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南湖的空氣中充滿著音樂的味道。當弦樂五重奏《多瑙河之波圓舞曲》的音符在大草坪上躍動,當歷史悠久、旋律動人的錦歌、南詞在南山書院飄蕩,當草根歌手在爛漫花草間引吭高歌……“南湖之聲”音樂會為漳州百姓帶來一份音樂大禮。
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9周年、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由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文廣新局承辦、九龍江集團協辦的“南湖之聲”音樂會,于9月29日-10月1日在美麗的南湖畔舉行。本次音樂會突顯閩南地方文化元素,依托南湖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優勢,將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完美結合,天地悠然間,群眾文藝精品輪番上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別具一格的音樂視聽盛宴。
全民參與 感受文化魅力
選址南湖生態文化園,設立6個演出點同時進行,而非在室內單獨一場演出,這應該是此次“南湖之聲”音樂會的最特別之處。
“藝術來源于人民,最終必須要回歸到人民中去。”市文廣新局副局長簡奕耕表示,本次音樂會選址室外并設多個演出點,就是要體現藝術的“群眾性”,讓觀眾在景色怡人的自然環境中,“席地而坐、組團鋪設”,輕松愜意地感受異常清新、舒適的音樂會。
“以前觀看過很多音樂會,都要買票進場,我們的音樂會,不僅不用門票,還可以邊走邊看,愛走就走、想坐就坐。”市民劉燕敏女士表示,這樣的方式非常自由,很適合帶著孩子過來觀賞。
蝶戀花演唱會現場,草根歌手現場點歌、即興獻唱,動人歌聲與爛漫花草交相輝映。大家紛紛揮動雙手,與歌手一起歌唱。不少路過的市民也參與點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愛你中國》《愛拼才會贏》……曼妙動聽的音樂,絢麗奪目的南湖盛景,帶給現場觀眾別樣的驚喜,贏得大家的喝彩和陣陣掌聲。
內容豐富 演繹別樣精彩
此次音樂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有歷經歲月打磨的經典薌劇《十八相送》《洞房花燭夜》,又有優雅曼妙的旗袍秀;既有西洋樂器的隨性瀟灑,又有古琴演奏的古典儒雅;既有傳統演出劇目,又有現代露天ktv,可謂是一次多元文化、多樣文化的集中展示。
“這次音樂會上演了薌劇、古琴、錦歌、旗袍秀、演唱會、管弦演奏等節目,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文化欣賞需求,讓群眾近距離體驗和享受文化服務。”簡奕耕說道。
“跟劇院里看過的音樂會不一樣,這樣的形式內容很豐富,傳統與現代相結合,這些傳統戲劇的演出,讓我們感受到閩南深厚的文化底蘊,非常好。”市民楊忠義觀看完演出后表示。
特色凸顯 弘揚閩南文化
極具“鄉土氣息”,是本次音樂會的又一特色。音樂會將薌劇、錦歌、南詞等閩南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積極弘揚閩南傳統文化,讓閩南傳統文化展現出別樣魅力和時代風采。
幾天來,極具閩南特色的曲調在南山水岸上縈繞,來自市歌仔戲傳承保護中心的演員們以浸入式環境戲曲的樣式,演出薌劇經典傳統折子戲,使現場觀眾能近距離投入整個演出過程。“我從小就特別喜歡戲曲,這樣近距離地聽戲,更能融入其中,非常過癮!”62歲的“戲迷”郭秋云由衷點贊。⊙記者 吳麗燕 王心如
岳亮深入興平市看望慰問老人
里下河和城區內河水位未超警 全市緊急轉移130人
己略鄉計生協會員活動日內容豐富
我市四家企業獲評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
秦皇島開發區東區工商局到企業開展“紅盾”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活動
“南湖之聲”音樂會為百姓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特定身份人員可中途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一檔
記者西安街頭直擊 100人僅有3人扶起倒地單車
營造社會綜合治理齊參與氛圍
陜西省政府表彰獎勵2017年度小城鎮建設先進鎮
南充市統計局扎實做好統計執法證發放工作
市水利局傳達學習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統籌推進控源截污更加突出水質改善
塘鵝的“戀愛季節”
蓬萊5年批捕20名妨害公務嫌疑人
臨沂"顏值路口"評選|"變美"的變電箱讓路口更好看
[我是樂山 人] 鄒云長的“長城”農旅創業夢
第18屆中國(青島)國際時裝周圓滿落幕
我市農業“新六產”進展成效明顯
上海發布2017年知識產權白皮書