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的是愛情,我要的是能陪我一生的愛人”“婚姻應建立在愛情基礎上,金錢買不到真正的幸福”。近日,河南永城王集鎮10對新人集中舉辦“零彩禮”婚禮。儀式上新人代表的發言,道出了愛情與婚姻的真諦,引人思考。《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26日05 版)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農村中逐漸出現了婚喪喜事大操大辦的現象,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勢,訂婚、結婚、滿月、過周歲、喬遷、升學、做壽等等此起彼伏,相互攀比,事情越辦越闊,桌數越來越多,禮金越來越高,車隊越來越長。由婚喪喜事大操大辦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公德缺失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倡移風易俗、崇尚勤儉節約、反對大操大辦,已經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狠剎歪風邪氣、遏止陳規陋習,刻不容緩。
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未婚青年朋友要體諒父母、感恩父母,不提過分要求,廣大青年朋友,特別是干部職工要帶頭自覺抵制講排場、比闊氣、大操大辦等不良習氣,自覺做勤儉節約的表率和榜樣。
其實在上個世紀30年代,雖然處在戰亂時期,但是新型的婚禮還是有的。當時在新生活運動的影響之下,各地政府逐漸興起舉辦集體婚禮的風氣,并作為一種制度而存在,由官方定期舉辦,簡樸而不失隆重。舉辦集體婚禮的目的是移風易俗,倡導簡約。為了消除婚禮的奢侈浪費之風,抗戰期間集體婚禮在重慶得到了普及。集體婚禮所需要的花費非常低廉,即使是最窮的職員,也能負擔得起。集體婚禮所體現出來的簡約精神受到廣泛歡迎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新式婚禮也在“勤儉辦婚禮”的主導思想引領下得到了發展。相信許多人都還能記得,40年前,一個月工資三四十塊,花幾百元就能結個婚,相當于兩年的工資;如今,一個月工資三四千塊,結婚卻要花幾十萬元,相當于不吃不喝工作二十年。近日,有網友曬出40年來不同時期的結婚賬單,感嘆如今成本太高“婚不起”。上個世紀70年代結婚所需的自行車、縫紉機、手表三大件和床、柜以及服裝、婚宴共需約700元,減去100元禮金,辦一個比較體面的婚禮只用花費600元;80年代三大件換成了電視、冰箱、洗衣機,加上服裝、家具、照相、婚車等,結婚費用在3000元左右;90年代住的還是單位分房,算上裝修費用,整個結婚開銷約3.3萬元;邁入21世紀后,不算家具家電、婚紗攝影、婚慶禮儀、蜜月旅行,即便將住房首付及裝修按35萬元計算,結婚成本也比20世紀70年代高了710倍;如今,又成了啥模樣呢?
婚禮,是人生重要的禮儀之一,其意義在于獲取社會的承認和祝福,幫助新婚夫婦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和要求,準備承擔社會責任。然而,在物質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婚禮儼然變成了與“面子”有關的排場以及攀比。在追求一場“高大上”的婚禮同時,讓不少新人乃至雙方家庭都倍感吃力。
倡導文明簡約婚禮、引導教育人們牢固樹立勤儉持家、勤儉辦事的思想,是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新型婚俗觀,遵從公序良俗的具體體現。積極營造文明健康的人文環境,是切實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節儉惜福的精神,教育干部群眾提升社會責任感的最基本要求。(滕富生)
雨城區召開2018年1-7月脫貧攻堅項目工作推進會
省市部署春節前治欠保支工作
彭清華在省委深改小組會議上強調:精準對標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改革部署
綿陽女企業家為留守兒童送愛心
楊圩鎮緊鑼密鼓備戰“百龍百獅百鼓鬧元宵”
新時代:應把倡導“簡約婚禮”當作最基本的要求
龍舟教練劉衛衛:傳遞團結奮進的龍舟精神
市房產局傳達學習2018年全市推進五大發展第一次督查調度會暨招商引資工作會議精神
九江銀行單筆金額最大全口徑跨境融資業務成功落地長江支行
我省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再降一般工商業電價
省環保督察“回頭看”遂寧組深入船山督察工作
【仙居縣】發現浙江罕見古老儺面具
渭南市2018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合陽縣中小學教師D類崗位面試公告
五河縣第五屆教職工健康節圓滿落幕
柳江警方春節在崗保平安
支持強軍興軍責無旁貸 滬上企業家走進“南京路上好八連”
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前兩月北侖區外貿回暖
石龍鎮啟動第七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
潁州區黨政代表團到潁上縣考察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