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情就是命令,市城鄉建委積極應對強降雨影響
據氣象部門預報,5月5日下半夜到周日我市將出現今年以來最大的一次降雨過程,強降雨時段在周六夜里到周日白天,伴有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預計過程雨量60-100毫米,局部超過12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30-50毫米。
接到氣象預警后,市城鄉建委各部門積極行動,采取各措施應對強降雨。同時,為有效應對本輪強降雨,5月4日下午市城鄉建委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防汛工作。會議要求
立即通知各區、開發區和市直相關部門,全力做好各項應對措施。市區兩級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雨情、水情,防汛人員、應急隊伍、搶險設備提前到崗到位,加強巡查、值守和應急處置。
開展易澇點、薄弱環節和高架橋、軌道交通、地下管廊、火車站等重點區域、重點設施的排查整改,及時消除防汛隱患,確保施工范圍和周邊區域排水安全。
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值班人員和帶班領導要到崗到位,加強指揮調度。嚴格執行下凹式立交(地下通道)和重點易澇區域“一橋一組、一處一崗”定人定崗值守制度。加強閘閥等排水設施管理,及時做好啟閉工作。市區兩級強化聯動,形成工作合力。落實專人及時報送積水及應急處置等情況。
為積極應對本次強降雨過程,各區和市直相關部門1400余人一線巡查,定點值守、待命和做好應急處置準備,出動各類車輛、設備560臺次。
下一步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第一時間巡查和應急值守和應急處置,努力將強降雨造成的影響降到最小。
市城鄉建委市市政處作為防汛應急聯動單位,主要負責全市高架橋排澇、一環路下穿橋汛期值守及市管道路、橋梁、照明設施的汛期應急處置任務。根據氣象預報和市防指指令,市市政處從5月4日起,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確保降雨期間市政設施安全運行。
早在3月份,市市政處就修訂完善了市政處2018年度防汛應急預案,進一步調整了組織架構,詳細列出了任務清單和責任范圍,確保應急任務責任到人、到點、到位。并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應急搶險隊伍,及時有效應對汛時突發狀況。與此同時,全力做好防汛應急物資和設備保障工作,做好“防大汛”的充分準備。
為保障高架橋梁、道路、照明及其附屬設施的安全,汛前,市市政處細致梳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點,開展了高架橋聲屏障、落水管、收水井、伸縮縫和高壓箱變及配電柜的專項動態循環養護,完成了市管9座高架4座立交所有落水管的檢修、18000余塊聲屏障的檢修加固、8000余座收水井清掏和破損收水井蓋的更換以及14000余米伸縮縫的清理。同時對市管94臺高壓箱變及桿變和126臺路燈配電柜進行了檢修和安全防護。
目前,市市政處實行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一旦下雨,200多名應急搶險隊員將第一時間到達指定位置,加強路況和設施巡查,適時設置警示標志標牌,及時處置險情,確保不形成內澇。
此外,5月4日下午,市城鄉建委將預警通知下發給各個工程監督機構,各工程監督機構也在第一時間通過短信平臺,向各項目發布了預警并提出了工作要求:
一是督促各項目做好應急準備。
二是督促各項目重點加強施工現場的臨時活動板房、深基坑、高大模板和建筑起重機械、高處作業吊籃等的安全檢查和加固,發現險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及時報告。
三是要求各單位安排專人關注氣象信息,強對流天氣來臨期間,項目經理及安全員、項目總監必須在工地值班,保持通訊暢通,并按要求及時報告工作情況。
同時,各監督機構也按要求,安排專人值守。
湘潭高新區:專題調度重點產業項目落地
關愛“小候鳥”
大埔首屆美食旅游文化節開幕
實現山川增綠農戶增收
婁底市舉行第二屆“小小科學家”少年兒童科技教育體驗活動比賽
雨情就是命令,市城鄉建委積極應對強降雨影響
皇姑區全面拆除鐵路沿線違建
我市全面打響執行攻堅戰
自治區副主席方春明來欽調研 :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古城快速路:寒冬攻堅“熱”不減
學習借鑒先進經驗 建設信息化大平臺
金山公益博愛驛站正式揭牌
德陽警方圓滿完成高考安保工作
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我國產品國際標準采標率超過80%
開車的請注意! 9月起,這件“麻煩事”沒了!
市志辦組織觀看扶貧違紀警示教育片
象山村民黃菊梅獲評“最美浙江人·最美助殘人”
四平市委原常委、原政法委書記孫艷軍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
海口市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交辦案件辦理結果公示(第31批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