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簡稱“2+26”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的評估考核結果。其中,北京等11個城市考核結果為優秀,太原等9個城市考核結果為良好。生態環境部通報說,重污染天數降幅最大的3個城市依次是廊坊、北京、太原,分別下降86.1%、74.4%、74.3%。
依照生態環境部的通報,我市2017-2018年秋冬季pm 2.5平均濃度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0%,完成國家確定的“pm2.5平均濃度下降25%”的目標。同期,重污染天數為9天,比上一個秋冬季下降74.3%,完成國家確定的“重污染天數下降20%”的目標。
去年,市區散煤“清零”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年共替代拆除燃煤鍋爐1882臺,實現市區35噸以下燃煤鍋爐“清零”;完成11.6萬戶農村清潔供暖改造;26個城中村完成整村拆除,拔掉土小鍋爐1.2萬臺;51個棚戶片區完成整體拆遷改造,加之一電廠燃煤機組關停,2017年全市減少燃煤430萬噸。市區基本實現原煤禁燒。
污染源管控方面,2017年我市相繼完成太鋼堆場和渣場治理、西山矸石電廠超低排放改造、鋼鐵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改造和焦化廠全面達標治理;在規模化以上工地安裝揚塵污染在線監測設備607臺,對307起各類揚塵污染違法行為立案查處,累計處罰411萬元;集中清運1079萬立方米渣土,中環內建筑垃圾基本完成整治;淘汰老舊機動車和黃標車4999輛,黃標車基本實現“清零”;去年10月1日起全面供應國ⅵ汽柴油,源頭上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在城市北部擴大載重貨車限行范圍,實行載重貨車全天禁止通行;摸底排查“散亂污”企業2308家,其中取締1966家,完成整治250家,停產整治92家。
通過市區兩級財政購買服務,去年我市在市區主要街道、重點企業以及鄉鎮安裝683個大氣監測微觀站,實時監測和掌握區域大氣污染水平和污染特點;部分城區建立了空氣質量污染調度指揮平臺,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應對性管控措施。為應對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我市761家企業制定“一企一策”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196家企業實施錯峰生產;提前預警、從嚴啟動,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有效緩解重污染天氣的影響。
南平市統計局黨組專題傳達學習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揭秘低價游的“水”到底有多深
安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交易公告
鄲城縣委書記羅文閣下鄉調研
市直機關2018年黨的工作會議召開 談正紅出席
太原大氣污染防治考核良好重污染天數降幅位列第三位
制造強市建設“再出發”
六五世界環境日 臺州海事局聯合多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海鹽住建電子檔案預歸檔工作初見成效
安鄉焦圻中學黨支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活動
朝天區扎實推進中心城區“廁所革命”
大張樓鎮夏季秸稈禁燒謀在先干在前
溆浦縣查處1起扶貧領域腐敗典型案例
昨日滬指盤中再創今年以來新低 波導股份等多只個股"閃崩"
17個項目已落戶板芙產業園區
安鄉縣審計局多措并舉轉工作作風提審計效率
許達哲在永州調研:深刻把握高質量發展豐富內涵 實施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
陳武參觀2018年廣西科技“兩周兩展”桂林展臺時強調加大創新型企業支持力度推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余杭瓶窯鎮一超市 昨夜突發火災
王銘德出席我市加快推進襄陽茶產業發展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