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猶存
很多人總是在抱怨,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仿佛“過年”已經成了一件照本宣科的事。但是,究竟是年味變淡了還是我們變復雜了呢?其實,在孩子們的眼中,年味,永遠是濃濃的,洋溢著幸福和喜悅的。本期,就讓我們循著小記者的文字,重溫那令人懷念的年味吧。
老家的年味
寫下這篇文章時已是正月初六,在一定意義上這個春節已經過去了。今年我們回安慶老家過年,爸爸媽媽說老家年味足,以前我年齡小,現在已經成長的我該明白一些事兒了,所以過年我的任務就是尋找年味并記錄下來。過年是我最期盼的事,因為我的生日在正月初三,除此之外的事我認為很平常,因為每年都是如此重復,那今年的年味該如何尋找呢?
除夕當天才吃過午飯,爸爸就和大伯張羅著貼對聯,老家房子多,院子、大門貼大對聯,其他門貼小對聯和福字,貼對聯有講究,一要將門板清理干凈,二要將膠水涂抹均勻,三要上下左右嚴格對稱。貼好后大伯還要高聲朗讀一遍,我跟在后面遞對聯、校正位置,忙得不亦樂乎,關鍵還有我寫的對聯、合體字呢,原來貼對聯就是年味兒。
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飯,我隨姐姐等一行人依次到村子里給每家拜年,提著喜慶的小燈籠,每次進門時先高聲喊新年好,家家戶戶都為我們準備了好吃的糕點、糖果等,每家在自家大門口燃放大禮花和鞭炮。哦,原來到每家拜年就是年味兒。
新年了,特別是正月初一要穿新衣服,媽媽早在年前就在合百給我買了一件大紅色的羽絨服,媽媽還給爺爺、奶奶、爸爸都買了衣服,初一每個人都換上了新衣服,辭舊迎新從衣服開始,村子里每個人都穿得好看,你夸我好看,我夸你穿得漂亮,我笑得合不攏嘴。原來,過年穿新衣服就是年味兒。
正月初一開始,爸爸說家門口的幾位親戚家輪流請吃飯,每家擺上兩桌,吃飯時都去,我一看老老少少的共有20多人,吃飯前都去幫忙,我們小孩在一起玩,到吃飯時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大家相互敬酒、說祝福的話,我也跟著敬飲料,祝老人們身體健康,祝大人們萬事如意,祝孩子們健康成長。等輪到我們和大伯家請吃飯時,媽媽帶我上街買了好多菜,大媽媽把家里好吃的都搬上了桌子,大家吃得好高興,還有好吃的鍋巴湯呢,我想,請吃飯就是年味兒。
初三是我的生日,早上剛醒來爸爸就親了我一口,媽媽送給我一個大紅包祝我生日快樂,等我下樓到客廳時,爺爺奶奶等人都祝我生日快樂,大伯大媽媽準備了大蛋糕,我戴上生日帽、許愿、吹蠟燭、切蛋糕,連家里的微信群都發來了許多祝福,我還搶了許多紅包,當然最后我發了一個大紅包給大家,感謝大家對我的祝福,發紅包、搶紅包,這也是年味兒。
我想,年味其實不用刻意地去尋找,在鄉村、城市過年都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到處都是喜氣洋洋。年味兒很好找呀,原來,年味兒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喜歡這濃濃的年味兒!
市楊家山小學校園小記者 李子琦
家鄉的春節
臘月二十九,我和爸爸媽媽趕往媽媽的故鄉———美麗的小鎮荻港,和外公外婆一起過春節。那是一個依山傍水,秋天開滿蘆荻花的港口小鎮。鎮上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平常的日子顯得非常冷清。也許是因為在外婆的保護下,我可以放肆一些,所以這是個令我非常向往的地方。
大年三十是春節最忙碌、最讓人興奮的一天。一早我就爬出了溫暖被窩。吃完早飯,我和爸爸開始貼春聯、窗花,媽媽幫外公外婆準備年夜飯。我們各忙各的,可熱鬧了。帶有小狗圖案的窗花貼好了,整個屋子立刻溫暖起來,年味漸漸濃了,再加上一陣陣不同的菜肴散發出的香味,不時勾起我肚子里的饞蟲,我都等不及了!
年夜飯之前必須祭祖,一是為了表達對祖先長輩們的尊敬,二是祈盼祖先的保佑我們來年交好運。祭祖完畢。終于可以吃年夜飯了。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一雙眼睛、一雙手根本不夠用,感覺口水都要流了出來。我舉起手中的飲料,祝福外公外婆健康長壽、永遠快樂。大人們談論著一年的工作和來年的愿望,我當然不能虧待我的胃了。屋外此起彼伏的爆竹聲,讓過年的氣氛更濃了。長輩們發壓歲紅包時,是最讓我興奮的,他們總是一邊拍著我的頭叮囑著,一邊把紅包放在我手心里。至于說什么,都記不得了,只想著快點拿到紅包,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我總是把紅包藏在枕頭下,可是每次都在媽媽的保管下“不翼而飛”。
大年初一去舅舅家拜年,原本寧靜的街道,一下子熱鬧起來了,喇叭里響著賀新年的曲子,家家戶戶門口停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小汽車,有合肥的、南京的、蘇州的……三五成群的孩子追逐打鬧,進出商店的客人也絡繹不絕。這就是春節的魅力,能把遠在天涯海角的親人送到你的身邊。春節帶給人們團圓、祝福和希望。我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市愛國小學校園小記者 楊諾
我家的年味
臘月二十八,我和媽媽坐火車來到上海。因為今年我們要到姑姑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年。
來到上海,我發現這兒不愧為國際化大都市,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繁華的外灘,高聳入云的東方明珠,還有一座座高樓大廈,讓人目不暇接,大街小巷到處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我們坐了很長時間的地鐵來到姑姑家,姑姑和姑父熱情地招待了我們。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正在溫暖的被窩里做著美夢,就被外面一陣“叮叮當當”的聲音吵醒了。我飛快地穿好衣服,起床一看,原來是媽媽和姑姑正在準備年夜飯的食材。媽媽在剁肉,姑姑在做肉圓和蛋餃。姑姑告訴我,在上海人的年夜飯桌上,肉圓和蛋餃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肉圓象征著團團圓圓,蛋餃寓意著招財進寶。姑姑還說,上海人的年夜飯桌上每一道菜都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比如:彎彎的黃豆芽,形狀像如意,所以取名“吉祥如意”,紅燒肉叫“鴻運當頭”,桌上必須有魚,因為年年有余(魚)嘛!還有熱氣騰騰的火鍋象征著未來越來越興旺。當然還少不了上海人最愛吃的八寶飯,甜甜的、糯糯的,寓意著生活越來越甜蜜。我聽得目瞪口呆,原來年夜飯還有這么多講究呀!我正看得眼花繚亂時,姑父和哥哥喊我過去幫忙。我連忙跑過去,看見姑父手上拿著一堆對聯、窗花和年畫。我和哥哥拿著膠布各自在窗戶和門上貼上漂亮的窗花和紅紅的福字。
大家忙碌了一天,終于開始吃年夜飯了。媽媽和姑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有糖醋排骨,清蒸鱖魚、紅燒羊肉、鹵牛肉、肉圓蛋餃湯……看得我直流口水。等大家都坐好后,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排骨放進嘴里,又甜又香又燙,我不得不一邊吹一邊嚼。看著我像個饞貓似的,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飯桌上,大家都互相敬著酒或飲料,推杯換盞,說著祝福的話,好不熱鬧。我也站起來,祝爺爺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奶奶笑瞇瞇地遞給我一個大紅包,我推辭不要。可奶奶說,這是壓歲錢,可以保平安,必須得要,我便開心地伸手接了過來。心里卻在盤算著有了這個紅包,開學后就可以買很多想看的書了。
晚飯過后,全家圍坐在電視機旁,一邊聊天吃瓜子,一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笑聲、歌聲、談話聲編織成一首美妙的音樂。此刻,在我的眼里,年的味道,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更是甜蜜的!
市金口嶺小學校園小記者 施涵
日照:建設智慧城市 提升城市品質
肇慶東站站前綜合體外部工程基本完工
雙休日下雨"魔咒"不再 又悶又濕梅雨季快了
廣東電網公司接管金楓電力公司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脫貧路上的溫暖與感動
年味猶存
藍山警方摧毀特大販賣假煙團伙
山東省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將于本周末開幕
《青島市特色鎮和美麗鄉村規劃技術導則》出臺 指標體系“精準定義”美麗鄉村
污水橫流影響正常生活 誰來管?
省物價局考核組來我市督查考核2017-2018年度“江蘇省價格誠信單位”
月薪3萬也撐不起的暑期"新剛需" 送孩子游學到底值不值?
城區139條道路交通設施不規范 7月30日前必須完成整改并移交
南國書香節“科技范”十足 聽書APP、朗讀亭等人氣高
杭州一33歲男子屁股上長出雞蛋大的包,得知得了糖尿病很是驚訝……
王青西到樂昌調研時指出致力優化服務 推動企業發展
關于2018年5月31日上午9:00至6月1日上午8:00倉山區NB-IOT工程項目的停水公告
上海松江區召開消防安全工作聯席會議
18年累計培訓學員近3萬人次
[雙創雙修]陶瓷工業園整治先鋒路五小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