺
“竹里”,如今成為了竹藝村一座高顏值建筑的名字。竹里是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袁烽設計,從上方俯瞰,形狀像數學符號“∞”。回歸平地,除了它特立獨行的建筑形態,更令人稱贊的創意,是其巧妙地融合了當地的竹編特色。整個建筑的外墻、內里,通通與天然竹木結合。連內飾,桌椅,都是竹編特色,整個建筑既像竹林里點綴的精致草帽,又極富現代與古典融合的中式美感。
墻外,是青翠竹林和林間小徑,伴著村落的鳥啼與青煙,“竹里”與這里的一切,渾然一體。
第16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中國館于2018年5月26日-11月25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展出。“竹里”受邀參加威尼斯建筑雙年展,此時,已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
竹里外景
竹子編織的村莊 細節之處皆藝術
其實竹藝村并不是一個行政村,它指的是崇州市道明鎮龍黃村九、十一、十三組所在區域,共86戶村民。
遵生小院、三徑書院、閑來酒館、青旅無間、竹編博物館……這一系列根據原有農家院落改造而成的功能區,不僅清新文藝,且在建筑的包裝設計上,處處運用了“竹”的細節。竹籬、竹墻、竹燈、竹窗等等元素,讓所到之處的建筑,各個都能與自然相融,與“竹藝”相融。
再來到村里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第五空間”,這里原本是要作為提升旅游服務的配套設施。但該村黨支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僅僅打造一個衛生間是不夠的,需要將建筑的功能復雜化。于是,第五空間如今除了是干凈、現代化的的公共衛生間,還承載了村民們收取包裹、金融終端服務,以及活動交流中心等種種功能。
如今,竹藝村已成為成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誕生的一個范例。不僅村莊美,人人懂審美,更開拓了多項產業。尤其是與傳統竹編工藝相關的產業,既帶動了村民致富,又弘揚了當地傳統文化,發展了當地傳承已久的手工藝。比如“丁知竹”竹編工坊,不僅展示著竹編手工技藝傳承人丁志云及其家人的手工藝品,還肩負傳承和發揚的重任,為各界愿意學習體驗竹編工藝的愛好者們提供培訓和體驗。
“第五空間”
成都商報記者 王垚 攝影記者 陶軻
原標題:“道明”美學 看一個村莊如何被編成藝術品
沙坪街道積極開展“兩癌”篩查工作,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
開展涉水休閑安全大檢查
佛山融愛家庭服務中心正式揭牌
孟廟鎮三措并舉抓好平安建設
成都首個“環境資源審判庭”正式辦公運行
“道明”美學 看一個村莊如何被編成藝術品
騎電動車肇事逃逸 民警11個晝夜破獲案件
速看!撫州城鄉居民社保調整繳費檔次!還有這些人,政府給補貼
叢臺區人社局舉辦創業“小集市”活動
蔣王構建“微組織” 農民安置區唱響治理“好聲音”
市政協委員學習省政協主席會議精神
碑林區政府副區長聶文斌夜間暗查百日整治鐵腕治霾工作
采秣小學教育集團微山校區:個性化教育服務“護航”學生成長
五蓮檢方依法決定逮捕申作聚!
地鐵五號線下瓦房站完工 施工道路恢復通行
《湘潭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修訂版)》提升規劃技術標準
甌海時尚智造小鎮躋身“最美”
【網絡中國節·重陽】重陽禮遇!老人游羊獅慕景區免門票 年齡:55歲以上(含55歲)
徐鼎榮:延續紅色血脈 發揮黨員委員先鋒模范作用
豐登塢鎮召開黨政班子會議研究部署村兩委換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